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滚动

武汉开发区上半年经济发展观潮:新动能持续迸发 来之不易的6%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1日07:04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东风出行品牌正式发布。

图为: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汽车仪表盘总成生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图为:武汉开发区大车都夜色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图为:武汉亚格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激光治疗仪产品展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图为: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正在进行车辆正面碰撞测试。

图为:启迪协信武汉科创园区一角。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唐晓安朱惠通讯员张敏

7月29日,武汉开发区上半年经济工作成绩单出炉: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面对国内汽车行业产销连续12个月下滑的严峻形势,武汉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车都”靠什么稳住经济底盘?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武汉开发区的园区、企业,调查、了解。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6%来之不易,一方面反映武汉开发区完备产业链集聚发展,迸发出的雄厚产业实力,同时也体现出武汉开发区上下齐心、千方百计保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各方看好这片发展热土。

打造汽车高端产业链———

东风本田产值逆势上扬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

7月30日,东风本田汽车车间里,一辆辆新车伴随着自动升降台板或上升、或下降,发动机、门板、轮胎和方向盘等零部件被依次装配完毕,不到一分钟就有一辆新车开下生产线……

今年上半年,武汉开发区众多整车企业中,东风本田逆势上扬。

“虽然国内外车市普遍不景气,但我们的销量仍突飞猛进。”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公司终端销量为83042辆,同比增长77.9%,创下历年6月单月终端销量纪录;今年上半年,东风本田累计销量36.48万辆,同比增长34.4%,“交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期中成绩单’”。

2018年,汽车行业遭遇近30年来首度销量负增长,东风本田逆势而上,全年生产整车74万辆,跑赢大市。2019年开春以来,车市“寒冬”仍未消退,但东风本田凭借CR-V、思域和XR-V三款明星车型,销量突飞猛进。

东风本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思域已有3个月销量突破2万辆,并且带动其他车型强势上扬。作为SUV细分市场的“常青树”,CR-V上半年销量超过1.5万辆的月份多达4个月。小型SUV XR-V在上半年销量始终高企,7月11日XR-V迎来中期改款,外观及配置都升级,尤其是换装了思域同款1.5T发动机,新增智能互联系统和安全超感系统,其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东风本田表示,该公司正朝着年产销百万辆汽车的目标迈进,随着今年4月三厂建成投产,其产能压力得到缓解,下半年还将上市首款纯电动车型X-NV。

此外,东风公司旗下的东风出行,目前已在武汉、十堰、襄阳三地上线,总计投放运营车辆1万台,未来还将进军全国。

“这既是东风转型的需要,更是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的既有布局。”东风畅行(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中介绍,自今年5月在武汉上线以来,截至7月30日,东风出行APP用户已超过42万。

“东风要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而这种转型,我们有主场优势。”高立中分析,一方面,工人在工厂里干到一定年龄,如50岁后,就不太适合在生产一线。因为高强度的流水线作业,让年龄稍大的工人难以适应。比如车间里的零部件,以前是小伙子时,搬运起来毫无压力,但对大龄工人来说是个挑战。然而,这些工人恰恰是“优质资产”,他们技术积累雄厚,操作经验丰富,如果去当网约车司机,没有任何难度,非常轻松,其职业生涯还可延长到60岁甚至更长。

另一方面,从汽车市场角度考虑,高立中认为,未来个人消费型车辆必将饱和,加之很多城市限购,养车成本增高,一些家庭也许不会再考虑购车、养车,出行完全由社会化机构承担。那么,网约车的市场空间非常大。高立中分析,5G网络普及以后,人们的生活将全方位智能化,以出行而言,随叫随到的网约车,相比自驾而言更轻松舒适,而且使用网约车出行的综合成本比私家车还划算。

据介绍,两年内,东风出行计划在湖北省及东风基地城市,投入运营10万台车辆,形成区域领先。到2023年,东风出行计划进入全国100个城市,车辆总数达到50万台,达到全国领先。“经过28年的发展,我们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打造汽车行业全产业链。”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区不仅是东风总部,这里还有数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形成规模效应。与此同时,汽车检测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纷纷扎根武汉开发区发展。

7月2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本周,我们就将拿到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授权证书,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研究所所长高国有介绍,近年来,研究所不断发展,2007年搬迁至武汉开发区,2013年,在总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开始建设“武汉汽车及零部件检测基地”,目前基地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0年全面投产。汉阳所现有员工近200人,总资产超过5亿元。“对于检测机构来说,最重要的是检测资质,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授权证书的获得,填补了武汉市汽车行业国家级检测中心的空白。”

