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云雾山杜鹃花开满山
纵观改革开放40年,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拓展农业功能和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丰富旅游资源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新场所。
武汉乡村旅游从无到有,不仅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更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了农业从一产到三产融合发展,成为脱贫攻坚“新引擎”。据统计,全市乡村休闲游接待人数从2013年的2039.65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4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40.03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40亿元。
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武汉离不开一系列贴心政策的护航。
2012年,我市出台了《武汉市赏花游发展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2013年,我市出台了《武汉市赏花游三年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17年,我市出台了《武汉市2017-2020年赏花游(休闲农业)建设与奖补标准》。
目前,武汉乡村旅游呈现农旅融合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带动景点周边发展的特征。
赏花游带动农旅融合
武汉以赏花游为龙头带动乡村休闲游发展可追溯到2010年。2009年以前武汉赏花游都是自主发起的自由行为,武广高铁开通后,樱花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带动全城赏花游热潮。
借助赏花游的发展契机,2012年我市出台了《武汉市赏花游发展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在2012至2015年三年间投入3亿元资金用于“新花城”的建设,把中心城区与新城区的赏花景点、乡村游景点,按季节、花期组合起来,打造出一系列赏花游精品路线。《规划》印发后,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较好实施,迅速成为我市发展赏花游、做大赏花经济的重要依据和工作指南。
2013年,我市全面启动赏花游核心项目建设10个,全年完成赏花游项目投资9.315亿元。组织开展了新洲花朝节、东西湖郁金香节、蔡甸油菜花节、江夏简单生活节、武汉首届赏花节暨杜鹃花节等13次会节活动。推介了草莓采摘、葡萄采摘、大棚蔬菜采摘、西甜瓜采摘等6条农事体验采摘线路。蔡甸金龙水寨、江夏鑫农湖、东西湖武汉花世界等一批赏花游项目迅速发展起来,带动了武汉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乡村游的起步阶段,我市坚持“三农”资源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将特色农业产业、农耕文化转化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资源,培育特色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品和品牌。成功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点和农业园区,武汉生态农业园、柏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等成为休闲农业的品牌。
乡村游引导新农村变身景点
走在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村的小朱湾,你看到的是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窄窄的乡间小道五六条,错落别致的农舍十几家。难以想象,这样美丽幽静的村湾是从一个有着泥泞村间小路和旧民房的破旧村湾改造而来。
童周岭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至今,五里界街聘请专业团队为小朱湾整体打造荆楚建筑风格,全湾旧房改造27栋,原基重建14栋。同时进行道路升级和雨污分流,“原来的小朱湾随处可见电线杆,后来通过电网线入地改造,村子的整体面貌整洁了不少。附近的薰衣草园和七彩花海建好后,湾子里鸟语花香,池塘的水也变清了。”
在乡村游的引导下,村里游人逐渐增多,经营农家乐是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村民曾方荣在2014年率先开起了农家菜馆,去年的营业额达到30多万元。像这样的农家乐,在小朱湾还有十几家,村里还定期围绕农家乐的菜品升级和服务礼仪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
2013年,我市出台了《武汉市赏花游三年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到2015年,建成6条赏花游黄金线路旅游导向标志牌,重点项目37个;建成赏花游景区(点)、农林赏花基地项目20个,赏花游特色乡镇(街)5个,赏花游特色村10个,花木交易中心项目2个。
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结合武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环境治理、农民新村建设为依托,培育以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村服务业,建设了以东西湖“四季吉祥”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专业村、特色村。
乡村游带动景区周边发展
从曾经的“养女不嫁刘家山”变为如今的“养女要嫁刘家山”,这个武汉市海拔最高的小山村在清凉寨景区的带动下,朝着宜居乡村飞速发展。
黄陂区蔡店街刘家山村海拔806米,地处高山,万木拥翠,绿色、清凉、原生态是当地自然环境的最大特色,夏季,这里的温度比武汉市区低6到8摄氏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当地交通闭塞,难以发展农业。
2004年之前,刘家山村是全省贫困村,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仅1200元。该村村支书刘涛说,当时村里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的村民以年老体弱者和孩子居多,大家只能靠砍柴、卖柴为生。
2005年,随着清凉寨景区的开发和营业,当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朝着宜居乡村发展。首先是村民们纷纷办起了以住宿和餐饮服务为主的农家乐。另外村里还开展了退耕还林工作,家家户户在山上都种起了高山茶,光是每年春季的采茶,平均一个妇女就能挣1万到2万元。
