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母亲节”礼物后,王华革幸福地笑了。记者卢亚明摄
楚天快报讯 见习记者 张思梅 通讯员 樊勤
从遇见他的那一天起,她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王华革的悉心照料下,刘杨由一名什么都不会的智障人士变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15日,他的作品将被送往省残联展出。今年7月,他将举办个人画展。“智障孩子更需要关爱。看见他变好,我就开心。”王华革说。
在樊城铁路社区有个活动室,每周都会有残疾人来此接受康复训练。活动室由王华革提议成立,这背后有一个故事。
家住铁路社区的王华革,今年60岁,是襄阳致远中学的退休教师。她的儿子袁冶出生时,因窒息时间过长,导致重度智残。她和丈夫从未放弃,辛苦培养多年,袁冶成为特奥会乒乓球赛单打冠军。
儿子成才,王华革收获了喜悦,但另一种忧伤涌上心头。原来,在铁路社区,有很多像袁冶一样的智障人士,他们无法得到康复训练,以致丧失自理能力,夫妻俩想帮帮他们。
2006年,在铁路社区的支持下,一间特殊的活动室成立。活动室里有20多名智障人士,王华革负责教他们画画。
这个活动室引来了很多爱心人士,现如今共有7名老师,还有很多的“义工妈妈”都在照顾这些智障人士。
在接受照顾的智障人士中,有一个孩子叫刘杨。
一声“妈妈”她与他结下不解情缘
遇见“王妈妈”,刘杨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1982年,刘杨出生。4岁那年,他持续高烧不退,烧坏了大脑。噩运才刚开始,在其9岁那年,父亲因公殉职;3年后,母亲因病离世。
随后,年过八旬的奶奶从农村来到襄阳照顾他。老人年事已高,照顾孙子起来非常吃力。
悲惨身世引来铁路社区的关怀。2007年3月,社区干部将刘杨送进了活动室。
其他人开心学习时,刘杨却躲在一边,性格内向的他并不喜欢这里。这一幕被王华革看见。她打探了刘杨的身世,知道其缺少关爱。
如何走进他的内心?王华革绞尽了脑汁。每次康复训练时,她都会与他单独聊天。渐渐地,两人熟络起来。她觉得他像极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触景生情,有一天,王华革对刘杨说:“刘杨,我就是你妈妈。”“妈妈。”刘杨毫不犹豫地喊了出来。听到这声喊,王华革激动不已。
就是在这天,王华革做出了个决定:将刘杨带回家中,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对待他。
精心培养智障男子将办画展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华革家中。刘杨正伏在桌前画荷花。“这里需要再勾勒一下。”王华革正在一旁辅导。桌子上有一幅画,栩栩如生的牡丹跃然纸上。这是刘杨的作品。
刚学画画时,刘杨连铅笔都拿不稳,王华革一遍遍地矫正。次数多了,刘杨有些不耐烦。看着皱着眉头的刘杨,王华革总是耐心教育:“孩子,别烦,这是基本功,你要好好学。”
刘杨有了进步,王华革开始教他画国画。但画国画需要专业工具,刘杨无力负担。王华革自掏腰包给他买来工具。
除了画画,刘杨还会剪纸。初学时,刘杨经常会剪破手指。王华革发现后,总会给他敷上药,贴创口贴。现如今,刘杨成了活动室里的“剪纸王”。
在王华革的精心培养下,智障的刘杨有了一番作为。
15日,刘杨的作品将被送往省残联展出。今年7月份,社区也准备给刘杨开个人画展。
此外,刘杨的剪纸还能卖钱。他也学会了感恩,他将这笔收入捐给活动室当经费。
收获亲情挥扇为妈妈驱赶炎热
6年来,王华革把刘杨当亲生儿子对待。
一次,刘杨在上课时,突然发起高烧。王华革发现后,跑回家拿上医疗卡和现金,将刘杨送医。她反复嘱咐医生,刘杨身体特殊,用药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在王华革的精心照料下,刘杨很快康复。
老人的饮食习惯与孩子不同,刘杨吃不惯奶奶做的饭。王华革知道后,只要去超市购物,她都会给刘杨带一份点心。
每逢刘杨生日,王华革都会组织义工妈妈给刘杨过生日,让他能够感受到温暖。
……
如今的刘杨,能够生活自理。刘杨奶奶说,孙子学会了做饭,学会了做卫生。这多亏了王华革和社区干部。
昨日正值母亲节,刘杨将亲手画的一面扇子,送给了王华革。他说:“夏天快到了,妈妈能用扇子驱赶炎热。”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