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脱贫摘帽不解甲 持续发力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9日10:15 来源: 国家级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4户912人,涉及3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经过努力,2018年底,474户912人全部实现脱贫。

这是民生所盼,亦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面对这一成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不松劲、不止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贫困户摘帽后继续帮扶、动态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工作,“勤帮扶”“抓产业”“促创业”,多点发力、多方聚力,迈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新步伐。

贫困户许超群通过售卖豆浆、豆腐脑摆脱贫困。图为许超群在摊位上卖豆浆。

结对连心点亮“脱贫路”

大湾社区靠近长咀村,村里不少贫困户在大湾社区住上了新房,长咀村“第一书记”陈骏飞和村干部走进了五保老人徐玉珍家。“夏天热,不要舍不得用电扇。”“用火用电一定要注意安全。”“生活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声声关切的话语,让徐玉珍红了眼眶。

陈骏飞是去年被选派为第一书记的。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质量,开发区在2019年集中选派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作为第五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同时对各村驻村工作队与帮扶单位不一致的驻村干部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105名驻村队员32个驻村工作队活跃在开发区扶贫一线。

“看着村容村貌改善、农民收入有保障,心里特别有成就感。”陈骏飞表示,脱贫不脱责任,乘着开发区发展的东风,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就近务工就业,实在是越干越有劲头。

贫困户穷帽已摘,但开发区各级干部并未“下鞍解甲”,仍然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实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让开发区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奋斗目标。”葛店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程贵华道出了开发区党员干部心中的共识。程贵华介绍,脱贫摘帽后,开发区把保持脱贫攻坚力量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坚持逐级调度工作机制,继续落细落实攻坚责任,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仍各自驻点一个村,与有扶贫任务的村(社区)和贫困户对接,105名工作队员继续驻村帮扶,依然保持32个贫困任务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稳定。

除了责任不脱、队伍不撤,葛店开发区还形成了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政策体系,制定了《葛店开发区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对产业、就业、健康、教育、社会保障、住房、饮水、医疗、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责任划分进行了明确,为开发区各级各部门和干部勾勒出“脱贫摘帽后怎么干”的清晰“路径图”。在制定实施意见的同时,开发区还出台了《关于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通知》,通过建立和完善贫困监测体系,实现贫困对象动态监测时间不断点、帮扶无盲区,特别是对有返贫和致贫风险的脱贫监测户10户16人和边缘户10户17人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由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定期监测其基本生活情况,解决所需,逐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产业带动书写“致富经”

虽然葛店开发区贫困人员于2018年底就实现了脱贫,但是收入水平不高、收入不稳等因素同样影响着脱贫效果。“脱贫摘帽只是跨过了贫困线,长远看,进一步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增加收入才是根本。”开发区扶贫部门负责人罗俊说。

为此,今年葛店开发区在贫困人口相对聚集、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何庄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86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400余亩的苗木果蔬生态园。

该苗木果蔬生态园包含园林灌木、艺术盆景、果林、蔬菜大棚、鱼塘、鸡舍等多种种养殖方式,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前完工。预计建成后第一年可产生14万元收益,2-3年后可产生年利润约122万元,用于开发区扶贫事业。

生态园同时还能够提供20-50人的就业岗位,可以吸收20名贫困人员长期工作,10-30名贫困人员灵活就业,促进运输、商业、包装、园林工程施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对周边五个村巩固脱贫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苗木果蔬生态园所产蔬菜、肉类可直接供应政府食堂,开发区扶贫部门也将积极对接企业食堂,所产苗木可供市政美化绿化所需,保证产品销路。

翻开开发区精准扶贫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统计表,77名灵活就业人员中不少是打零工,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是水平较低且不稳定。据罗俊介绍,苗木果蔬生态园建好以后,像这样打零工的贫困人员可以做两份工作,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何庄村贫困户叶飞得知村里在建生态园非常高兴,时常了解建设进度,盼望着早日建成。“天天有事做,天天能赚钱,多好。”叶飞说。

在罗俊看来,脱贫摘帽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扶贫防贫工作劲头不能松、力度不能减,还要通过产业覆盖、量身帮扶等措施,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只有在消除贫困存量的同时,提高贫困人员收入,才能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开发区开发公益岗增加贫困人员就业。图为武城村贫困户姜彩芹从事公益岗位,打扫街道。

就业创业搭起“增收桥”

从务农到务工、从无业到就业,一批贫困户尤其是失地贫困户借着城市化、产业化发展东风,以诚实劳动、艰苦创业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生活条件。

随着开发区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到企业就业,陈炎昌就是其中之一。48岁的陈炎昌是陈范村的贫困户,生活很拮据。“以前在家里都是做农活,其他的事都没有做过。土地被征后,非常担心找不到工作,没想到开发区扶贫政策好,帮我介绍到新市民公司做环卫工人,现在,我每个月扣除五险可以挣到1700多元。”陈炎昌说。

陈炎昌所在的新市民公司是为开发区提供环卫、绿化、市政及公共交通的服务公司,部分工作相对简单,吸纳了大量贫困户就业。

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一环,也是拔除“穷根”、稳定脱贫的良策。除了帮助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在企业就业,开发区还发挥资源优势,依托掌握企业用工信息的优势,通过举办“春风行动”、网络招聘等招聘形式,将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向广大贫困户宣传,鼓励和协调企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

在促进贫困户就业的同时,开发区扶贫部门还针对有一技之长的脱贫户宣讲创业政策,激活脱贫户奔小康的念头,根据个人意愿支持脱贫户创业增收。

“80后”的陈镇村贫困户陈超因妻子车祸花光了家中积蓄,最后妻子不幸去世,家中欠下了数万债务,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此后,陈超凭借着一手木匠活,在武汉从事家居行业,每个月有四五千元,几年下来,还清了外债,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为了让父母和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陈超想到了创业。“当初凭着‘只要肯学肯做肯定饿不死’的想法脱了贫,现在我还年轻,只有三十多岁,就是要奔要拼,过上更好的日子。”陈超说。

回到葛店,陈超还是想在家居行业有一番作为,将想法向村干部和包保扶贫干部说了以后,扶贫干部立马帮他向银行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目前,陈超的家居创业小店正在装修,月底能够开业。“开发区正在大发展,机会很多,我相信只要口碑能立起来,我的创业梦想总能实现。”陈超说。

“人生路还长,为了家人,我也要重新站起来。”罗庄村的许超群学习豆制品技术,申请四万元小额贷款在大湾小学周边做起了卖豆浆、豆腐脑的生意。车祸给许超群右腿带来不便,尽管如此,他仍乐在其中:“车祸之后我意志很消沉,是亲人和包保干部让我走了出来,现在凭手艺赚钱,一个月有四五千元。村里还准备把我爱人介绍到附近小区物业上班,后面有条件我也想把小生意做大些。”许超群对未来有所计划。(吴军)

【责任编辑:阮琼】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