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斗争已进入攻坚的关键阶段,资金使用、干部作风都直接关系脱贫的成效和群众的获得感。决战脱贫攻坚,既需要精准施策,更需要严明的纪律保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资金用在刀刃上。记者在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区走访发现,各地正多管齐下深入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2月18日新华社)
全面小康,几代人追求的梦想;脱贫攻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脱贫攻坚不仅是暖心工程、民生大账,更是政治任务、立状工作、刚性要求。贫困,是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只有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迎难而上,才能用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完成脱贫攻坚政治任务,赢得这场事关千万人幸福、事关全面小康目标的硬仗。
群众利益不容侵犯。面对脱贫攻坚这项最大政治、最大任务、最大责任,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作风漂浮、纪律涣散、工作不实、敷衍应付,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耍“花拳绣腿”,导致脱贫任务不达标、质量不合格,这是最大的失职、最严重的失责。特别是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然而,蜗居在群众身边的“蝇贪”“蚊贪”,对扶贫资金雁过拔毛、截留私分,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等,啃食群众的获得感,挥霍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成为是贫困群众奔康路上的“绊脚石”。
群众身边不是“蝇贪”的“法外之地”,更不是“蚊贪”的“腐败乐园”。脱贫攻坚路上,必须挺纪亮剑,直面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严肃处理脱贫攻坚工作中程序意识淡漠、工作浮于表面、审核把关不严、数字脱贫、盲目决策、虚假“摘帽”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问题,加大对“离群众最近的人”危害群众的查处和督办力度,决不能让腐败和作风问题这颗“老鼠屎”,坏了脱贫攻坚这锅“粥”。以亮剑精神精准护航脱贫攻坚,江南塞北,长城内外,剑指基层“蝇贪”“蚊贪”的反腐鼓点越敲越密,“拍蝇灭蚊”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成为群众点赞的亮点。
扶贫工作延伸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对危害产业扶贫、对口帮扶和扶贫工程建设的,对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和强占掠夺扶贫资金财物的,对吃拿卡要和优亲厚友的,发现一起,查明一起,严惩一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这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亮剑精神精准护航脱贫攻坚,坚决清除腐败和作风问题这颗“老鼠屎”、扫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绊脚石”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释放着决不让“离群众最近的人”危害群众的强烈信号。
扶贫领域作风问题每减少一分,群众的获得感就会增加一分。以亮剑精神精准护航脱贫攻坚,不让“离群众最近的人”危害群众,是巩固已取得的脱贫成果、进一步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举措的保障。只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精准护航脱贫攻坚作为一项硬指标、硬任务,打硬仗、结硬账,把教育跟上,把监督跟上,把严惩跟上,使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钻地无门、遁形无处,不让脱贫任务空转,不使贫困群众寒心,就能以精准护航脱贫攻坚的成果来保障扶贫攻坚关键阶段的决战决胜,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让全面小康的幸福阳光如期普照神州大地。(南方网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