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黄梅:农业大县闯新路 ——黄梅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7日23:22 来源: 黄冈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兵柯利华黄冈日报全媒记者沈红星通讯员梅宣

编者按:近年来,黄梅县大力实施“农业强县”战略,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品牌战略打造农业、用旅游视角经营农业、用改革思维促进农业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正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为全面反映黄梅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效,宣传黄梅现代农业发展新经验,本报推出“黄梅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以期引发各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视和思考。

粮食年产量超过5亿公斤,拥有“全国粮食主产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等国字号招牌,一直以来,黄梅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地位。

农业如何走出价值链的低端?“农业大县”如何变成“农业强县”?转型迫在眉睫。

黄梅县委认为,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创新思路,拉长产业发展链条,让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才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选择。

如今在黄梅,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遍地开花,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闯出一条新路子。今年年初,黄梅又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殊荣。

一粒稻谷蕴含的全产业链

一粒稻谷的价值有多大?9月6日,记者来到黄梅县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康宏粮油食品公司找到了答案。

稻谷经过除杂、砻谷、碾白、色选、碎米分离等环节后,由机器人灌装打包成中国驰名商标“二度梅”牌大米,剩余副产品中,原来不值钱的碎米现在以1.4元/公斤的价格卖给相关厂家用于生产生物糖浆,米糠用来提炼稻米保健油,稻壳变废为宝送到生物质发电厂做原料。

稻谷被“吃干榨净”,康宏粮油不断上溯下延产业链,力争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产把稻谷种植作为核心。康宏粮油从省农科院引进美香粘等5个优良品种,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模式,发展30万亩连片优质稻示范区,使稻谷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公司每年收购粮食20余万吨,对订单农户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10元的价格收购,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00多万元。

二产做足粮油循环文章。在精深加工上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新路,今年新建年产1万吨稻米油深加工项目,粮油资源综合利用率可达99%。

三产紧跟市场脚步走。公司大米过去主要销往珠三角等地,物流成本高。去年“二度梅”大米评为“荆楚好粮油”后,康宏粮油迅速抢占武汉终端市场,进入武商、中百仓储、苏果等超市和放心粮油社区门店。

一产“接二连三”,不断拉宽加长产业链,让老产业焕发新魅力。去年该公司加工粮食及副产品23万吨,销售收入16.84亿元,实现利税3200万元。

像康宏粮油这样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黄梅县共有34家,去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过80亿元。“依托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推动农业生产环节与加工流通环节相融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黄梅县委书记马艳舟说。

“全产业链”模式探索,使黄梅农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前年,投资2000万元在小池镇建设的蔬菜育苗工厂,解决了产业链上游的种苗难题,沿江乡镇很多农民从种粮转向种菜,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8万亩。“种蔬菜比种水稻多了20倍的收入。”板桥畈村种菜大户熊军华说。

一株蓝莓背后的创新驱动

有“水果皇后”美誉的蓝莓,主要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一带种植,如今在丘陵岗地居多的黄梅县独山镇、停前镇种植面积极广。

“有机肥是从东北原始森林运来的黑土,滴灌系统从以色列引进,防虫药袋与澳大利亚合作制成,从美国请来的技术顾问亨利·桑达一呆就是半个月。”望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蓝莓树,独山镇党委书记马聪非常自豪,“这是农业部批准的小浆果示范基地。”

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改变源于南京一家上市公司老板王天寿。他回乡投资3亿元创办湖北紫玉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在停前镇和独山镇流转1.5万亩荒地种植蓝莓。“一棵树产果20公斤,游客采摘每公斤售价100元,一亩蓝莓可产出上万元。”蓝莓基地负责人石峰说,公司投资1.5亿元的黄梅蓝莓加工产业园达产后,鲜果和精加工产品年产值可达30亿元。未来,基地将采用“公司+农户+会员”模式,在黄梅发展零散蓝莓种植面积5万亩,打造“中国蓝莓之乡”。

“蓝莓基地通过‘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和旅游观光’的三产融合形式,成为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典型代表。”黄梅县长刘欲晓说,它的成功离不开“全球思维”,黄梅农业着眼全国乃至全球来配置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生产不再受地域限制。

在黄梅县富源葡萄庄园,老板詹国平投资2000多万元建酒厂,在香港红酒协会朋友的引荐下,开出100万元年薪请来法国酿酒师艾云。艾云一年来黄梅两次,一次在四五月份,指导灌溉;一次在11月份,指导酿酒。从种植起步,再向旅游观光、精深加工延伸,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使得富源葡萄庄园由单一的农业种植变身三产融合的示范样板。

一座生态园折射的理念转变

二月草莓、三月茶花、四月樱花、五月桑葚、六月荷花、七月葡萄……在黄梅县杉木乡邢绣娘生态园,村民都能如数家珍地报出这样一张“好吃好看又好玩”的月历。这样的“三好”农业,正契合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要求。

邢绣娘生态园的主人是邓雄、邓蓓兄妹,他们看好家乡的山水资源,从2014年起在杉木乡12个村流转土地2万亩,投入2亿元打造集特色农业观光、水果采摘、茶叶种植、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形成8景12园。村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资源入股得股金、到企业打工得薪金。去年,有367名在此务工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人均增收8600元,生态园被黄梅县授予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称号。

邢绣娘生态园的实践,展示出农业功能拓展后的“乘数效应”:跳出农业做农业,让农业与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做“乘法”,释放出传统农业难以企及的高效益。

在大河镇西山脚下,停靠稻田中间的火车车厢是餐厅和客房,不远处是一排排小木屋民宿,在乡村显得格外静谧,这里便是“袁夫稻田”。去年,袁勇刚回乡流转530亩土地,打造这块以古法种植、健康民宿、生态观光为特色的综合性农田,仅向日葵基地就引来6万余游客,每年可为当地百姓增收300万元。“稻田里的客房,需提前两个月预订。”紧跟新业态,袁勇刚尝到了甜头。

李柳军是从苦竹乡油铺街村走出去的企业家,所创办的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去年,他回乡联合村民成立湖北青山绿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对油铺街村实行整村生态开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一期建设项目初见成效。今年夏天百亩荷花迎风绽放,满园莲蓬清香袭人,油铺街村首度出现游客的身影。公司负责人蒋劲松说,“已流转土地1300亩,投资4000万元建设生态果园、五彩花园、健康中药园、绿色蔬菜园。”

牵手“农业+”,黄梅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该县提出,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

【责任编辑: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