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邮件
English
新闻湖北 > 二张文化图片160×120

太原发现晋商家族"刘家大院" 建筑高大恢宏(图)

  中国网

太原发现明末清初晋商'刘家大院'

  在日前开展的文物普查中,市、区两级文物普查工作组在迎泽区郝庄镇新沟村,发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建造的晋商大院———刘家大院。该院由明清时知名的晋商刘氏家族建造,建筑高大恢宏,规格较高,属于重大发现。专家认为,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建筑实物,刘家大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目前,有关部门已向国家文物部门作了申报。
  日前,记者在迎泽区文体局工作人员带领下,赶到郝庄镇新沟村实地查看了新发现的刘家大院。高高的院墙、古朴的大门都显示出这里曾经有一个显赫的家族。刘家的后人82岁高龄的刘赩川老人,就在这个大院出生、居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搬出。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不时有人前去参观,老人便忙着当“导游”。
  老人介绍,现存的3套院子中,东院是他的曾祖父居住的,西院则由他的二曾祖父一家居住,但中间的院子他不太清楚。3套院落都有照壁,两边都有厢房,让人感觉到它昔日的庄严与静谧。
  老人引领记者走进他曾经居住的东院,这套院子是传统的三进院落,第一进大院被刘家人称为“石头院”,因为院子地面全部由片石铺成;再往里走,部分墙体已经坍塌,院子里堆放着破砖烂瓦,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模样。刘赩川从记事起,就住在东院最后一进院子里。老人说,以前房屋梁上都是精美的彩画,包括《打金枝》、《金水桥》等戏曲,但“文革”时被人洗刷掉了;院子南房里还有个地窖,四周有木框和铁锁的痕迹,可能是祖上储存金银细软之所。老人还指着一间房子说,这是暖阁,窗户夹扇上以前有李白、杜甫的诗。
  西院格局与东院类似。中间的一套院子则是当时的“布政使院”,是仿照当时布政使住所的格局修建的。可以看出,这套院子比其他两个院子更宏伟。
  晋商家族
  据专家考证,新沟村历史上归属马庄,以前只是一个自然村。马庄古时牧草茂盛,曾为牧马地,村边有明河东悼怀王和襄阴安惠王墓。古时的马庄以苏姓烧制琉璃瓦著名,现有山头琉璃窑址遗存。
  新沟村刘家祖上是从永宁州(离石、中阳一带)迁至马庄的。初到马庄时,刘家是做帽子生意的,其后人刘瑛、刘玳步入仕途,刘家因此曾被封为“大夫第”,敕匾“望隆国柱”。刘玳任官于河南,深得百姓爱戴,在今河南驻马店仍保留有“刘玳桥”。刘赩川老人讲,刘家曾经在河南周口有半条街的商铺,后因火灾烧毁。当时,在河南周口还开有山西会馆,在我省静乐则开有两处货栈,在太原也开有永生号、资诚号两个商铺。
  据史料记载,刘家大院背靠山崖,原有6个院落共40余眼窑洞、150多间房子,其中包括祠堂1座、戏台1个。清朝初年的刘家,与祁县的乔家、灵石的王家、榆次的何家一样,同属晋商大军中赫赫有名的一支。刘家祖辈苦心经商,不久便建起这座深宅大院,由西往东依次排开6个大宅院,每个宅院有前院、中院、后院,每个院子都有大门、二门、后门,每个门楼都用青砖砌成;石雕、砖雕、木雕随处可见,雕梁画栋十分精彩,尤其是梁枋上的贴金彩绘更是栩栩如生,西院二门门楼花拱精湛至极。
  亟待保护
  如今的刘家大院已呈现破败,6个院落仅存3个,150多间屋子也只剩下60多间。从上世纪50年代起,住在院子里的刘家后裔逐渐外迁。到1982年,刘赩川和弟弟在旁边盖起新宅,也搬了出去,从此便无人居住,也就没人修缮。多年来,不时有人从院子里取材料修建房屋,大院一天天破败下去。
  专家认为,刘家大院群落是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是商业经济与封建政权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结果,是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以来山西商民巨额财富积累的一种外在表现。大院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制度和民俗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体现出那个时代商人和士大夫的文化观念及价值取向,为研究近代山西的社会风尚、地方习俗、商业文化、建筑艺术以及清代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参照实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部门已将刘家大院向国家文物部门作了申报,希望破败的大院能早日得到保护。张军 侯慧琴

编辑:朱习芳
更多关于的新闻
请进入“东湖社区”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我来评两句
用户名: 支持 中立 反对
今日关注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Copyright © 2001-2010 湖北楚天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