在节能排放试验室,一辆自卸汽车正在进行燃料消耗量和排气污染物的联合测试试验,汽车排气尾管与一根密封管道连接,尾气通过管道采集进入稀释风道,经过过滤、稀释和体积流量恒定处理后,由分析仪进行采样分析,系统显示屏即可实时显示尾气中CO、CO2、NOx、PN等各种排气污染物的浓度以及系统各单元的工作状态。

走进汽车碰撞安全实验室,一条135米长的牵引轨道,可用每小时120公里的最高时速牵引车辆进行撞击实验。这个实验室于今年6月份正式建成,是目前武汉市唯一可以开展符合国内及国际标准法规要求的汽车碰撞测试实验室。汽车碰撞安全专家李充介绍:“车辆碰撞测试中,气囊会在几十毫秒的时间内爆出,实验室配备的高速相机每秒可拍摄1000帧以上的画面,用以观测气囊作用效果,瞬间的爆破变成了慢动作。”

随后记者走进假人标定间,只见各式碰撞假人依次排开,有成年男性假人、女性假人,以及模拟婴儿至九岁儿童的一系列儿童假人。“每使用六至八次,我们就会对假人重新标定,以确保假人符合碰撞实验的标准要求。”李充说。

与碰撞实验室一墙之隔的,是正在建设的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综合测试楼。“新能源实验室预计今年10月底即可投入使用,目前设备已采购完毕。”高国有说,近两年,该所投入的5亿元资金,八成是用于设备,其中90%都是采购的国际顶尖的汽车检测设备。“未来,还将搭建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模拟与路试平台,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前瞻技术测试中心”。

腾笼换鸟壮大车都之“芯”——

落后产能大幅淘汰世界500强注入新动能

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百度云智学院、Nvidia Incep-tion孵化中心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牵手人工智能科技园;南太子湖创新谷聚集法雷奥中国技术中心、大唐-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村田电源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经开智造产业园引入全球顶级孵化器——硅谷PNP,主攻智能制造和无人驾驶汽车等;东风鸿泰汽车零部件集成工业园则变身东风新能源产业园,掌控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武汉开发区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多个工业园区已变成创新聚集区。

7月3日,一年一度的AI领域盛会——2019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京举行。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作为唯一的智能园区合作伙伴,受邀参会并在现场设置展位,展示无人驾驶汽车等最新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及产品,聚焦“下一代汽车”,受到参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坐落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东风大道和车城南路交会处,先进制造产业区管辖范围内,是有“中国车都”之称的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聚焦“下一代汽车”与产业升级,以打造AI研发应用产业集群为目标,创造性运用以“腾笼换鸟”、老旧厂区升级改造的方式,倾力打造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也是华中地区唯一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及战略新兴技术为核心产业方向的产业园区。

6月24日,在科技园研发楼R栋一楼,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领军及科创企业进行了入驻揭牌仪式。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技术中心、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百度云智学院(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基地)、百度云智学院人工智能实训室挂牌成立。建成了全球第一条L4级无人车生产线并实现了车规级产品量产落地的自动驾驶领军企业——新石器无人车,率先在科技园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并挂牌入驻,科技园推动人才、团队、项目、企业和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政产学研整链条初步呈现。

据介绍,百度云智学院与园区共建的“人工智能实训室”,依托于由数台中央服务器及300台终端设施搭建的先进基础设施,用户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现场专家授课及技术沙龙等多种方式,接受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并可以直接上机实践操作、演练线性回归价格预测、MNIST数字识别、CNN模型图像分类、神经网络模型人物情感分析、RNN模型语义角色标注、端到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等,真正实现百度AI技术服务武汉开发人工智能科技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及湖北省范围内的人才、团队、项目和企业发展,助力产业智能升级转型。“武汉开发区作为中国车都,汽车行业上下游供应链完整,营商环境优越,新石器在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华中区域中心,以武汉为中心逐步向华中覆盖。”武汉新石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其远说。

东风新能源产业园占地133亩,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和东风公司推动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旨在掌控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技术,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制高点。

据悉,东风新能源产业园建设于东风鸿泰汽车零部件集成工业园用地上。通过“腾笼换鸟”,两个园区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可让单位面积用地产值倍增,更可让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汽车产业升级。

7月30日,从东风公司获悉,目前,东风新能源产业园1号园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年产5万套电池系统、12万套电机系统、20万套电控系统的能力,并拥有完整的“三电”开发及试验验证能力。正在建设的2号园区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规划产能为200万套电驱动系统和1万套燃料电池系统,并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级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今年4月,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召开表彰大会,对2018年度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表彰,海创云沌口国际企业中心荣获“最具车都速度项目奖”。此时,距离海创云把总部迁到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东方工业园不过10个多月。

