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滚动

神农架国家公园:从开山伐木到立法保护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0日07:2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翟兴波

5月17日,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科研基地,随着工作人员唤引,几十只金丝猴瞬间腾跃而至。

基地负责人黄天鹏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神农架发现金丝猴后,已由1985年的500多只,繁育到现在的1300多只,金丝猴栖居面积也较40年前扩大了三分之一。

不断壮大的金丝猴群,见证着神农架从开山伐木大搞开发,到陆续建立保护地分类保护,再到试点国家公园统筹保护与发展的时代历程。既要生态“高颜值”,也要发展“高质量”,还要民生“获得感”,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先行试点国家公园建设,在施行最严格立法保护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初步实现了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的同频共奏。

向森林“进军”:险些消失的“绿色奇迹”

群山绵延,峰峦叠嶂。林密幽深,树木参天。

5月10日,神农架国家公园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此前,神农架原始森林已入选“中国最美森林”。

神农架被誉为“华中屋脊”“华中绿肺”“华中水塔”,有着北半球保存最完好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同纬度地带唯一完好的北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号称北纬31度的“绿色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提供国家建设所需木材,1960年,湖北决定开发神农架,调集7000余人的筑路大军,从兴山、房县南北并进,拉开了开发建设神农架的序幕。特别是1970年神农架林区政府成立以后,林区每年必须完成10万立方米商品木材的采伐任务。

“大规模砍伐,导致神农架林区森林覆盖率迅速由85%下降到63%,森林可采资源量所占比例不足30%,濒临枯竭。”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局长王兴林说,神农架林区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商品木材基地,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370多万立方米,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当时国外有媒体断言,若继续采伐下去,“再过5年,神农架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1982年,湖北省批准建立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开始神农架开发建设史上的战略大转移。2000年,天然林全面禁伐,神农架由木头经济逐步向生态经济转轨。

58岁的邵定春在林业系统工作40年,从伐木工到护林员,亲历了神农架林区的生态转型——“放下油锯和斧头那一刻,我实现了从砍树到护林的涅槃。前半辈子对森林欠下的债,可以用后半生来偿还了。”如今,他任管护所所长,带领10名职工负责9.53万亩山林的巡防管护。

目前,作为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域,神农架森林覆盖率达到91.1%,生态环境、空气质量长期居全省前列。

国家公园立法:破解地域分割部门分治

“一只野生动物,跑到自然保护区里去,归保护区的森林公安管;跑到保护区外的林地里,归林业的森林公安管;跑到湿地去了,又归湿地公安管……”5月18日,神农架林区政府副区长、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文华举例,“过去,国家公园范围内存在地域分割、部门分治现象,时常影响制约保护效果。”

如何更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

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认为,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利于破解这些难题。体制试点区整合所有自然保护地,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神农架国家公园将4个世界级保护地、4个国家级保护地和2个省级保护地的优势资源重组,建立了“局机关-管理处-管护中心”三级管理体系,将公园1170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区,实现了“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标准”管理。同时,联合毗邻国家公园的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成立了鄂西渝东毗邻保护地联盟,实现各保护地之间的连通联保联防。

理顺管理体制的同时,神农架通过立法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去年5月1日,《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国家公园内一草一木都得到严格保护,有药不能挖,有猎不能狩,有树不能砍,有矿不能采,就连揭草皮捡鸟蛋也不允许。同时,建立空中有飞机、山上有哨所、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的立体保护网络。神农架还建成20多处野生动物通道,在大九湖湿地专门建立鸟类食物补给点。

因职能交叉、碎片化管理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一去不返。如今,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草木葱茏、流水潺潺、空气清冽,时常能遇到撒欢的野鸡、野羊。草长莺飞的湿地山野,广袤神秘的原始森林,已经成为神农架最宝贵的资源。

端上“生态碗”: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我现在想明白了,大九湖保护得越好,就越有‘卖点’。”“卢家大院”老板卢德炎说,2018年他赚了40多万元,今年又扩大了经营规模,预计纯利可达50万元。

卢德炎是神农架大九湖镇人。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后,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大九湖湿地公园实施封闭管理。曾经蜂拥而至的旅游私家车,如今都换成了景区摆渡车;457户1800多名湖区农民,搬迁至山下20公里外的坪阡古镇,大九湖得以清水再现。

“神农架人历来靠山吃山,但现在‘吃法’不一样了。端上了‘生态碗’,随着旅游产业由粗放发展到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神农架林区政府负责人介绍,2018年神农架共接待游客15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7.3亿元,对GDP的贡献已超过50%。

如何让当地居民分享到国家公园的福祉与红利?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社区事务工作科科长梅拥军介绍,公园通过生态移民、精准扶贫、生态补偿、扶持社区产业发展、聘用生态护林员等方式,开创持续和谐的社区发展模式。比如针对野猪拱地、黑熊偷蜜等情况,神农架国家公园2018年投入保费资金109万元,对公园社区农户的1.82万多亩农作物、8898箱蜜蜂,购买了野生动物侵食、自然灾害损害商业保险。同时,国家公园还提供生态管护员岗位,累计聘用辖区农民700名,主要参与巡护管理,每人每年补贴4800元。

厚植绿水青山,严守自然资源。神农架林区党委负责人说,神农架将继续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努力打造成全民共享的国家公园、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胡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