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山水黄冈通大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冈交通发展成就纪实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2日09:28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

黄冈长江大桥

武冈城际铁路

武汉新港唐家渡港区临港新城综合码头

黄州区陶店乡霸城山村“四好农村路”

黄冈大道

武英高速

70年筚路蓝缕,70年砥砺奋进。

黄冈,北临大别山,南倚长江水。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按照“贯通大别山,沟通大长江,对接大武汉,构建大交通”的发展思路,以“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打响一场场漂亮的“交通翻身仗”。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红色大地上,从山水阻隔到公路连“线”成“网”,从“手无寸铁”到高铁飞驰,长江大桥从无到有、跨越天堑……老区黄冈,昂首建设交通强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四通八达的大道如巨龙腾飞,一条条党和群众的连心路、老区人民的致富路镌刻在天地间。

公路:百倍巨变书写华章

这是一份令人自豪的成绩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黄冈全市等级公路总里程全省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全省第二、公路总里程全省第三。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翻开黄冈的交通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仅有254公里公路勉强维持通车,且标准低、路况差,桥梁全部为木桥和木面桥;70年间,全市公路连“线”成“网”,通车里程已达31365公里。

黄冈境内,纵横8条高速公路(沪渝、福银、大广、武英、武麻、黄鄂、麻武和在建的麻竹高速),形成以“两纵三横三联”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以7条国道、36条省道为主干、以县乡道为支线的公路运输网,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县县通国道、镇镇通省道、村村通客车。

这是一份写满艰辛和汗水的成绩单——

近10年来,黄冈公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累计完成投资450亿元。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加快国省道干线升级改造为主线,以提升公路服务效能为重点,强化枢纽、辐射主干、优化存量,打通“断头路”、改建“瓶颈路”、畅通“出口路”、连通“扶贫路”。形成以高速公路为大动脉、国省道干线为主骨架、重要县道为纽带、农村公路为末梢的“外畅内通,干支相连,景区互通,安全便捷”的公路网。实现四个联通,即沿江地区重要城镇实现一级公路联通,打造长江经济带工业走廊;山区乡镇实现二级公路联通,打通山区对外的经济通道;大别山景区实现二级公路联通,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带;农村公路实现村组联通,加强循环路建设,建成农村小康致富路。

修一条公路,富一方百姓,活一方山水。2011年12月19日,是一个载入黄冈历史的日子。全长462公里,横贯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七县市,一线串起红色遗迹、绿色生态、禅宗文化三大旅游片区38景的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正式通车,大别山腹地终成坦途。随后,完成10条396公里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支线工程和红色旅游公路品质提升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干支相连、景区互通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网,放大“红旅路”的品牌效应。

70年,全市公路从“无”到“有”,从“线”成“网”,从“通”转“畅”,从“畅”变“美”,公路与城市、经济、生活实现和谐共生,交通实现了对地方经济发展从制约到缓解,再到适应和引领的飞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铁路:千里神州当日往返

“朝辞黄州长江边,城铁飞驰半日还。东湖鸟语声犹在,轻车已过赤壁山。”

2014年6月18日,武冈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在黄冈东至武汉站的首发C5602次城际上,600多名黄州市民登车“尝鲜”,感受风驰电掣般的动车速度,黄冈与武汉步入了同城时代。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体会到了城铁的方便快捷,写下了这首诗。

新中国成立之初,黄冈“手无寸铁”,能在家门口坐上火车是多少黄冈人的心愿!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黄冈没有铁路的历史。

2008年11月26日,合武客运专线竣工运营,标志着黄冈进入了高铁时代。

2014年6月18日,武冈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成为老区发展的新引擎。

2017年4月16日,黄冈东至北京西、黄冈东至广州南高铁同日首发,黄冈人民实现了到北京、广州早出晚归的梦想。

2019年8月9日,代表着世界高铁商业运营最高时速的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武冈城际铁路运行。

从2015年起,武冈城际铁路黄冈三大站每年发送旅客达400多万人次,离黄州城区最近的黄冈西站成了人气最旺的站点,遇到节假日等高峰期,甚至一票难求。同轨同城,武冈城铁“载着”黄冈加速融入大武汉,点亮了百姓的幸福,为老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如今,黄冈已建成铁路5条(京九铁路、合武铁路动车线、京九铁路麻武联络线、合肥至九江联络线、武冈城际),运营铁路里程429.5公里。铁路通达祖国东西南北,铁路电气化率、复线率、百平方公里铁路密度居全省前列,年客运量在1500万人次以上。

