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内的民居布局,处处体现着进攻与防御之功用。所有的巷道,全部为丁字形,绝无十字形。家家户户通过暗道或暗门相联,战争时期,一有风吹草动,居民即通过这些暗道报信,共同抵御敌人。
600年前修建的民居如今仍在使用。
居民自娱自乐的地方戏傩戏。
荆楚网消息 (记者翟志清、姚启慧) 到贵州,当然要看看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桥奇景,如果想在旅行中增加一些探寻历史和军事的乐趣,琢磨未化之域怎样从血雨腥风中走向文明教化的历程,并形成独特的地域文明,就需走进安顺云峰屯堡、天龙屯堡里去看看。
屯堡是旧制“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产物,亦兵亦农的建制方便供给和调遣,屯田制有一石二鸟之功,既守卫边关又开疆拓土。“贵州三屯”中的海龙屯堡、玛瑙山屯堡有军事要塞的显著特点,而天龙屯堡则体现和平与战争结合的特殊构架,或者类似于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6日,在安顺云峰屯堡的民俗博物馆大门前,我们一眼看到一些打扮奇异的女子——宽衣大袖,衣长及膝,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苏花纹,腰间还系有织锦丝带,她们就是“屯堡人”。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统治南方,从湖广和江淮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繁衍出一种“屯堡文化”——屯堡人将明朝时期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等文化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成为明朝历史的活化石。
屯堡女子的服饰非常有讲究。未婚女子,当地人称作“小娘娘”,她们的装束通常梳长独辫,衣服颜色比较鲜艳;已婚女子,被称作是“大娘娘”,头发挽成圆网罩于脑后,媳妇戴白头巾,婆婆戴黑头巾。额前的头发被她们称为“苦发”,在结婚前一晚,母亲会将新娘把前额的“苦发”一根根地拔掉,盼望女儿今后过上好日子。
走进云峰屯堡最具代表性的村寨之一本寨,一座座有着600年历史的石头民居依然保存完好,整个村寨就是一座石头城堡,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在石墙的包裹下,是浓浓的江淮余韵。由于屯堡人多数都是从江淮一带迁徙而来的书香门第,因此他们的房屋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在房屋布局的细节之处,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浓浓的汉文化的魅力,如在大门门雕上一般都会雕刻精美的图案,“龙凤呈祥”表明大富大贵、在院内天井的对角一边是鲤鱼的地漏,一边是龙门的地漏,则有希望孩子“鲤鱼跃龙门”的含义等。
地戏是当地颇有特色的代表性文化之一,记者们一行在安顺云峰屯堡、天龙屯堡都看到了类似的表演。在天龙屯堡,记者饶有兴致地观看了一场名为《陆文龙双枪战武将》的地戏,演员们额上戴着简练夸张的木雕面具,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形神兼备,独具魅力,引来观众们的阵阵叫好声。
在云峰屯堡、天龙屯堡采访时,我们清晰地看到,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明屯军的后裔仍执着地保持着明朝时故乡江淮的生活习惯:乡音不改,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跳着明朝的军傩(地戏),甚至连饭菜口味都与贵州当地其他地方迥异……因为大山的阻隔,历史似乎将这些屯堡遗忘了,但却给今人保留了一个回味历史的好去处。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