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吴顶 缪清清)“我有愧于党组织的关心、培养和信任,有愧于亲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以我为戒,不要重蹈覆辙……”在被告人陈述环节,英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原党组书记、理事长袁某某在庭审现场泣不成声。
2月26日上午,随着审判长敲响法槌,袁某某涉嫌受贿案,在英山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英山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旁听庭审警示教育“活课堂”作用,组织县残联全体干部、县民政局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以及县税务局青年干部共计80余人“零距离”旁听庭审,“面对面”以案明纪,扎实做好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
庭审现场庄严肃穆、秩序井然。在举证、质证中,清晰还原出袁某某在任职期间如何一步步突破“底线”、跨越“红线”,最终坠入犯罪深渊的全过程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在最后陈述环节,袁某某深切忏悔,让现场旁听人员深受触动警醒,真切感受到纪法的威严和违纪违法带来的惨痛代价。
“教训深刻、令人反思。”庭审结束后,参加旁听的一名党员干部感慨,“这种现场警示教育比任何说教都更为直观,看到昔日的同事变成‘案中人’,真的触动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严格自律,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将庭审现场变为警示教育“课堂”,用看得见、听得着的身边案例现场教育党员干部,是英山县纪委监委“靶向施策”,做深做实做细警示教育活动的方式之一。
近年来,英山县纪委监委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紧盯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分层分类纪律教育,充分利用自查典型案件“反面教材”,根据案情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通过常态化组织旁听庭审、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编印忏悔录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摒弃“看客”心态,“身临其境”把自己“摆进去”,切实让警示教育“实”起来、“活”起来。
身边的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有效的“清醒剂”。英山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沉浸式”警示教育工作,分层分类、精准施教,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