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滚动

“红桥精神”让汉阳与祖国共成长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2日06:42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一座座桥梁飞架,连通武汉三镇。(中铁大桥局供图)

图为:刘长元老人拿出珍藏多年的武汉长江大桥图册,讲述当年建桥故事。(视界网刘佩娅摄)

图为:汉阳区表彰50余名“跟党走的新时代好学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朱惠通讯员黎敏摄)

图为:张晏生老人20年前开始举办“家庭学雷锋展”,迄今接待参观者超过1.5万人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朱惠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风云激荡。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从积贫积弱,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

70年凤凰涅槃。在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武汉三镇之重要一镇汉阳,从一个昔日的老城区,变成“千亿城区”,成功跨入GDP“千亿俱乐部”行列。

是什么,让曾经偏居一隅的汉阳,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我们把追寻的目光向历史的纵深处推进,试图寻找汉阳发展的脉络和逻辑时,发现在漫长悠远的时空隧道里,有一股凝聚汉阳特色的精神要素,在视野里越来越清晰。它如巨大的助推器一般,一直在稳稳地持续发力,推动汉阳阔步前进。

这个无形而巨大的助推器,就是在汉阳70年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征程中淬炼而成,凝聚着无数汉阳人灵魂血脉的精神财产——“红桥精神”。

“红桥精神”中,“红”是浑厚的历史底色,“桥”是雄壮的汉阳特色。二者一起,有机织就展现汉阳气魄、体现汉阳特色的精神体系。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任何事物的嬗变,抑或伟大功勋的铸就,都能在萌发处找寻到铺垫,都能在历史的天空听到回声。

70年来,在汉阳崛起的征途中,在大武汉复兴的征程中,时时处处,可见“红桥精神”闪耀。

这种精神,凝聚在无数汉阳杰出儿女身上。从萧楚女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教育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到赵煜澄等一辈子跟桥梁打交道的新中国建桥人,再到守护“向妈妈”30余载的老人张晏生。

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红桥精神”蕴涵的特质:忠诚,奉献,拼搏,开放。

为了革命事业,他们英勇捐躯、舍生忘死;为了建设大业,他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进入改革开放,他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今天,走进新时代,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传承,化“红桥精神”为“红桥力量”,为汉阳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篇章。

红色,始终是汉阳优秀儿女的底色,是“红桥精神”的基调。

这种精神,还凝聚于汉阳70年奋斗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城区百废待兴,到万里长江第一桥建成通车,改革开放40年奋楫前进,再到今天发力打造“新汉阳造”、长江文明之心、生态宜居、基层党建四个品牌。在这个翻天覆地的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红桥精神”始终是激励着无数汉阳人前进的精神动力。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龟山之麓、江汉之畔,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见证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和中国国力的崛起。此后60余年,一座座桥梁由汉阳向武汉三镇跨越,由中国向世界延伸,努力打破自然隔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卓越贡献。

桥梁,构成“红桥精神”的骨架和底盘。

这种精神,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的武汉回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沉观照。现在,它就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汉阳跨越赶超、共融共生的伟大历程中。

这种精神,还将成为促进汉阳未来持续发展的内生力量,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在新时代,它将助推汉阳凝心聚力、拼搏赶超,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成为大武汉新品牌、荆楚大地排头兵;它将为建设“三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强化武汉“国家战略要津”地位,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新中国即将走过70周年伟大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80万汉阳儿女将积极融入时代大潮,继续发扬“红桥精神”,与祖国共成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朱惠通讯员刘晶晶黄璜

一群建桥人——

“红桥精神”起点在汉阳

翻开《中国共产党汉阳历史》,映入眼帘的第一页,是一张拍摄于1956年5月31日的黑白照片——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地。时隔60余年,今年1月17日下午,在中铁大桥局桥文化展示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亲身参与大桥建设的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赵煜澄。

1950年7月,赵煜澄从上海交大毕业,就进入铁道部设计局桥梁科,一辈子跟桥梁打交道。1953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组成立,赵煜澄成为其中一员。回忆当年,这位满头银发的90岁老人精神矍铄:“当时,建设组的人几乎全部到武汉来了,共有20多人。”

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时第一次使用新型技术——管柱钻孔基础,代替之前的气压沉箱基础。“气压沉箱就像一个倒扣的碗,带着施工人员沉到水下基底上,干一个小时就得上来,入水出水压力一旦调节不当,施工人员就会得潜水病,很难治好。”年初,在汉阳区拦江路一栋高层住宅楼里,87岁的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刘长元告诉记者。

