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记者 廖巍巍
“看,是江豚!”近日,黄石海事局富池海事处工作人员在长江富池段发现,成群江豚露出水面在江中跳跃嬉戏。
江豚,被誉为“微笑天使”,是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长江生态指标生物。它的频频露面,传递出令人欣喜的信息:长江水质日趋向好!
近年来,我市以“钉钉子”精神全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全方位构建长江大保护长效机制,一系列组合拳后,黄石沿江非法码头消失了、岸线变绿了、水质改善了,绿色产业拔节生长……这是黄石牢记嘱托,勇当开路先锋,交出的长江大保护高分答卷。
沿江岸线换新景
在阳新县黄颡口镇花果村,村口的5条旧渔船被重新刷漆,船帆上“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等字样夺人眼球。这些因长江大保护“退役”的渔船,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线。当地退捕渔民贾金全每日都在自己的家庭农场里劳作,看着花椒树、柚子树在田地里茁壮成长,他的日子充满了盼头。
西塞山区夏浴湖畔,冬日暖阳下景色宜人。经过数年之功,在多方共同配合努力下,夏浴湖从最初的湖体治理,到小流域综合治理,湖泊的形态和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江南渔歌美景次第展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情画意重现眼前。“姐妹们,本周我们要对夏浴湖环湖步道两边的杂草进行割除,请大家做好准备。”西塞山区凉山村党总支委员赵芬每周定时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布置工作任务,她组建的13人的志愿者队伍,近年来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用行动守护着夏浴湖的一泓碧水。
黄石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与水共生、与水共荣。从一村之变、一湖之变,折射出的是黄石守护长江母亲河清流永续的不懈行动。
治污!全市完成生态环境部交办的479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的整治任务。近年来投入专项资金持续开展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污水提质增效、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及青山湖、磁湖、夏浴湖等湖泊流域治理等工作,截污治污工作成效明显。
添绿!黄石港江边,一条绿色的风光带依水就势而建,50万平方米的郊野生态港公园展露新颜。从荒草杂生的污泥滩,到如今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诗意景致,正在江畔可见可感地呈现。
升级!今年7月,黄石游轮港外贸码头段滩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工程拟改造码头内现有客运站房、水泥仓库、联检综合楼等老旧建筑物,并将植入新业态,发展文创培训、体育健身和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滨江景观工程,打造长江中游游轮港。
绿水青山带笑颜
黄石长江大保护的“理念之变”,在长江沿线,更在4583平方公里的山水间——
据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11个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0.9%,超年考核目标任务(81.8%),其中5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Ⅱ类,优良水体(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100%;6个省控考核断面中,王英水库库心(阳新)为Ⅰ类,富水十里湖(阳新)为Ⅱ类,大冶湖磊山湖心(开发区·铁山区)、保安湖湖心(大冶)、三山湖(大冶)为Ⅲ类。长江、富水、王英水库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现Ⅲ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100%,19个乡镇饮用水源达标率100%。42个市控断面达到优良的有39个,优良率为92.3%,优于底线目标78.85%,无劣Ⅴ类断面,长江干流断面全部达到Ⅱ类。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换来的是青绿满山河、碧水向东流。
近年来,我市开展长江大保护“净水、绿岸、洁产、畅流”四大行动,全市累计拆除沿江非法码头泊位123个,市辖区内“三无”采砂船舶全部清零。相继实施了绿满黄石行动、精准灭荒工程、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程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圆满完成黄石“绿满长江”攻坚行动,创建成湖北省首个全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城市,长江沿岸造林绿化被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评为优秀等次。加快实施大冶湖、网湖、保安湖、三山湖等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今年围绕考核断面设置预警监测点位59个,开展预警监测205次,并积极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保障了全市重点湖泊的水质稳定。
接力前行无止步
护一江清水,促绿色发展。如今全市16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全市尾矿库累计闭库173座。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建立了“无废矿区”“自产自消”“厂内+厂外”双循环等三大模式。湖北绿洲源利用尾矿1000万吨,大冶特殊钢年处理含铁含锌固废20万吨,大江环科年处理铜冶炼炉渣120万吨,全市新兴产业不断加速壮大,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新路子。
去年以来,黄石喜获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无废城市”、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等3个国家级试点;成功创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2022年度湖北省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评估结果中,黄石成为全省5个荣获优秀等次的市州之一。
滚滚长江东流去,锦绣山河无限好。在长江大保护的接力中,黄石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