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鄂州新闻 > 滚动播报

“理”在鄂城丨衔接资金创新模式 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3日22:23 来源: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衔接资金为小切口,对鄂城区衔接资金联农带农富农情况进行系统梳理,着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当前概况

2021年以来,鄂城区共投入“中省市区”四级财政衔接资金19740.76万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项目394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67个,村集体经济增长230万元,产业项目共带动脱贫户及周边低收入群众1500户增收,2023年实现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6280元,较上年增长15%。统计数据表明,衔接资金在联农带农富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但在每年申报衔接资金项目时,部分村都扎堆申报风险小、见效快、能惠及全体村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分村项目设计不科学,未充分考虑异常气候等可能产生的风险,导致项目失败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近年来,鄂城区衔接资金投入的产业项目67个,其中仅大棚建设项目就有51个,占比高达76.12%。

二、工作打算

(一)明确衔接资金联农带农富农任务。创新帮扶项目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提高帮扶项目资金使用效果,重点是支持发展经济,组织联结群众,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坚持衔接资金联农带农富农原则。强化带动效益与提升带动能力相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带动方式和受益程度,健全完善“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长效机制,既带动农户实现增收,又促进帮扶项目持续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三)锚定支持发展经济组织范围。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经济组织发展。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发挥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等社会帮扶机制作用,共建产业园区,加大企业引进力度。

(四)强化衔接资金联农带农富农责任。建立健全农业资金支持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五)加强衔接资金联农带农富农保障。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农民代表组成的协调小组,加强衔接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衔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蒋 毅(鄂城区人民政府副县级干部)

责编:吕鉴蕾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