海创云沌口国际企业中心“安家”的办公楼,原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东方工业园的一栋厂房。在海创云到来之前,这栋厂房已经闲置两年。海创云入驻后,投入80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把它变成了具有“科技范儿”的科技孵化器:重点引入海外高端人才及海归企业,产业方向包括大数据、智能制造、北斗应用、“互联网+”等,并为高端人才提供项目落地、企业注册、财务管理、融资对接等一体化服务,高端人才可以“拎包创业”。

海创云沌口国际企业中心可容纳80至100家初创企业。海创云沌口国际企业中心总经理史磊介绍,截至目前,大楼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孵化器已有36家入驻企业,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主要产业方向,园区产值已经突破1亿元。“虽然海创云科技孵化器占地只有3亩,但投入使用一年就产生亿元产值,亩均产值达3300万元,是一般工业厂房的5倍。”

“‘腾笼换鸟’,把鸟笼留给飞得远、飞得高的鸟。”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开发区此举淘汰落后产能,优化清理闲置、低效用地,引入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企业,转换发展动力,能进一步壮大车都之“芯”,推动武汉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放管服”改革持续提速——

缩短审批时限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湖北卖菜翁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施工,到今年底,一期将建成。展望项目未来发展,企业负责人杨大喜充满信心和底气,他说正是武汉开发区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带给了他底气。

湖北卖菜翁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位于武汉市汉南区东荆街,工程完工后每月可为武汉市民配送超过1万吨新鲜蔬菜。然而此前,该工程却一度停工近两年,并且复工之路还困难重重。“在2018年底到2019年,就在我们重新选择了施工单位正准备开工时,发现我们的施工许可证过期已作废。”杨大喜说,当时除了施工许可证过期外,还有施工单位出现变更等问题。如果重新办理手续,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但是项目不开工,企业一天就要损失六七万元,半年下来,数额将非常巨大。

随后,杨大喜找到武汉市作风巡查第六组和区闲置土地处置专班,反映了实际情况,第3天就接到了区土地闲置专班的电话约谈。

在武汉市作风巡查第六组督办、指导下,武汉开发区依法依规为项目报建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专人负责办理。区行政审批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刘康在办理过程中发现,除了企业自报反映的两个问题外,该项目的图审面积与规划面积略有出入,三个问题涉及国土规划、行政审批和建设部门。

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发区分中心通过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决定对这一个项目开启绿色通道,进行容缺审批,按照绿色通道的相关手续进行办理,也积极协调了相关的三个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论证,达成了一致意见。

为了确保后面的程序不被卡住,刘康主动联系了其他部门,给予企业业务指导,为后续审批扫清政策和法律障碍。一项繁琐的需要半年解决的问题,在各方协同下,10天就办理了所有证照,通过了行政审批。杨大喜高兴感动不已,专门给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送去一面锦旗表达谢意:“6月13号早上送的资料,当天就给我们发证了,这么高效工作,是为我们企业办实事!”

无独有偶,点赞武汉开发区“当天办理、当天领证”的,还有武汉力通通信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人事行政负责人,办证当天早上从北京出发,中午1点钟到武汉,下午到武汉开发区政务中心办好证照后,就坐火车回京了。“这种效率对于园区引进项目是非常有利的。”启迪协信武汉科创园常务副总经理刘修欣说。

据介绍,按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武汉开发区扎实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开办时间不断压缩,新设企业3天领取全套证件,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314户;深入落实《外商投资法》精神,不涉及负面清单的外资项目由审批改备案,上半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同比增长29.4%。

当前,武汉开发区正加速引入项目、资金、人才,推动区域转型发展。7月5日,该区召开“人才工作大会”,发布了产业、人才、创新系列政策,在2017年“黄金三十条”基础上,推出政策“升级版”,并加强企业服务。“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武汉开发区谋划成立30周年。”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30年来,该区始终坚持服务企业、服务创新、服务人才,坚持不懈打造最优良的营商环境,当好区内所有企业的服务员,推动项目、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加速聚集。

今年,是国家战略任务聚焦开发区最多的一年,武汉开发区正在加快建设的武汉经开综保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集聚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都是国家级平台。“这些国家级战略任务聚焦开发区,都是重大机遇。”该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要抓住机遇,把开发区打造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

