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从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传来消息:吉好也求一家已经搬进了新居,并邀请亲朋好友在新居吃了一顿“团年饭”。
在此前的1月26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赶赴凉山州采访了吉好也求,当时他还住在低矮的土坯房内。那天一大早,记者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出发,沿着沟深坡陡的盘山公路驱车近3个小时抵达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河村时,阳光早已洒满这个海拔2500多米的高山村。虽然沿途背阴处时不时可见一片片积雪,但和煦的阳光让人备感温暖。
走进三河村三组74号院,展现在眼前的是干打垒的围墙和一栋土坯房。一位彝族汉子迎上前来,黑里透红的脸上满是喜悦,他就是吉好也求。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看望彝族贫困群众,走访的第一户就是吉好也求家。
吉好也求为啥这么高兴?因为一年来的变化实在太大。
第一件是房子。2018年4月27日,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开工,新村聚居点距离吉好也求家约3公里。
说起新居,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了。吉好也求正在读初中的大女儿吉好有作兴奋地拉起记者一起去参观。“新家有客厅和4个卧室,偏房是厨房和卫生间,我已经为自己和妹妹选好了卧室,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进来让人感到特别温暖。”吉好有作笑呵呵地说,最让她感到开心的就是新房子有窗户,还配备了沙发、茶几、衣柜……而过去住的旧房子,五六十平方米的空间摆得满满当当,既是7口之家的卧室,也是客厅、餐厅和厨房。
第二件是产业。随着三河村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勤劳的吉好也求一家也抓住了好机遇。2017年,吉好也求一家7口人均纯收入是4342.86元,2018年人均纯收入变成了9182元。“以前我们是两家人合伙养一头牛,2017年拿到2万元贷款以后,我养了4头牛,去年卖掉两头,挣了15000元。现在存栏的有一公一母,这个月还有一头小牛犊要出生。再加上农产品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过。”吉好也求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凌介绍,三河村过去主要农作物是土豆、玉米和苦荞。2018年,吉好也求家卖土豆收入10860元,卖苦荞收入3000元,卖玉米收入1200元。辛苦一年,吉好也求家务农的收入大概能占全年总收入64274元的23%。“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计划种植花椒1300亩,贫困户户均种植达3亩以上,预计3年后能见效益,仅花椒这一项每年户均能增加收入15000元以上。2019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三河村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好,用‘绣花’的功夫使三河村在2019年底整村脱贫。”张凌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生活逐渐改善,大家也有了更远的目标。吉好也求15岁的大女儿吉好有作本来已到外地打工,现在已回到州民族中学读书;14岁的大儿子吉好有子和姐姐是同学,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到北京上大学;而爱唱歌的二女儿吉好有果则想当一名歌唱家,把彝族人民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热爱用彝族民歌唱给大家听。(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