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陶辉 通讯员 王东 罗益波) “原来番茄炒蛋要这样炒才更有色相!”9月25日,黄冈师范学院教工食堂的后厨里,飘散着诱人的饭菜香气。平日里为学生打菜的食堂大厨们,此刻有了新身份——烹饪课老师,正手把手地指导学生翻炒、调味。
本学期,该校后勤集团创新开设的烹饪选修课正式开讲,将食堂后厨变为生动的育人课堂,让学生们在烟火气中掌握生活技能,感悟劳动价值。
后厨变课堂,学生掌勺学“真经”
现场,这堂别开生面的选修课气氛热烈。专业的灶具、洁净的操作台、齐全的调料一应俱全。20余名选修该课的学生系着围裙,分成小组,在食堂厨师的指导下,从认识食材、处理配料开始,学习制作家常菜肴。切菜声、炒菜声、师生的交流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菜籽油的香气和菜肴的鲜香。
“在学校就能学到实实在在的做饭手艺,这比书本知识更让我有成就感!”一位正在学习西红柿炒鸡蛋的大二学生兴奋地说,“以后毕业自己生活,再也不怕天天点外卖了。”
盘活资源,打造“沉浸式”育人场景
据悉,该课程是学校后勤集团依托自身场地、设备与专业师资优势,推动校园服务与育人功能深度融合的务实举措。课程充分利用教工食堂非高峰时段的现有资源,将符合安全标准的后厨直接转化为教学场地,经验丰富的食堂厨师化身实践导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盘活。
“在这里学习,不仅能学会做一道菜,还能直观了解食堂的卫生管控和运作流程,感觉特别真实、实用。”一名学生表示。这种“沉浸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理论局限,让学生在真实的餐饮场景中“做中学、学中悟”。
“五育”并举,“烹”出劳动育人新味道
烹饪课不仅是一堂“生活技能课”,更是一堂鲜活的“劳动教育课”和“校园沟通课”。通过亲手洗菜、切配、烹饪,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的意识自然增强。
同时,课程也为学生与后勤人员提供了直接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彼此的理解,有助于校园餐饮服务形成“学生参与、食堂改进”的良性互动。
黄冈师范学院后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设烹饪选修课是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这门“色香味”俱全的课程,不仅为学生未来的独立生活赋能,更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烹”出了劳动育人的新味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