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后,江欣苑社区新貌。资料图片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因其生活设施落后、流动人口集中、治安状况较差,成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湖北省武汉市有“城中村”152个,涉及47个街道(乡镇),常住人口67.2万人,房屋建筑面积达7121万余平方米,登记的流动人口78.9万人,占全市登记的流动人口总数的35.1%。
近年来,武汉市在改造“城中村”,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少“城中村”旧貌换新颜,真正融入了城市的大发展。
村庄变社区 村民变居民
截至2011年底,武汉市152个“城中村”的12.8万户、近41万村民完成了户口改登;103个村完成了撤销村委会,并组建了77个新社区居委会;31.4万村民参加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中村’问题仅靠政府投入和一般性的治理难以奏效。”武汉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廖元春说,难以治理的“城中村”有点像城市的牛皮癣,既影响城市的形象,也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为了彻底改变城乡结合部规划凌乱、建设无序、房屋破旧、隐患众多的问题,武汉市采取了各种办法,大都以“城中村”拆迁改造为先导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2004年9月,武汉市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任务。具体做法包括:“经济组织改制”,改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模式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户籍改登”,将城中村村民农业户口改登为城市居民户口;“村改居”,依法撤销村民委员会,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福利改保障”,村改按月发放福利为一次性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土地改性”,将“城中村”的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村湾改造”,按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标准及要求,改善公共设施。按照城市管理规范要求,建设文明社区,充分考虑村企业的发展及村民融入城市等问题,永久性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汉阳区永丰街铁桥村改造后,该村首创“出租公寓”,将村民自住的“铁桥新家园”与“出租公寓”同步规划,两个项目分块开发。股民用超过自住的还建面积,参与集中建设“股民公寓”,公寓房产权仍归股民所有,集体管理,集体对外租赁,增加了股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从启动“城中村”改造开始,截至2011年底,武汉市152个“城中村”的12.8万户、近41万村民完成了户口改登;103个村完成了撤销村委会,并组建了77个新社区居委会;31.4万村民参加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改造后,“城中村”地区注入了社区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治安防范常态化、矛盾调处及时化、房屋出租规范化、村民管理自治化,社区(村)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城中村”改造任务最重的洪山区,在改造后,治安纠纷减少了60%,“黄毒赌”、传销等警情下降了90%,实行封闭式物业管理的小区刑事案件下降90%,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失地农民享受优质公共服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实现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012年,新建50所公办幼儿园,其中大部分设在城乡结合部
撤村之后,为了保证民生水平,武汉市出台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种途径增加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实现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同时,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组织就业岗位的求职务工招聘洽谈会。
以汉阳区为例,江堤街江欣苑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广开就业门路,从一个负债小渔村发展成为拥有3亿多资产的新社区,并使2000多居民实现了就业。洪山区也很重视“城中村”改造后失去赖以生存土地的“农二代”(村民的子女)的教育、就业、医疗等问题,出资邀请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管理学院对这一问题进行调研,探索可行性管理服务措施,为该群体做好全方位公共服务工作。
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当地逐步完善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捐助等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使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保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新建智能化社会福利院、多功能残疾人服务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
在城中村改造后,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布局,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幼儿园进行新、改、扩建,教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最大限度地容纳学生就近入学。仅2012年,武汉就新建50所公办幼儿园,其中大部分设在城乡结合部。
此外,武汉市的各个职能部门还积极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的绿化、体育、教育等控制规划用地的调整,加大道路、排水、网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脏、乱、差”地区的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城市绿化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功能。
流动人口共享发展成果
近两年,武汉市政府投入近亿元资金,建立信息工作平台,并免费为120万名流动人口办理具有武汉城市“一卡通”功能的居住证
“城中村”改造后,大量的流动人口如何管理?2009年,湖北省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工作,武汉市增设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处。
目前,武汉全市的社区已建立1283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聘用流动人口协管员4353人,形成了综治协调,公安、计生、房管等多部门参加的覆盖全市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近两年,武汉市政府投入近亿元资金,建立“两实”信息工作平台,并免费为120万名流动人口办理具有武汉城市“一卡通”功能的居住证,流动人口凭证依法享有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技能培训、申领驾照等方面的同城均等化服务。
据介绍,当地部分城乡结合部有大量出租屋被改变为企业员工集体宿舍与生产作业、物资存放的场所相连通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也就是“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严重。如硚口区长丰街城乡结合部的面积22平方公里,房屋面积538万平方米,村民3.7万人,流动人口近20万人,有各类“三合一”场所万余家,曾经一年就发生火灾20余起。为杜绝火灾隐患,2011年6月,硚口区成立专门班子,开展以消防安全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和加快“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专项治理。通过整治,“三合一”场所分离、转向、清退率已达94%,10余万人已经离开“赚三分的钱,提七分的胆”的纠结之地。同时,取缔无证网吧64家,无证幼儿园17家,无证诊所72家,无证锅炉257台;配置灭火器材7000余个,警示标志7000余个,逃生绳及应急灯700个。
针对城乡结合部的“五小场所”存在“黄毒赌”等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整治,并建立出租房屋转向经营等长效管理机制,收到良好效果。此外,由综合治理办公室牵头,公安、工商部门为主开展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仅青山区2011年就查处传销违法犯罪团伙3个,捣毁传销窝点18个,破获传销类刑事案件5起,刑事拘留12人,行政拘留4人,劳动教养10人,教育遣返传销人员135人,解救被骗传销人员14人。同时,通过组织出租屋业主、房屋中介机构学习有关打击非法传销的法律法规,规范房屋中介的经营行为,挤压传销组织的生存空间。洪山区洪山街的7个城中村有传销人员3000余人因拆迁改造失去落脚之地而离开。
武汉市还由政府出资买岗,为每个社区配备专职安保人员10余名。江岸区除按高标准为每个城中村出资配备安保队员10名外,还积极协调改制村集团股份公司出资为新建社区增配安保队员8—20名,做好居民的安全服务管理工作。各街抽调60%的安保队员,各公安派出所抽调3名专职干警,在加强阵地控制的同时,根据城乡结合部多发案地段、多发案时段和发案类型,采取步巡、自行车巡逻相结合,定点控制和机动巡逻相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联片巡逻。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