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程珍玉 余小海 陈钰)8月1日晨光微曦,蕲春县管窑镇竹林墩一组群众杨银华洗把脸,抖落满身的疲惫,喜上眉梢:“三点半就到湖塘下了遍地笼,个把钟头取了17斤小龙虾,贩子到场收购,到手四百块!”
今年54岁的杨银华身材壮硕,饱经农活历练的他皮肤黝黑,说起话来声音格外洪亮。2016年蕲南片区因持续暴雨,造成内湖陡涨江水倒灌,竹林墩一带正是行洪溃口区,杨银华70亩养殖水面顷刻间损失25万余元,一下子跌落到贫困户行列。
债务如山,出路在哪?当年底,杨银华只身到临近的横车镇砖厂务工,从事繁重的搬运工作,“一天下来百多块钱,只够养家糊口,心里老惦记着早点把债还清!”
2017年初,杨银华决意捡起养殖老本行,这回他留了个心眼——只身前往省内潜江市、江夏区、龙感湖管理区等地考察取经,向行家能手学习先进养殖模式;再在镇、村帮扶下,向县农商行争取到10万元无息贷款,尝试“虾鱼连作”养殖模式,当年放养虾苗1000斤,旺季成虾纯收入4万余元,加上养鱼获利10万余元,“债务基本缓过神”。
2018年,正当杨银华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不料碰到持续干旱天气,2万斤草鱼苗贱卖到1.8元一斤,单项亏了4万元;700斤虾苗因缺水成虾2000斤,赚了万余元,“正常情况下,应该是1:4的产出比,亏了人工投入!”杨银华感叹,“幸亏养殖花鲢卖了9万元,勉强撑了一把!”妻子董元红说,三项纯收入6万余元,当年底就申请了脱贫出列。
谈起脱贫经,杨银华颇有心得:“得有不服输的劲头、吃得苦头,还要由捕捉行情的眼光!”今年5月初,他瞅准虾苗行情回落到10元至15元一斤时出手,迅速购置2000余斤虾苗,6月20日就陆续取成虾,目前已出售8000余斤,“乐观预计,能卖9000斤左右,纯收入十多万块;养鱼部分还能赚8万块,合计奔个20万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