“如今全村共有107户人家,人均年收入至少在15000元以上。不少外地打工的劳动力纷纷回村。乡亲们原来连一辆拖拉机都买不起,如今全村都有40多辆私家车了。”刘涛感叹说,是“旅游饭”改变了刘家山的面貌。
为提升乡村休闲游吸引力,提高乡村造血功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我市出台了《武汉市2017-2020年赏花游(休闲农业)建设与奖补标准》,对乡村休闲游(赏花游)项目及农家乐进行奖补。除享受正常的奖补政策外,对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贫困户空闲农房发展农家乐、组建乡村休闲游合作社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奖补。依托重点项目将贫困村新洲区上岗村和蔡甸区渔樵村打造成为旅游特色村,发展乡村休闲游,促进了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武汉乡村旅游挖掘民俗文化,开发了以木兰文化为主体的黄陂木兰八景、蔡甸知音文化旅游区,景区建设与景区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民就业有机结合,实现了景区周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一花引得万花开
“丁思路”回顾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谈到黄陂乡村旅游发展,不得不提黄陂“丁思路”。丁陵生,原黄陂区旅游局局长,因思路活、点子多,熟练掌握书法、雕刻、小提琴、设计、装修等多项技能,1991年至1995年期间在黄陂区政府办公室工作期间人送绰号“丁思路”。
担任黄陂区旅游局局长11年时间里,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率领区旅游局一班人立足黄陂自身独有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农旅一体化”发展道路,成功打造“木兰生态旅游景群”,锲而不舍地推动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全域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加速推进武汉全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武汉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回首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丁陵生既是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总结起来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他用12字做了经验总结“品牌共打、文脉相承、各具特色”。
在丁陵生的脑海里,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2年的无意识发展阶段、2002年至2013年政府引导纳入正规阶段、2014年至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阶段。
但是无论在任何阶段,黄陂区旅游发展都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一点不可否认。“很庆幸,历届黄陂区的区委区政府都把黄陂区旅游发展放在重中之重,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再多再好的想法也无法落地。”
他说,黄陂旅游发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木兰湖边上政府建设的七星岛等几家度假村。当时旅游项目很简单,看看木兰湖水、划划船。游客到来,带动了附近的农家菜馆生意。
1996年,大簸箕上用毛笔写着“木兰农家乐”,在黄陂区长轩岭街木兰山脚下用一个大竹篙高高挂起。这不仅是黄陂区第一家农家乐开业,也是武汉第一家农家乐开业。
“当时都是一种无意识的发展,没有人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对农民脱贫有多大的带动作用。当时政府也没有像现在这么有意识地引导和推进。”回忆起最初武汉乡村旅游的发展,丁陵生这样说。
2002年至2013年期间,木兰天池开业属于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黄陂区祁家湾的曹江川在工程上发家致富后,一直想带着家乡人一起致富。在时任黄陂区旅游局长丁陵生的引导下,决定从事乡村旅游发展。投资1000万,从设计到开业只用了130天,9月28日木兰天池开园,迅速成为武汉市民观光度假的后花园。
一花引得万花开,木兰天池的成功引来了众多乡村旅游项目的入驻,例如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清凉寨、木兰玫瑰园、胜天农庄等。2007年“三权分置”的政策推出,更是点燃了黄陂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丁陵生把天池的成功总结成“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角、农民主体、品牌主导”的“五主”模式。
2014年至今,黄陂乡村旅游呈现转型升级态势,多业态融合发展。黄陂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一村一地起家,发展到带动一个区域发展;从黄陂北部横跨到南部发展,最后形成全域旅游,木兰文化从叫响一个区到叫响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离不开“木兰文化”这个魂。
2017年“三乡工程”大力推进,涌现出葛天才这样的回乡能人,投资带动家乡的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整村脱贫。
近几年,黄陂区积极通过“村景融合、农旅结合、精准扶贫”的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累计投入老区基础建设资金达30亿元,建成木兰山村、杜堂村、刘家山村、官田村等美丽乡村38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休闲专业村58个,休闲山庄168家,星级农家乐1000余家。该区相继获得“全国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荣誉称号。
全区有15万农民吃上了旅游饭,31万余人受惠于旅游发展,参与旅游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2%,景区周边50多个村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区最富裕、最美丽的村。
策划:武汉市乡村休闲游(赏花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撰文:詹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