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扶贫

精准扶贫“接地气” 谷城紫金镇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9日12:05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讯(记者 白菲斐 通讯员 周政、龚波)“山村里医疗条件有限,你们送来的这些医疗产品太有用了!”5月8日,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将价值5万元的轮椅、雾化器等医疗设备送到谷城县紫金镇沈垭村,让众多贫困户受益。

捐赠现场   通讯员 周政  摄

发放捐赠物资  通讯员 周政  摄

“送来的轮椅让下肢瘫痪的病人能出去转转看看了,送来的助行器能帮助八旬老人慢慢行走了,你们的帮扶真接‘地气’。”据沈垭村村支部书记、主任胡承元介绍,近年来,在对口帮扶的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帮助下,身为省定贫困村的沈垭村已于2017年脱贫出列,但扶贫工作队一直坚守帮扶,积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健康帮扶 瘫痪病人站了起来

“来来来,坐着新轮椅,你都可以在村里溜达了。”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廉凯扶着村民邓斌坐上了新轮椅,并讲解着如何使用等注意事项,邓斌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坐上新轮椅  通讯员 周政  摄

今年39岁的邓斌,19年前刚20岁的时候在工地打工不幸受伤,导致腰椎1-2-3关节脊髓受损,双下肢瘫痪,躺在床上十多年都只能靠父母照顾。对口帮扶沈垭村,在得知邓斌的情况后,医院借助自己的医疗优势,组织专家团队为邓斌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给出了康复治疗方案。

2018年,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驻村扶贫队队长焦雪飞的协调下,邓斌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免费康复治疗和训练。出院后,邓斌的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可以双手拄着拐杖站起来,并在家慢慢挪步行走了。

“有了这个轮椅,我可以走出家门,在村里走走看看了,也能在家坐着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真是太感激了!” 邓斌表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自己的健康扶贫用心用力,自己很感动。

政策支持 母子俩住上了新房

“多亏党的政策好,让我们母子俩能住上新房子。”5月8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邢利民来到对口帮扶的彭关合家中询问日常情况,彭关合84岁的老母亲黄发英拉着邢利民的手,连声直说感谢。

住上了新房子  通讯员 周政  摄

据焦雪飞介绍,彭关合腰椎有旧疾,干不了重体力活,家中有三亩茶园,但一个人干活也出不了效益,因此,家里一直很贫困。彭关合终身未娶,和八旬老母相依为命,居住在几将坍塌的泥巴土房子里。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得知了彭关合家中的情况,结合扶贫安置政策,积极为彭关合家申请危房改造,在原址上拆除旧房,重建了50平米的新房子。考虑到彭关合干不了重体力活,扶贫工作队又给他申请了村集体公益性岗位,每年增收4000多元。

如今,彭关合的3亩茶园加入村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销售,每年可收入近万元,家中养了2头猪,年底可收入几千元,加之公益岗位的收入,两个人生活基本不成问题。

产业协调 脱贫有了长效机制

“近五年来,紫金镇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油茶等林特和光伏产业,促进脱贫工作可持续发展。”紫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万瑞介绍说,在全镇建档立卡的2240户5406人中,目前未脱贫的仅有11户28人,因此,建立脱贫长效机制,防止脱贫后返贫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发展茶叶种植。 通讯员 周政  摄

借助山林优势,紫金镇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业,与国家知名品牌汉家刘氏茶和湖北省知名品牌的湖北蓝溪茶建立合作,设立茶叶种植基地,实行“贫困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并形成长效扶贫机制。

“在桃花沟村,改造新建了油茶500多亩,效益逐年增加。”万瑞介绍说,油茶基地由村集体整合各项扶贫资金统一建设,分给各贫困户进行日常管理,双方实行利益分成。“油茶籽平均亩产1000斤,每斤可卖2-5元,效益持续客观,贫困户就有了长久的工作收益。”

除此之外,紫金镇还在9个村建设光伏项目1400瓦,产生效益用于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奖补、实行特殊公益救助等,确保扶贫工作保障得力。

扶贫 谷城 【纠错】编辑:周晓燕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