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刘波、王承鼎、都正阳)由襄樊市委、市政府和保康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大型原创先楚风情歌舞诗《荆山楚源》研讨会12月25日在武汉举行,省文化艺术界、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及该剧部分主创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专家们认为,该剧可打磨成楚文化版《东方红》,代表楚文化招牌走向全国,续创辉煌。
《荆山楚源》以早期楚文化为背景,以熊绎辟荆山为基本素材,是一部填补我国早期楚文化研究发掘多项空白的舞台艺术作品。该剧23日和24日在省委洪山礼堂连续上演两晚,引起强烈震撼,目前正在角逐全省群星奖金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其中,《鼓盆歌》等部分章节已经通过2010年春晚首轮筛选。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该剧的创作生产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剧选题选材准确到位,歌、舞、音、词等楚味十足,舞台张力丰富饱满,剧情结构一线贯穿,古老历史与现代阐释处理得当,宫廷文化与民俗文化穿插适中,文化把握和审美创作结合完美,不仅是一部情节丰富、内容感人、视角独特、气势恢宏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而且为楚文化的研究和发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原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曾执导过《编钟乐舞》、《金陵十二钗》等著名剧目的国家一级编导杨凤仙在发言中感慨地说,《荆山楚源》抓住了楚文化的魂,让大家欣赏到楚文化的源,地域特色鲜明,编导手法创新,摆脱了旧思想束缚,非常成功,让人感动,让人惊喜。87岁高龄的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张良皋认为,《荆山楚源》创作成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他还认为襄樊保康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对保康这样抢救文化遗产的做法,值得大力支持。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博士尹红兵高兴地说,观看了《荆山楚源》,很受震撼,以艺术形式表现早期楚文化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利用也是一种更好形式地保护。专家学者们还对襄樊保康能够克服财力、物力、人力困难,大手笔打造这样一台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的艺术作品的眼光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还就如何做好《荆山楚源》的完善和打磨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