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刘世民 王婧)夕阳西下,近百只白鹭翩翩起舞,在柳林水河畔划出一道道弧线,绘出一幅“落霞与白鹭齐飞,山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画卷。
这是罗田县河铺镇以创建“湖北省森林城镇”为载体交出的民生答卷。
成绩背后的成功经验都有哪些?3月24日,记者深入罗田县河铺镇,力图解开该镇的绿色生态“密码”。
河铺镇位于罗田县西北部,大别山南麓新昌河畔,是远近闻名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楠竹之乡,林特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品质优异。全镇辖40个行政村、5.6万人,版图面积32.5万亩,林地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69%,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6.5万亩,植被种类400多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苍郁。这里不仅毗邻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狮子沟梯田、金盆地、千佛寺、金狮寨、大别山板栗公园、大别山天然浴场、龙潭洞穴漂流、乌云寨、独尊山、古羊寨等旅游景点,是大别山腹地的一颗绿色明珠。
2016年春天,该镇结合镇情,抢抓创建“湖北省森林城镇”机遇,全面启动森林城镇创建行动,描绘了把该镇打造成为生态经济发达、资源利用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绿色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绿色生态制度健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城镇的宏伟蓝图。
宏图已举,经略既张。
根据编规,该镇以“三园”(森林公园、生态田园、休闲果园)为重点,以三河(新昌河、柳林河、八迪河)为主线,以“三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防护林网)为基本面,以“森林进镇、森林围镇”为主体的创森战略布局,坚持点、线、面、体整体推进。
打造特色生态长廊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镇依托“水”字做文章,围绕“绿”字绘蓝图,大力推进沿河开发建设,精心实施沿河布绿、依河造林、围桥造景、设景建园等绿化美化工程,去年投了大量资金建成紫薇花园,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种有香樟、茶花、柳树、广玉兰、桂花、紫薇等绿化树木8200余株,已成为该镇集观光、休闲、亲水于一体的休闲游憩的场所。
同时,建成了新昌河、柳林河、八迪河等生态河道,形成独具河铺特色的生态长廊、风景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彰显了河滩、森林、花园、精品建筑交相辉映的城镇风貌。
大力实施农旅融合
“光有硬件设施还不够,软件设施也要跟上。”上述负责人表示,结合河铺厚重历史,深度挖掘孝德文化和徐寿辉、吴氏孝子名人内涵,该镇把历史文化融入到森林城镇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建设了乌云寨景区、金盆地森林公园。
注重发展近郊观光、采摘等森林休闲产业,建成了500亩八里畈板栗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这里休闲采摘,促进了森林生态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集认养、种植、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绿色田园观光区,如投资500万元建成了林家咀生态田园,注册了“林家咀生态萝卜”商标,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欣赏田园风光的好去处,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创收致富的好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精心编织城镇绿网
河铺交通发达,区位优越,坚持沿路造林,从2014年起,投资300万元,在主干道路建设了全长15公里、宽20到30米的绿色廊道;在高速连接线的道路上,高标准建设了近50亩的防护林和风景林带。
在水系林网打造方面,投资70万元,在柳林河、新昌河、八迪河等主要河渠两侧种植了杨柳、桂花、香椿等树木,建成了35公里长的防护林带,形成了林水结合的城镇生态系统。
此外,该镇坚持因害设防,经济效益和防护效能并重,投资50万元,在1.2万亩农田种植了水杉、柏树等树11万余株,建立了高标准的防护林网,营造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农田林网建设景观。
构建城镇生态屏障
“我们正在积极实施‘森林进镇、森林围镇’工程,让森林走进城镇、走进村庄、走进学校、走进千家万户,致力构建一道道遍布河铺城乡的绿色屏障。”镇党委书记刘海回应。
按照“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的指导思路,实施“村村建景、一村一景”工程,推进景中村建设,实现“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创建目标,该镇贺家冲村已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镇区内绿化在植物配置上,坚持生物多样性、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经过不同配置方式将树木、花草、地被、藤蔓等组成森林、绿地、花园、公园、广场等,形成乔灌花草搭配合理、风景林复层混交、点线面浑然一体的复合城镇森林生态群落。
“绿色,是河铺镇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河铺镇的责任和潜力。三年来,我镇聚焦绿色发展,挥出厚重之笔、刷新森林乡镇精彩篇章,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刘海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