“十三五”,黄冈掀起铁路建设高潮,武汉新港武汉滠口至黄州江北铁路、安徽安庆至九江高速铁路、黄冈至黄梅高速铁路等加速建设,在建里程197公里,建设规模300亿元。到“十三五”末,黄冈铁路里程将达到626.5公里。

水路:黄金水道“流金淌银”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1.2万余吨的货轮国盛01号停泊在黄冈晨鸣专用码头。2018年7月10日,三艘万吨货轮停靠黄州港。这是长江黄州段港口首次迎来万吨以上级别货轮。

70年来,黄冈水运业的发展与共和国的发展同辉。

从自然河道到高等级航道,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698公里(截至2018年底),其中一级航道达200公里,季节性通航变为长年通航。

从简易码头到现代港口,2018年底全市港口码头泊位达到167个,港口经营企业56家。“十二五”以来,11个5000吨级高桩码头相继建成,年港口吞吐量达8000万吨。这些码头不仅设计标准高、建设规模大、装卸设备先进,而且门类齐全,散货、集装箱一应俱全。

2018年,省政府批准将黄冈沿江6个港口整合为黄冈港,并列入湖北省重要港口,为黄冈水运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黄冈港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正积极引进大型港口企业,推进黄冈港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连续三年开展“雷霆行动”,全力推进港口码头整治、岸线资源清理整顿、船舶污染防治长江大保护三大标志性战役。全市累计拆除各类小、散及非法码头146个,清理岸线15公里,复绿岸线70余公里。实施港口船舶防污染行动,强化船舶防污染设备安装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配备。推广标准化船舶建造,引导和鼓励企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船舶。推广港口使用岸电设施建设,黄州临港新城、黄梅小池、蕲春管窑等综合码头都已安装港口岸电设施。

运输: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冈道路运输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为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先行官作用”。

70年前,对老区人民来说,去县城就是“出远门”。今天,黄冈各县市区道路四通八达,随时随地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70年来,无论道路运输基础设施规模、运输服务质量、技术装备,还是发展理念、体制创新、市场化发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运输服务转型升级,居民出行和货物流转更加高效。

道路客运从“没法走”到“服务优”。过去,群众短途出行基本靠步行。如今,县城到乡镇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县城到黄州、武汉两小时快达。

目前,全市班线客运车辆近4500辆、营运线路2592条,年客运量982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82256万人公里。全市4314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全市各县市区都有公交企业,公交车辆总数1153台。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公铁水的立体交通出行网络正加速形成。

如今,全市货运车辆总数26898辆,年完成货运量9517万吨、货物周转量179.9亿吨公里,且每年增速在10%以上。

客运站场从“少小旧”到“招手走”。目前,93个等级客运站遍布全市,简易站和候车亭、招呼站达8188个,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出行。

“一桥四路”

改写交通格局

“一桥四路”指黄冈长江大桥、武冈城际铁路、黄鄂高速及团风段、黄冈大道。

2014年6月16日,黄冈长江大桥正式通车,4.01公里的主跨度创下当时世界公铁两用大桥主跨长度之最;同日,黄(冈)鄂(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14年6月18日,黄冈交通再迎历史时刻——武冈城铁正式通车,这是黄冈市首条城铁。

2015年,黄冈市“门户主干道、城市快速路”黄冈大道全线通车。

“一桥四路”通车后,成为连接黄冈、鄂州、武汉三地的重要通道。从黄州城区驾车走黄冈大道,上黄鄂高速,过黄冈大桥,接武鄂高速,黄冈到武汉车程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约40分钟。黄州至武汉,坐城际铁路不超过30分钟。从此,黄冈、武汉加速进入同城时代。

“四好农村路”

跻身全省前三

一条条绿美安舒的“四好农村路”串起了旅游名镇,延伸到美丽乡村、乡村大舞台、农家小院,农村路升华为生态路旅游路。一条条便捷的“四好农村路”串起了贫困村,托起致富脱贫梦。

截至2018年底,黄冈市农村公路总里程27790公里,公路密度为179.6公里/百平方公里。2017、2018连续两年农村公路建设排名全省前三位,获省政府正向激励资金2200万、1200万。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6个。

【责任编辑:熊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