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电话、网络、电视等“问政”新形式丰富了民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但是把了解社情民意的希望一味寄托在技术的革新上,再多再新的“问政”形式也是虚设
6月26日,武汉市今年首场治庸问责“电视问政”直播现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泽发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套塑料膜包裹的消毒餐具。
3个月前,杨泽发立下“军令状”,承诺限期整改小餐饮乱象。如今,到了“交卷”的时候,现场数十名市民代表齐刷刷地举起了“哭脸牌”。
市民在镜头前“咄咄逼人”,官员在嘉宾席上“如坐针毡”。如此“麻辣”的场面,真实坦率,可圈可点。
去年底,武汉电视台首次“电视问政”就曾轰动江城,收视率一度超过同期热播剧。据称,今年“电视问政”将增至两场。这种新的监督形式配合的是“治庸风暴”,在一年多时间里,武汉已问责干部812人。
不仅在中部的武汉,在东部的杭州,也在为治理“机关病”煞费苦心。据报道,到今年7月1日,杭州市96666投诉电话开通已整整10年。10年间,根据电话反映的内容,共有1810名“庸懒散”机关工作人员被问责。
“机关病”一直备受诟病,发现病灶若不敢“刮骨疗毒”,“治庸风暴”难免被指作秀,到头来不仅“机关病”难以痊愈,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也会受损。
诚然,电话、网络、电视等“问政”新形式丰富了民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但是把了解社情民意的希望一味寄托在技术的革新上,再多再新的“问政”形式也是虚设。
在武汉的“电视问政”现场,局长们也遇到类似的尴尬。面对主持人提出的“(频频被曝光的乱象)既然能够马上就办,为何非要等到问政”的质疑,副市长坦陈,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还没有充分落实自己的职责。
另一个例子也足以引人深思。上周广州各部门每月例行举办的“局长接访日”上,大多数接访部门如市交委、市审计局都门庭冷落。据当地媒体报道,“接待日”遇冷原因不是领导认为的“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很多”,而是因为渠道沟通不畅、诉求不能及时解决的状况并未明显改进。
这两件事点出了“机关病”的症结。“电视问政”的推出,实际上是倒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种举措。目前来看效果很好,但要将“治庸”向纵深推进,实现常态化,各级政府还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要通过切实树立服务意识来带动自身职能转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要想使“问政”“问”出问题,“问”出成效,关键是要完善监督机制,使官员感到无时不在的监督压力。时下,采用“电视问政”等形式问计于民,应该说是政府部门放下身段,与时俱进的表现。但“治庸”切莫陷入“技术崇拜”的误区,让“问政”变味、走调。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