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砥砺奋进四十载 老区振兴看麻城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6日17:42 来源: 荆楚网

多彩生活_副本.jpg

  多彩生活。通讯员万永庄 摄

祭祀大礼_副本.jpg

  祭祀大典。通讯员万永庄 摄

麻城高速度_副本.jpg

  麻城动能。通讯员万永庄 摄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王超辉、吴挺、万永庄)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弹指一挥,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40年砥砺奋进,是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40年众志成城,是气势恢宏的历史史诗。

  40年来,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麻城,紧跟时代变迁的步伐,踏准改革开放的节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忠勇孝善,创新奋进,走出了一条老区振兴的跨越之路。

  解放思想谋改革,高扬老区振兴之志 

  麻城是典型的老区县市、山区县市、贫困县市。推动老区振兴,既要有立足实际的理性谋划,也要有立志赶超的远大抱负,更要有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先试先行,推动思想观念不断解放。为了改变麻城落后的经济现状,麻城人民发扬“敢喝头啖汤,敢打第一枪”的红色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当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实践者、清醒者、保护者。

  在农村,全面取消“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中管理模式,1982年全境实现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在乡镇,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在城区,打破计划经济束缚,市场意识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开始活跃。

  敢想敢干,推动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一个地区改革开放的“窗口”。1986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麻城撤县设市;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麻城为对外开放城市。

  2011年,省政府批复的《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将麻城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2015年国务院批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麻城定位为“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

  麻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重点推进大别山地区交通枢纽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五大中心”建设。

  善做善成,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不止步。麻城继推动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落实农民财产权利、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改革试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政绩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重点领域改革不断突破、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

  纵观麻城40年的发展进程,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入新时代麻城发展迈入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稳居黄冈各县市区首位,位居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各县市前列。

  真刀真枪抓改革,筑牢老区振兴之基 

  改革工作千头万绪。麻城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真刀真枪,什么问题突出就从什么问题改起,什么地方有瓶颈就从什么地方打破,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进步。

  改革就是要破除瓶颈。改革开放前,麻城交通闭塞,全市只有一条106国道贯穿而过。改革开放以来,麻城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项目落地。

  1996年京九铁路麻城段正式投入运营,2009年,沪汉蓉快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境内已形成四条高速、三条铁路、三条国道的交通格局。大别山区首家通用航空机场开工建设。京九高铁、沿江高铁等国家重要铁路干线规划相继经过麻城。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使麻城一跃成为大别山区重要的综合型交通枢纽城市。

  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办事环境不优的问题。积极开展“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向社会公布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632项。

  全力推进“一个窗口管审批”“一套标准优服务”“一张网络全覆盖”,距离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目标越来越近。良好的市场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活力,全市日均新增市场主体36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6955户。

  全面开展“三资清理”,集体经济增收1558.46万元,村平增收3.5万元。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建成黄冈产权交易中心麻城分中心,全市流转土地27.8万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11.2万亩。

  改革就是要推动发展。为推动产业转型,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形成了汽配冶金、新型建材、电力能源、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五大集群”,农业和旅游业培育了杜鹃花、福白菊、山茶花、杏花、玫瑰花“五朵金花”,崛起了大别山电厂、葛洲坝兴业、马勒三环、华博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为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先后于2013年、2018年启动两轮“百日大征迁”,拆迁房屋5000余栋、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为城市未来发展腾出了空间,为两河四岸滨河新城开发、护城河综合整治、孝感乡文化园、创智公园、新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

  数据是麻城改革开放成果最好的印证。1978年麻城地区生产总值仅有2.33亿元,2017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302.77亿元。197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有245元,2017年达34382元。197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783万元,2017年达363.53亿元。1978年地方财政收入3271万元,2017年达19.28亿元。

  奇峰怪石.jpg

  奇峰怪石。通讯员万永庄 摄

  在希望的田野上_副本.jpg

  希望的田野。通讯员万永庄 摄

  务实戒虚推改革,共享老区振兴之福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麻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改善群众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麻城扶贫工作稳步实施,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累计完成了93个贫困村出列、24526户73912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6.8%降低到8.8%。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197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77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7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756元、11699元。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投资10亿元的大别山医疗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建立起“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机制,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补充医疗保险,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两规范两调整”,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进“高中进城”计划,总投资5亿元的麻城中学总体规划已经完成。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评价标准。针对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投资26亿元全面启动护城河改造工程,全面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

  自2016年起,两年一次的麻城孝感乡祭祖大典,已成为麻城移民后裔共有的精神标识和乡愁记忆。麻城,这座因“花开”而美丽,因“孝善”而厚重的城市,正以她独特的文化魅力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发展不止步,改革不停步。2018年,是麻城市委确定的改革创新全面突破年。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麻城人回归创业计划”、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新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推进……

  40年春风化雨,40年沧桑巨变。

  走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麻城市委、市政府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努力交出一份决胜脱贫攻坚、奔向全面小康、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满意答卷。

【纠错】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