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外地媳妇捧起“泥饭碗”,扎根蕲春管窑做非遗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1日10:09 来源: 荆楚网

肖鲜花创作中。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许美华 徐小玉 陈钰)3月7日,湖北省总工会发文,对2022年度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管窑手工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肖鲜花荣获“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这是她继2021年当选“蕲春县人大代表”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嫁到管窑,爱上管窑

“我爱上管窑,是从爱上我老公开始的。”回忆起自己与管窑结缘的历程,幸福从肖鲜花的眉梢自然流露。

肖鲜花出生于1979年,祖籍湖南益阳,是地地道道的湘妹子。1999年,刚满20岁的肖鲜花在广东的一家电子厂打工,与同厂的工作的管窑人李昆相识相恋。在这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这些泥巴、这片土地结下这么深厚的缘分。

李昆是老窑厂长大的,家里祖祖辈辈做陶,总爱谈起关于管窑、关于制陶的故事,说起管窑曾经上万人从事制陶业,所产陶器远销海外,甚至被作为国礼赠与外宾的辉煌过去,李昆的满脸骄傲。

但说起管窑制陶业自九十年代起因塑料、玻璃、不锈钢等制品行业的冲击辉煌不再,窑厂倒闭窑工失业的的消沉现状,他忍不住喟叹连连。若不是家乡制陶业萧条暗淡,他也断然不会选择南下务工,眼看着他为祖辈的传承着急,不知不觉地肖鲜花也跟着一块儿急。

2001年,肖鲜花与丈夫结婚,住进了丈夫从小长大的位于长江边的岚头矶工艺陶器厂,也正式走入了管窑陶这个古朴而又新奇的世界。

图片4.jpg

肖鲜花创作。通讯员 供图

彼时,这里还是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年久失修的车间和厂房歪歪倒倒、风雨飘摇,窑工们要么去了江西景德镇、广西钦州、云南建水等地窑口讨生活,要么干脆到广东一带务工,昔日热热闹闹的工人宿舍徒留老人和孩子,失去了人气的岚头矶工艺厂分外落寞,前景显而易见的黯淡。

但饶是如此,依然有一些年迈的制陶人还在执拗地坚守着。他们不为赚钱,只是害怕不做陶了手就生了,祖祖辈辈的传承就断掉了。肖春姣就是其中一位,若不是无意中看到她老人家戴着老花眼镜沉醉地给一个陶罐刻花,肖鲜花还以为她只是一位附近的普通农妇。受到这些制陶人的感染,肖鲜花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拜师学做陶。

捧“泥饭碗”既没前途也没“钱途”, 一个俊俏的姑娘,况且还是个外来的媳妇,何苦来跟泥巴打交道?大家对肖鲜花的决定非常不解,认为她只是一是图新鲜,兴头过了也就罢了。

但肖鲜花非常坚决,到了正月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的季节,她决定不外出了,素日爱漂亮的她干脆换上了穿着旧罩衣,整日抱着泥罐子缠着肖春姣老师要学艺,终于用认真打动了肖春姣老师,正式成为了肖春姣老师的徒弟,潜心钻研管窑制陶八技中的刻画花技艺。

为爱留守,学艺创业

但学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制陶看似简单,但想要从泥变胚、胚再变陶却包含着炼泥、拉胚、修胚、装饰、上釉、烧制等多个工序。由于留守的老师傅们人数太少,多个生产工序缺人,很多技艺关窍要辗转打听。

图片5.jpg.jpg

向师傅肖春姣拜师学艺。通讯员 供图

本想专攻刻画花一环的肖鲜花,无奈发现自己必须得先学会拉胚,甚至还得想着法子去收陶土和制釉料,各个环节和各种技法都要学习。不像其他管窑本地制陶人都是自小就开始学,半路出家的肖鲜花为了能够尽快学成,只能使出十二分的努力。

有一年,与肖鲜花长期合作的烧窑的师傅病倒了,不能再担负烧窑的重任。看着成堆的半成品都无法烧制,心急的她干脆燃起窑火自己烧制。烧窑是件脏活,更是件苦活,那几年,她明显消瘦了,脸庞也变得峻黑。

“但既然选择做,就要做出样子来!”肖鲜花暗暗给自己打气。她没有气馁,也不轻言放弃,而是一门心思扑在了钻研技艺之中。经历过十余个寒来暑往,她终于能够将每一个环节与工艺牢记于心、娴熟于行。

好风凭借力,2011年起管窑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陶艺产业,肖鲜花也于 2016年正式成立了自己的个人陶艺工作室。在创作生产的同时,她创新思路,开办中小学生陶艺体验课堂,并承接省内各大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有了学生和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岚头矶工艺厂终于开始有了人气,她的坚持终于看到了回报。

带动引领,弘扬陶艺

图片2.jpg.jpg

教授小学生做陶。通讯员 供图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十余年间,肖鲜花在学习管窑手工制陶技艺的路上,山一程、水一程地跋涉,逐渐有所建树——在2021年浙江杭州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中心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上,她的陶器刻、画花作品《喜鹊闹梅》入围传统工艺大展(陶瓷工艺)评选名单,揽获优秀奖,并杭州非遗馆馆藏。2023年,她的作品小泡菜坛茶具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比赛中斩获优秀奖。

在以肖鲜花为代表的一批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陶艺大师选择回乡。

目前,管窑镇拥有管窑手工制陶非遗技艺项目传承人19人,汇集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11位,每年吸引前来创作的文艺爱好者近千名,并与18所艺术院校合作对接,建立政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和联合共创机制,管窑陶艺文化产业人才聚集和成长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出来。

【责任编辑:王焱尧】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