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凝心聚智 把脉工业遗产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侧记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6日09:42 来源: 黄石日报

工业遗产高峰论坛现场      鄢巍 摄

□黄石日报记者方驰

秋高气爽,金菊飘香。5日,主题为“黄石共识——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下黄石工业遗产持续发展之路”的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襄盛举,探讨新常态下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持续推进青铜发祥地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申报,打造矿业文化,让民众在转型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辉煌工业史

见证“美丽黄石”根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工业遗产,是黄石精神的源泉,是“美丽黄石”的根脉,也是一个城市工业发展的缩影。黄石矿冶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以“亚洲第一天坑”“古铜矿遗址”著称的黄石古代冶金矿冶工业,已经广为世人熟知。而黄石近现代工业遗存同样星光璀璨:完备的交通设施、稀缺的工业档案、专业的工业名家等。境内有中国第一条铁矿运输专线铁路、第一条翻越高山的架空索道,有亚洲第一条铁路与内河联运的铁矿运输专线、第一条铁路与江海联运的铁矿运输专线国际航线。

黄石是中国地矿及重工业科技人才的摇篮,不光有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还诞生过中国第一位水泥总工程师、第一位钢铁冶金工程师,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矿冶专家、地矿事业创始人、近代钢铁冶金界先驱等。

黄石有中国第一批档案文献遗产——汉冶萍公司档案;有华中钢铁、华新水泥、源华煤矿、利华煤矿、大冶铁厂“五大”厂矿档案保存完整。

数千年的矿冶文化生产活动,为黄石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与矿冶生产活动相关的古代遗址和近现代工业遗产。具有年代久远、门类多样、空间富集、保护完整等典型特点,是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见证,代表了各时期最先进的技术和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完整性、系统性、代表性世界罕见。

建设新转型

发展“工业遗产+”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面对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等转型发展的现实问题,黄石跳出传统产业谋转型,通过力保大冶铁矿露天采坑、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特色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新模式,实现了老工业城市的转型蝶变。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纳入城市转型发展战略,成立了“加快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推动黄石城市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黄石申遗工作方案。特别是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成立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和组织保障。

正因如此,在黄石保护工业遗产初具规模的基础上,继2016年11月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2019年11月3-5日,第二届高峰论坛再度启幕,激活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生命力,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位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为黄石献言建策。

来自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等部门的与会专家们认为,黄石还要持续推进发展“工业遗产+”产业,实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要统筹推进黄石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继续引导全社会重视、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将黄石厚重的工业文明打造成城市名片,促进城市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