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第一动力”正澎湃 ——黄冈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观察之科技创新篇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0日09:34 来源: 黄冈日报

本报记者 沈红星 通讯员 吴雪芬 陈华

初春时节,万物勃发。行走黄冈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的热潮——

亚洲第一条板件全程不落地生产线、索菲亚第一个工业4.0车间在索菲亚黄冈基地持续发力;

兴和电力“挤包式绝缘管母线及其制造方法”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鸣利来三牙轮钻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并“钻”出国门到20个国家……

大学科技园黄冈科技企业加速器两大科技平台项目如火如荼;

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批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为50余家企业,兑现知识产权、科技副总等科技奖补资金2000多万元……

百城百园项目、人才超市项目掀起创新创业新高潮。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科研平台,催生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澎湃着“第一动力”的新动能。

政策激励聚动力——

兑现科技奖补资金2000多万元

2月5日,在湖北鸣利来合金钻具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会上,公司董事长汪学军通报2020年的成绩单,令人鼓舞——

2020年公司生产产量同比增长7.86%,销售额同比增长10%;

2020年获专利授权1项、受理3项,申请PCT国际专利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战疫战洪困境下,实现逆势上扬,得益于公司一以贯之实施科技创新,得益于高新区管委会对公司科技创新的政策激励。”汪学军说,2020年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高新区兑现了创新平台、专利等科技奖补资金95万元,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鸣利来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借力市校合作,建立了“矿用钻具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湖北省牙轮钻头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20年在高新区支持下,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精密锻造技术改造及产业化和潜孔钻具盾构滚刀生产线产业化等2项技术改造项目,购置了国内最先进的环保型大型压力机等新设备40多台,建成了鄂东南首家能够进行精密锻造的生产线。开发出滚刀、潜孔钻头、钎尾/钎杆等新产品。

“新的生产线建成、新的产品开发出来后,公司就接到多位客户的咨询,我们已着手在武汉、长沙、深圳等地建立销售网点,全面拓展销售网络。”汪学军对2021年充满信心。

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在何方?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副市长、黄冈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勇士说,科技创新是高新区的DNA,要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聚集。

近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完善了《黄冈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奖补实施细则》《黄冈高新区提升众创空间奖补实施方案》《黄冈高新区创新发展奖补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对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品牌创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予以重奖。

“一诺千金,再困难,都要想办法把企业的科技奖补资金早日发到位。”2020年,高新区管委会多方筹措资金,为索菲亚家居、晨鸣、鸣利来、稳健、伊利乳业等9家企业拨付人才奖励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840余万元;为40家企业拨付后补助资金986万元;积极落实减免政策,为46家企业减免各类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生产成本400余万元。

高新区科技奖补资金发放表显示:有15家企业获得125万元高新企业后补助;有11家企业获得省补研发费51万元、申请配套48万元后补助;有6人获得科技副总补助30万元……行业覆盖先进制造、生物科技、智能软件、窑炉产业升级、新材料及电子信息。

“我们公司获得领军型创业团队等奖补资金90万元,政策兑现,就像杠杆,撬动了公司科技引领发展。”湖北美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黄冈项目负责人李劲松说。

美格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由桂裕鹏博士主导。公司在移动新能源领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其系列产品畅销美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落户黄冈三年间,产值连年翻番,预计2021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

如今,在黄冈高新区,一批像鸣利来、美格一样的“高、精、尖”企业茁壮成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平台驱动壮实力——

构建“四位一体”孵化体系

在黄冈高新区最宽的明珠大道西侧,一栋19层的高楼巍然耸立,这是全省除武汉市外最大的大学生孵化基地,也是黄冈第一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楼6000平方米孵化基地,被分隔成一小格一小格办公室,满是科技型小微企业。

托管基地的黄冈东科副总经理肖红亮介绍,目前基地在孵企业达到85家,涵盖电商、互联网、高新科技等行业,带动450余人就业,其中留学生、硕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2人。

一个“小格子”能有多大作为?

