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南非标准银行网站刊发一篇题为《对当前中非关系一些主要批评的反驳》的文章,对国际上批评和指责中非关系的一些不实论调予以反驳,并对中非关系有关问题进行了澄清。文章认为,中国融入非洲并不像外界臆测的那样排他,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与非洲打交道的方式。中国对非贸易与投资应当被视为非洲国家发展自身经济、培育自身发展理念的重要助力。
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全面、快速、深入发展。在中非关系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发展道路,同非洲国家平等相待,向非洲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努力把自身发展寓于与非洲共同发展之中,以自身发展促进非洲的发展,并始终认为中非之间的援助和支持是相互的。西方对中非关系发展的无端指责,归根结底,是维护传统势力范围的惯性霸权思维作祟,是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调整的不适应与不甘心。有目共睹的是,平等友好的中非合作,为非洲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南非标准银行网站的这篇文章,对西方的“酸葡萄”心理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代表了非洲人民的心声。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现将《对当前中非关系一些主要批评的反驳》一文摘编如下:
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迅猛发展,举世瞩目。中国对非援助和贸易投资规模巨大,有效加速了非洲经济增长。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也为希望融入世界的非洲国家上了令人信服的一课。但中国在非存在也引起一些批评声,这些批评很大程度上与数据、事实以及非洲民众的感观不符,造成了很多误解。
论调之一,认为中国对非政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非推行经济结构调整失败、“华盛顿共识”声誉受损的情况下,向非洲提供了一个更容易接受的经济意识形态。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颠覆了经济自由度与繁荣度正相关的传统理论。
事实上,过去30多年中国一直在推行市场自由化改革,中国经济自由度保持了每年1.5%的提升速度,经济自由度提高也带来了中国经济自1980年以来几乎每年10%的增长。有关中国经济成功和“华盛顿共识”相矛盾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人为地把两者引向冲突,让人误以为两者在非洲打一场后冷战时代的代理人战争。这种非“东”即“西”的思维过度强调了意识形态在非洲国家政策取向中的地位。
论调之二,认为在中非贸易中,非洲只向中国出口矿产资源,中国则向非洲出口大量工业制成品,造成非洲制造业“空心化”。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尚处于资源能源密集型阶段,而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从非洲大量进口能源资源不足为奇。这一状况也并不仅限于中非贸易,非洲与主要贸易伙伴都存在类似情况。2009年化石燃料占非洲对美国出口的85%,占对德国出口的5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非洲对华出口同比下降22%,而对日本、美国和法国的出口同比则分别下降了56%、45%和30%。中非贸易发展为非洲经济发展和全球崛起增加了多样性和抵抗力。中国政府已经主动采取了建设性举措,努力实现从非洲进口商品的多元化。中国庞大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是非洲的机遇。非洲完全有机会从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分一杯羹,使自己更有效地融入全球供应链。
论调之三,认为中国作为大国在与非洲打交道时占据不公平优势,批评中国搞“新重商主义”,认为非洲当地没有享受到中非合作的好处。
事实上,当地需求已成为中国企业拓展非洲市场的优先考虑因素之一。200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除安哥拉和塞拉利昂外,在非中国公司85%的员工来自当地。中国企业也更加重视在当地履行社会责任。
中非关系发展带给非洲很多益处:一是中国对非贸易投资推动了非洲经济增长,使许多非洲国家实现了经济强劲增长和减贫事业进步。二是中非关系发展改变了世界对非洲前景的看法。非洲国家正拥有比以往更多的机会选择合作伙伴。非洲只要准确自我定位,就可以显著提升自身地位。三是中非关系的全方位发展重新激活了非洲对自身的期望,使非洲更有信心战胜困难和挑战。
论调之四,认为中国本着不干涉内政原则同非洲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援助,反而帮助非洲“流氓”国家化解了政治经济改革压力。
事实上,许多非洲国家政策制定者认为,给援助附加条件才侵犯了非洲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财政政策、实现发展的空间。一些学者对非洲国家政府效能的研究表明,2000年至2008年期间,安哥拉、尼日利亚和苏丹等国政府效能并未因与中国发展关系而下降。总体看来,与中国贸易规模较大的非洲国家,也就是通常被认为中国可以施加更大影响的国家,政治自由要么维持稳定,要么有所提高。
论调之五,认为中国正把其他伙伴挤出非洲,非洲是“零和”机会。
事实上,美国和欧盟在非洲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巴西、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10多亿美元,仅约占当年对非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2%。欧美则占到了对非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36.6%和37%。即使在能源领域,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化三家公司在非洲的原油日产量加在一起,也只有阿尔及利亚一家国有石油公司的1/10。
论调之六,认为中国利用西方对非减债成果谋取利益,有损非洲债务可持续性,是在搞机会主义。
经济学家将债务/出口收入比、债务/国民总收入比、债务利息/出口收入比作为判断一国债务风险的指标,比值越高,债务风险越大。以中国提供贷款较多的安哥拉为例,2000年至2007年,上述三个指标分别由114%下降到48%,126%下降到41%,21%下降到9%。另外一个接受中国贷款较多的国家苏丹情况也大致如此。两国均未享受任何减债,但债务形势都得到了显著好转。更重要的是,通过刺激两国出口和经济增长,中国帮助它们提高了债务容忍度。
总之,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与非洲打交道的方式。中国融入非洲并不像外界臆测的那样排他。中国对非贸易投资应当被视为非洲国家进一步发展自身经济、培育自身发展理念的助力。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寻求南方国家领袖地位,一定程度上帮助非洲提升了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中国反对干涉非洲国家内部事务,与西方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动机大相径庭。中非关系快速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平衡和挑战,这都是正常的,非洲的政策考量应避免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