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喜迎十八大 争创新业绩
相关报道
[喜迎十八大 争创新业绩]仙桃:加速打造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喜迎十八大 争创新业绩]
应城:膏都盐海谋跨越
——访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
人物: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
采写:记者罗伟 通讯员郑毅
采访背景: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2年1月10日左右开始,集中一年时间,在全省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主题,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应城自古有“膏都盐海”之称,石膏储量5.1亿吨,岩盐储量281亿吨,全市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民营企业占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如何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克服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为此,荆楚网近日专访了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
中共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
记者: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2011年,当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哪些重大变化和进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徐长水:过去一年,应城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突出表现为:
"四突破":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有新突破。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达到1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分别达到156.5亿元、103.8亿元和10.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6%、37.3 %和27.3%。二是重大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全市新开工投资额过亿元的项目达到21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5个。。三是骨干企业培育有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2家,比上年新增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72家;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家,过千万元的企业15家.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目前已全面掀起塘堰扩挖改造高潮。
"三提升":一是农业经济稳步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3.5亿元。二是第三产业稳步提升。汤池温泉成为知名旅游品牌,服务档次整体提升。三是城市形象稳步提升。城区主干道高标准黑化,通乡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城南新区道路骨架基本形成。我市已评为全国连续四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教育先进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普法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首家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中部百强县市,中国味谷,连续六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市,连续五届获评省级卫生城市,连续四届夺得全省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连续两届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三加强":一是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7.8亿元。二是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加强市、镇、村三级综治维稳阵地建设,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大调解"新路子。三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记者:应城市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全市继续做大做实做强东部循环经济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围绕这一发展思路,应城今年有哪些具体措施?
徐长水:一是做大做实做强东部循环经济区。抓住电、气、油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引导现有企业扩大规模,引进更大更优的盐化企业落户应城。依托原盐资源优势,加紧引进知名调味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实调味品产业。充分发挥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国牌"效应,大力引进开发硅氟系列产品,发展精细化工。全力服务新都化工扩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宜化双环新上扩能项目,加速推进卓熙公司系列氟化产品等一批在建工程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盐化产业基地。
二是做大做实做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强力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建成全市"经济发展领先区、高新技术聚集区、现代都市新城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基本形成城南新区30平方公里发展框架。
三是做大做实做强西部旅游经济区。围绕打造全省一流温泉旅游度假基地,统筹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汤池温泉二期、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等项目建设。
为此,我们第一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实做强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已确定将新都化工扩能、华能应城热电联产(一期)、华中(应城)厨卫家居、老县河综合治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应城国家矿山公园6个投资过10亿元和短港引水暨二水厂建设、应城文化体育公园2 个投资过亿元已成立了高规格的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推动项目建设。
着力创优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全程代办"服务制度、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度,创优服务环境,倡导"先商后政、先外后内"的理念,着力打造亲商、敬商、利商、安商、留商的投资环境。
第二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实做强工业。积极培育大企业、建设大集群、发展大产业,不断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工业强市。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我市争取到县域经济调度资金7600万元,市级财政将匹配企业发展调度资金2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扶持企业技改扩能、科技创新,今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以上。
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争取宜化双环公司加快实施技改扩能;加大新都扩能项目服务力度,力争今年8月底建成投产,打造全国最大的盐化工产业基地。
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在加快推进机械制造、石膏建材、轻纺服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集中力量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支持和服务热电联产和西气东输建设,鼓励索华、骏腾发、华中厨卫等企业科技创新,开拓市场,着力培育能源储备、光伏电子、厨卫家电等新兴产业。支持应城九州通、恒天医药包装、泱盛生物科技等企业研发新产品,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到2015年,全市医药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记者:我们知道,应城盐业资源丰富,有"膏都盐海"的美誉。那么,在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应城是怎么做的?
徐长水:为了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我们应城市着力建设建设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
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包括四里棚、东马坊、长江埠三个办事处及郎君镇、三合镇,以盐业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
首先坚持规划引导。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盐化工产业园区,依托双环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探索盐化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探索园区集约用地、集中供热和废物集中处理方式,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围绕原盐核心资源发展盐化工业和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
其次抓住关键环节。建立盐矿资源、二次能源、副产品和水资源回收利用四个循环,逐步完善工序内部小层次、工序间的中层次、企业与社会大层次三个循环层次上的盐化产业链,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和利用。
再次加强基础管理。将生态工业化理论贯穿于生产经营建设的全过程,把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工序,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推进执行。
记者:应城今年在"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方面将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徐长水:我们认为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不仅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更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政治品质。
我们要求全市干部要深入一线抓落实。一是事无巨细抓具体。二是事必躬亲抓深入。三是事必问责抓效率。大力弘扬说干就干、干就干好、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对今年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要一项一项做规划,一项一项定措施,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确保按要求完成。
我们要求全市干部要勇于担当抓落实。一要去私心,勇于担当,有威有为。二要敢担责。在难题面前,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要敢作敢为、敢担责任。三要争一流。积极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力促各项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中有位次、创一流,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四要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抓落实、事事讲落实、层层促落实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求全市干部要创新方法抓落实。一是细化任务。要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乡镇、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重点。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作为抓落实的主线,一件一件落实。三是树立典型,使干部群众在抓落实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方法、改有动力,激发抓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要求全市干部要健全机制抓落实。一是完善督查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二是完善考评机制,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的工作氛围。三是完善联动机制,同频同振,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共同担当发展重任。
记者:今年在基层党建、农村社会管理、着力改善民生方面还将有哪些动作?
徐长水:在加强基层党建上,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目标定位上,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在开放合作上,以更大的气魄承接产业转移;在改革创新上,以更新的理念推进"三大板块"建设;在转变作风上,以更佳的状态狠抓工作落实;在改善民生上,以更实的举措促进社会和谐。要努力破除经济上小富即安、发展上小胜即满的保守思想,着力谋划经济增长点、培育财政支撑点、把握民生立足点、探求工作创新点。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要围绕推进"三大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战略任务,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增强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
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开展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落实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经费,健全村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落实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推动基层组织活起来、强起来。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损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深化"十个全覆盖"工作,确保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
在创新城乡管理上,我们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有效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和生活问题,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稳步推进务工农民市民化。要构建"大城管"格局,彻底整治"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巩固和发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倡导文明风尚,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抓好春天名苑三期经适房建设、四里棚棚户区改造、新都公租房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危旧房屋改造,着力解决城乡居民的住房困难。创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送戏送电影下乡、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今年重点建设100套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8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所装备标准化学校、6所学前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确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到规定的比例,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把社会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确保人在哪里,管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切实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应城"、"法治应城"建设,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我们相信,有上级正确领导,有应城在外各届人士支持,有全市人民努力奋斗,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实做强东部循环经济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加快建设全国盐化产业基地、华中能源储备中转基地、全省一流温泉旅游度假基地"三大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一定能建设全省经济强市、全国文明城市和现代宜居城市,奋力开创应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