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方案是全新的,条件是艰苦的,但标准是苛刻的。负责机械管理的孙春初是大桥局机械经租站第一任站长,即使在家休息,他都会不由自主地聆听日夜不停的打桩声,听到声音出现异常,就马上跑回工地。

1946年,钱学新从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毕业后,到广州铁路局工作,7年后随着大桥局成立,被调来参与大桥建设。由于缺乏建设大桥的机械设备,钱学新与同事们在汉阳一处报废造船厂里,建起一个小的机械制造车间。

跟赵煜澄一起从北京来到武汉的,还有钢结构专家王序森。“那时没有电脑,计算器是手摇式的,设计数据都要进行头一遍初算和第二遍精算,算一遍要两个月时间。”赵煜澄说。“大桥钢梁铆钉铆合后,检查人员拿着小锤敲一敲,就知道是否达标,不行就铲掉,最后的误差只有0.4毫米。”刘长元拿出珍藏多年的武汉长江大桥图册,桥梁每一个细微之处的数据,他都能脱口而出。

1957年5月4日,大桥钢梁顺利合龙。同年10月15日,在5万武汉市民见证下,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万里长江第一桥”诞生。“大桥通车,我坐在第一队敞篷车里上大桥。”赵煜澄指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自豪地说。上午参加通车典礼后,下午赵煜澄又再次走上大桥。时至今日,他还记得,当时身旁有一家人,子女搀扶着双眼失明的父母,亲手触摸大桥栏杆和雕花时,老人哽咽地感叹:“我总算真正感觉到桥了,中国总算真正有桥了。”

据汉阳区委党史办专家介绍,汉阳作为目前武汉桥梁连接最多的城区,与桥梁结下的不解之缘,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那时汉阳有拱桥、石桥、木桥等百余座,居三镇之首。”汉阳莲花湖上的迎春桥,是武汉有记载的最早跨水桥梁,而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太平天国在汉阳修建的浮桥,为长江最早修建的浮桥。“这些由太平军连夜抢架的浮桥中,正好有两座与今天的武汉长江大桥和白沙洲长江大桥位置吻合,一座与汉水铁路桥位置相吻合。”

长江汉水上,一座座坚固的“红桥”追随着浮桥的身影飞架。站在汉阳一幢36层的高楼上,刘长元老人推窗远眺,武汉长江大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雄壮,今年即将通车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施工正酣……

一城汉阳人——

80万儿女争当“红桥铆钉”

一座座桥梁,不仅让三镇相连,让武汉“走出去”,也吸引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走进武汉,留在汉阳。

刘长元回忆,他刚从长沙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毕业,就来到武汉,当时仅23岁,“两条凳子,一块铺板,两个灯泡,一把锁和钥匙。”这些,就是他在汉安家的“四大件”。

“当时汉阳龟山这一片都是坟墓,几乎找不到一个吃饭的地方。”赵煜澄说,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后,汉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风华正茂的年纪,一大批土木建筑专业的毕业生,跟刘长元、赵煜澄一样,刚走出校门就奔赴武汉。来自全国各地的桥梁建设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队伍陆续在汉阳集结,参与工程建设和施工,汉阳成为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重要基地。近30位苏联专家也带着家眷,住进汉阳凤凰山上的小楼房。今日,人们在《汉阳区志》中仍然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占据记录在册的外国籍人物的逾三分之一。

后来一部分人留在武汉,工棚变成汉阳江边的居民楼,从此出现一个叫“大桥新村”的地方,汉阳成了数万建桥者的第二家乡。

老一辈建桥人开天辟地、精益求精、拼搏奋斗的精神,在汉阳这片热土因桥而生,长期以来浸润滋养着一方人民。

2002年,汉阳市政集团承接长江大桥45周年桥面维修改造工程。“8月10日开工,9月20日完工,工期仅40天。”汉阳市政集团总工程师荆武告诉记者,当时路面维修最大的障碍是没有专业铣刨机,大家白天徒手刨起桥面陈旧沥青,晚上做沥青实验摸索配比,“每天有四五百人在桥上同时作业,24小时不停歇”。当时,荆武是该工程项目经理,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到桥上,常常忙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下桥,曾有一次为处理紧急情况,一连40多个小时没下桥。