下半年,武汉开发区将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紧紧围绕营商环境23项目标任务和“四办”改革24项具体工作,加强统筹、协调、督办和考核。针对商事登记、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减税降费和用能报装等重要事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材料,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推进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

要以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服务亲切化为重点,积极开展与国家和省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对接,优化完善网上办事平台,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社会民生等领域电子证照应用率,升级改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不断提升政务窗口服务水平。

要加强园区政务服务专窗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对新的产业、创新、人才扶持政策的宣传推广,动员辅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申报,开发推出政策兑现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进一步提高兑现效率,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要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相关体制机制和改革试点经验,抓紧盘活做强经开保税区,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程序,推动报关、物流、仓储等经营服务性收费逐步下降,积极落实最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动能接续释放——

一批新项目相继投产单一产业向多元转变

在全国不少国家级开发区招商引资出现回落大背景下,武汉开发区却逆势飞扬。

6月27日,武汉开发区集中签约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融创产城及文旅项目、中国(武汉)电动智能汽车谷、启迪协信南太子湖科创园、汉南“中国种谷”等1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下一代汽车、新能源、车规级芯片、汽车模块、文化旅游、创新创业、现代农业等,投资总额约1350亿元。“这些项目将为“中国车都”产业转型升级再次注入新动力。”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该区加速推进资本要素聚集,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4个,签约金额984.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1.8%;其中已落户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4个、世界500强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386.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3.3%;实际利用外资12.7亿美元,同比增长0.9%,完成全年目标的59.5%。“这些年,我们一直坚定地看好武汉,在这里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多了。武汉的经济体量,正在从1万亿级别向2万亿级别迈进,未来,人口将会超过2000万。”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孙宏斌说。

融创中国成立于2003年,业务覆盖中高端住宅开发、产业地产、商业地产、物业服务、文化旅游、酒店、影视内容制作发行、影视拍摄服务等,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我们也坚定地看好武汉开发区,这里地理区位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也特别好,这是我来之前没有想到的。”孙宏斌表示,武汉开发区转型思路非常清晰,从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转变,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并发展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在武汉,融创公司建设了“融创智谷”项目,未来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全部开业之后,每年税收将大大增加,吸引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入驻。“我们希望通过3到5年,为武汉开发区打造一张新的产业名片,使之成为中国汽车研发科教、文化商贸的重要基地,智能网联示范基地,助推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汽(武汉)电动智能汽车谷项目”在武汉开发区签约时,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陈康仁表示。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企业,专注于汽车产业发展。该公司计划在武汉打造“中汽车谷(武汉)”,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汽车科技创新中心、汽车商贸交易中心、汽车文化体验中心及配套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武汉国际汽车产业集聚区。

项目为何选择武汉?陈康仁表示,武汉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强劲的综合科教实力,以及良好的产业和经济基础。武汉开发区拥有东风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本田、吉利汽车等多家整车厂及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汽车产业是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当前,汽车产业正发生一系列变革。”陈康仁表示,中汽零将发挥央企资源优势,在武汉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汽车全产业链“中汽车谷”。

7月2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启迪协信武汉科创园,这里已有企业进场装修,预计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园。“目前引进落户的企业有10家,同时还储备了60多家高科技企业,甚至包括院士、诺奖得主等高端人才项目。”该园区常务副总经理刘修欣表示,园区原来是工业厂房,生产电子、仪器、零部件等轻加工,产业附加值不高,现在进行了园区升级改造,未来将聚焦发展“三主一辅”产业体系,即下一代汽车、数字信息、智能制造,以及大健康产业,成为武汉的一个高端人才产业聚集区。

武汉力通通信有限公司是目前已落户园区的企业之一,拟在武汉开发区投入2亿元,设立5G射频芯片研发中心。公司现有团队约30人,半数以上人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核心创始团队均具有清华背景,目前在美国硅谷和北京清华大学科技园设立了研发中心。“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有优势。”刘修欣表示,高新技术最终还是要在市场落地,而开发区的产业链完备,企业和产业能进行快速配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7月初,武汉指南针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刚签约入住,就已与东风公司开始了业务对接和洽谈。”

今年以来,武汉开发区产业持续加速转型,一批新项目相继开工投产,为区域经济注入新血液、新动力。“只有保持高强度的投资,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发展。”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充分发挥基金的产业输血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力支撑——规模100亿元的中金资本、50亿元的信中利华中总部、20亿元的凯辉基金等项目已落户,中海基金、慕华二期等正在积极推进,100亿元的东风资管产业基金正在募集,计划成立新能源与智慧出行、大健康、大消费等产业基金,孵化、助力一批优质中小产业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