在一小格一小格“孵化区”的创业企业,有的慢慢长大,有的已开花结果。

2014年入驻该基地的湖北遗爱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市知名互联网企业。公司总经理陈浩告诉记者,公司最初只有3名员工,现在已有50多人,一开始在50多平方米的“小格子”里办公,前两年随着规模的扩大,黄冈高新区又提供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让其加速孵化。

“2016年我在接受湖北卫视采访时说,计划在5年内开发一款针对全国市场的互联网产品,如今刚好5年,我们新成立的湖北鹊幸信息技术公司已经获得多项软著,目前1000多平方米的总部正在装修。”对于未来,陈浩满怀信心。

“推进科技创新,核心是人才,基础在平台,关键在科技成果转化。要把建好用好创新平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激发创新第一动力。”黄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新华说。

2020年,黄冈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开花,好戏连台——

8月28日,位于南湖工业园的黄冈科技企业加速器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6.2亿元,规划建设面积约24万平方米,涵盖标准化厂房、研发楼、职工周转楼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9月10日,位于高新区明珠大道的黄冈大学科技园项目正式施工。该项目是湖北省首例“专项债+PPP”模式项目,申请的1亿元专项债使用率100%。

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柯伟超介绍,将充分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才等优势,结合我市产业现代化体系发展目标,建设以新材料、智能装备及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科技产业聚集区。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市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空白。

与此同时,高新区与中科院武汉分院、黄冈师范学院共建的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这是一个立足高新区,面向全市,重点围绕我市五大主攻产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的新型研发机构。

一年多来,研究院加盟成立了10个分支机构,柔性引进了15个专家团队,承担科研项目51项,获202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申报国家专利33项,转化科技成果4项,孵化创业项目2项,开展企业技术服务近100项。

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丹说,加速器项目一期预计2021年10月投入使用,正在同步开展招引科技型企业;黄冈市大学科技园项目四栋建筑单体出正负零,也启动招商工作,黄冈中科研究院拟入住本项目。预计在2022年底企业可以全部入驻。

平台是实施创新驱动的支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相结合,黄冈高新区已形成“苗圃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全链条孵化模式,为科创企业萌芽、成长、壮大的全过程,营造一流的发展生态。

人才项目添活力——

培育新经济主力军

1月30日,黄冈新希望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装载区内,叉车来回穿梭,一袋袋饲料通过传送带运到一辆辆货车上,运往各地养殖场。

“2020年总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年利润同比增长64%。”该公司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刘家明说,实现逆势增长的活力源于人才和项目。

近年来,新希望公司通过引进博士研发团队,获得各项专利20多项,其中研发的添加中草药成分、无抗发酵技术蛋鸡饲料,投入市场以来深受青睐,去年还新增加了该产品的生产线。2021年1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

创新驱动,核心是科技创新,实质是人才驱动、项目拉动。近年来,黄冈高新区创新机制,推动招才引智风生水起——

依托黄冈市“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平台,招引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年薪10万元市场化招聘工作人员,举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周等活动20多场次。尤其是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高新区投入近60万元,将经济一线的干部和重点企业技术骨干组织到浙江大学培训,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疫后重振。

实行“人才综合服务+企业孵化服务+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服务”递进式“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市场项目+购买服务+特色奖补”等措施,成功引进桂裕鹏博士团队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6个。

高标准推进“百城百园”、教授回乡“千人计划”等活动,落地格罗夫氢能、郎联充电桩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协议投资额达92.76亿元。

引进一个高层次人才,带来一个高科技项目。

落户高新区的伯远合成生物是武汉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以武汉大学李阳生教授为技术带头人,已建立一支来自海内外顶级名校,多学科交叉型的高素质综合团队,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0%以上。

“我们专注于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公司负责人介绍,高新区的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与应用项目投产以来,产学研销持续向好,2020年虽然有疫情,但营业额比上年增长了50%。将致力于建立全国领先且规模最大的遗传转化服务平台,为中国转基因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用科技重新定义生产”是索菲亚对黄冈工业4.0车间的定义。在这里,整线集成智能仓储、智能装备、智能物流设备及智能质量检测设备于一体,实现全智能化生产。

科技感十足的背后,是人才和平台的支撑。“湖北省定制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索菲亚黄冈生产基地以来,直接从事研究与项目技术创新的科技人员2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13%。截至目前,中心累计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70件。

近日, 记者在索菲亚公司看到,一边是工业4.0车间内生产正酣,一边是新项目工地上建设正忙。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两栋厂房,用于智能化生产木门。新项目将于今年6月投产,预计新增年产值一个亿。

大视野催生大平台,高层次人才带来高大上项目,大企业催生大产业。放眼黄冈高新区,以星晖汽车、格罗夫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晨鸣浆纸等为龙头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以伊利、中粮等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稳健医疗等为龙头的医药健康产业,以索菲亚等为龙头的智能家居产业加快发展,成为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黄冈高新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正澎湃着“第一动力”,阔步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阮琼】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