在建桥时代,“红桥精神”处处可见,今天,这种精神仍然没有消失。

甘于奉献,一心为民,80万汉阳儿女用实际行动践行“红桥精神”,一批批汉阳好人在各行各业、街道社区涌现。1950年至今,汉阳共有600余人次获全国、部级、省级、市级劳动模范称号。近年来,汉阳区11个街道、118个社区及近百个市级文明单位,举办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道德讲堂活动4000余场,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2017年,汉阳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网络平台注册社区志愿者多达9.9万人。

2018年11月,十大“汉阳好人”出炉。其中,74岁的建桥街社区居民毛訇基,是武汉长航退休电器工程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免费为街坊邻居修电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万能师傅”。毛訇基说:“作为一个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应该为社区、群众多服务,只要我身体好,就会一直干到底。”群众称赞他是“红桥的钢梁”,但毛訇基老人却谦虚地说,自己顶多算是“红桥上的红色铆钉”。

在汉阳,80万儿女都在争当这样的“铆钉”。

一代传承人——

“红桥基因”融入汉阳人血脉

从“万里长江第一桥”到横跨汉江第一桥,从当时跨度排名世界第三的白沙洲长江大桥,到当时武汉最宽的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在汉阳,桥梁成为“红桥精神”的骨架和底盘,而红色,则是“红桥精神”的基调和底色。

据《汉阳区志》记载,在汉阳战斗、牺牲的革命烈士近300人。4月15日,记者来到汉阳鹦鹉洲头,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在此长眠,“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就义诗,仿佛仍在江风中回响。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教育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萧楚女的故居所在地。

1911年武昌起义时,萧楚女投军参加阳夏保卫战,并先后在湖北、安徽、四川、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萧楚女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逮捕,4月22日被杀害于狱中,年仅34岁。汉阳区党史与文化部门近年采用系列连环画的形式,编写了一套《汉阳故事》,萧楚女的故事就在其中。

今年清明,76岁的张晏生老人和往年一样,和社区干部一起带领中小学生去向警予烈士墓前祭扫。“我这一辈子都要守望‘向妈妈’,学习‘向妈妈’。”在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桥头、龟山脚下,守护向警予烈士陵园30余年的张晏生说,他的姑妈张金保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领导人之一,向警予是张金保的革命“引路人”。“‘向妈妈’牺牲那天,天降暴雨,敌人在现场张贴告示‘不许任何人收尸’。当晚,时任海员工会主席陈春和、我的姑妈张金保等10多人,连夜将烈士遗体‘抢回来’,运到龟山脚下安葬。”

上世纪70年代初,张晏生退伍回到武汉工作,张金保特意叮嘱他要常去“向妈妈”墓前看看,于是每逢清明节,张晏生便前往龟山祭拜。1978年,龟山向警予烈士墓建成,为了离“向妈妈”近一点,张晏生将家从汉口搬到龟山脚下。每天推开窗户,张晏生就能看到龟山之上、苍松翠柏之中的向警予烈士陵园。“英烈的精神令人敬,革命自有后来人。”在“向妈妈”的革命精神激励下,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张晏生,退休后成为中共湖北省委讲师团成员,身兼多所中小学校外辅导员,义务宣传演出近千场次,用湖北大鼓、湖北道情和一首首革命歌曲联唱,将红色基因渗透到人们心中。

2018年,汉阳区开创“互联网+”德育新路径,搭建汉阳红色德育大数据平台,一堂堂以桥梁建设等为主题的红色班会,不仅在汉阳区各中小学教室里开讲,还被录制成视频,上传至汉阳红色德育大数据平台,学生、教师、家长皆可进入公众号观看,有的班会课获点赞高达2.8万次。

汉阳钟家村实验小学二年级3班的蔡雅琪同学,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监察委员会委员、秋收起义核心领导人之一的蔡以忱先生的曾孙。“我的曾祖父身体力行、倡导践行的红色家风,在我家一代代传承下来,那就是‘爱国爱家、勤俭节约’。”蔡雅琪说,家里的“吉祥四宝”——一张光荣证、一个肥皂盒、一盘剩菜和一条牛仔短裤,见证了曾祖父、奶奶、父亲再到她本人,一代代相传的红色家风。“大江汤汤,红桥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汉阳区委书记马泽江说,在“红桥精神”引领下,汉阳人民必将不忘初心、敢于跨越、勇毅奋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