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美的定义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网红脸”,欧式双眼皮、尖下巴,高鼻梁...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许多人不惜斥重金整容。
但其实,美是没有公式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真正美丽的姑娘,都是活出内在生命力的人。
推荐给你,静夜思。
众人追捧的“网红脸”千篇一律,美到最后的又有几个?
来源:来了少年 | ID:Flgh12
作者:嗨酱
-01-
最近,国际时尚圈为审美这个事吵得很厉害。
起因是ZARA推出一套口红彩妆系列,官方曝出一组华人女模特的代言照片,中国网友看到后就炸了。
评论区随处这样的言论:
“意思亚洲女性就是双眼无神和满脸的斑吗?”
“对不起,我们亚洲女性没有雀斑。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像这样年轻就满脸的,也许就只有她吧……”
“丑出天际,就不能用点遮瑕吗,这是在丑化亚洲人”
模特不够美,脸上有雀斑,素颜上镜,眼神黯淡,这都成为网友的爆炸点。在他们看来能够代表亚洲人,想必是那种征服大众的大美人。
面对网友责难,ZARA官方硬核回应:西班牙审美观不同,满脸雀斑并非丑化,照片没有ps。照片一直悬挂在官方网站上。
这件事没过多久,美国版VOGUE杂志ins上分享一张华人模特的照片,配文图片中的华人模特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但是网友并不买账,评论区一边倒:这次模特不仅不好看,甚至可以说丑了。
距离较宽的眼距,狭长的双睛,异常宽厚的山根,摆出一张厌世的脸。
不讨好,有距离。怎么说呢?非常不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
网友看到后又坐不住了:这是种族歧视。
更被揣测:这都是故意的。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很多人被灌输了某一种审美,以致于他们无法理解另外一种审美,于是,自以为是地将自己的审美强加于人,甚至变成恶意攻击。
审美从来都是一件私人、主观的事情,跟他们不一样的审美形式不可以被呈现,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尖下巴。
那么,人们认可的审美到底是怎样的呢?
-02-
现在,什么脸最流行?很多人会来告诉你,网红脸。
又有人问了,为什么网红脸都长得差不多?这也很简单,因为网红脸的标配是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尖下巴。
这个时代,我们很少照片中看不到女孩们的真实样子,拍照里统一的大眼、V脸的网红模式设定,以及磨皮过度的面容。
白皙无暇的皮肤,窄小的面部轮廓,大而无辜的眼神,整个画面的画外音都写着一种讨好。网红审美,说到底不过是直男审美,“白幼瘦”的追求,也不过是女性主体向男权世界低头与迎合。
追求网红审美更甚一筹的是,姑娘们将对美的执念寄托在整容上。
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在艺考的面试现场,马伊琍直接开问参加考试的女生:你鼻子整的疼吗?引起网友对网红脸的讨论。
而现实是,娱乐圈正在被网红脸霸占。高耸的鼻梁,僵硬的脸颊,欧式平行大双眼,清一水的平眉,这样的现代网红审美搭配古风意境,不好意思,别怪观众没有代入感。
而被网红脸审美绑架的国产电视剧都是这样的,永远的平眉翘鼻尖下巴。
不仅娱乐圈,打开社交网站,我们身边的美女也已经如此雷同。朋友经常跟我抱怨,他已经很久没有打开抖音了,因为看来看去,感觉美女们都长一个样,看完之后也不记得谁是谁。
以前常听人吐槽韩国小姐的选美大赛,简直就是人肉连连看,所有选手长得都差不多,没有一点特色。当下我们的审美,像不像几年前的韩国。
你以为自己脸盲了,其实不是你脸盲,而是她们整得一模一样。
除了娱乐圈,网红审美对普通人的影响也是不一而足。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医院割了双眼皮,只为了在人生拐点的竞争中,颜值上不要输人一筹;
假期归来的大学生,鼻子悄悄被垫高了,只为了看上去比同龄人更美。
职场上的新人,入职之前去打了玻尿酸与瘦脸针,期待颜值的提高能够减少人生的弯路。
我们的社会一边被流行的单一的审美裹狭,一边又希冀能够借此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追求颜值上的逆天改命,没有真正的本事和内心的沉淀,本身就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
很认同综艺节目《奇葩说》里,柏邦妮说过的一段话:
“如果你把你人生的不顺利、不幸福、不成功归咎于我不好看。所以你想通过整容成为人生赢家,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生赢家的心态了。
真正赢家的心态是:不是我加上这一坨我才可以,而是少了这一坨我照样无人能比。”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整容上瘾的女孩,2年内花了80万,整容20多次。现在的她,饱满的苹果肌,V字尖下巴,高挺的鼻梁,僵硬的表情……
网红的塑料感有余,但是作为一个人的生动感不足。
以前的照片,反而有一种令人识别的舒服、灵动与特别。
二十多次的手术费,已经包含下巴、鼻子、双眼皮、眼角、颧骨内推……
这些还不够,她还想正骨增高。
不能说网红脸不漂亮,但是却充斥着一种审美的单一,而且追求过度容易走火入魔。
曾经有人问过:什么时候起,美的定义变成了欧式双眼皮、鼻梁假体和玻尿酸?
看起来立体的五官,也许拍照是好看的,但是现实中要诡异得多。
美是奢侈品,网红脸不是,网红脸更像是快销品,流行物。
放眼望去,大街上网红脸实在是太多了,但是过目即忘。
-03-
微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掀起一轮八九十年代女神的审美高潮,每当这个时候,评论中都会自发地膜拜那个没有ps,没有整容的时代中,女神们各具千秋的神颜。
顺便感叹当下:网红脸易现,真正的美难求。
女神的颜值也并非标准审美的“三庭五眼”,“四高三低”,但却美成一代人的记忆。
之所以八九十年代出大美人,因为相比于当下千篇一律的美感,八九十年代女神的美胜在各具特色,而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美。
就像ZARA以往的拍摄中一直主张写实的拍摄风格,照片后期不进行磨皮与ps处理,真实还原模特的皮肤状态。
就连镜头下的雀斑,在西方审美里都是一种美的标志。很多人不仅不回避脸上的雀斑,甚至特意去纹一个“半永久雀斑”。
VOGUE也并不是首次分享多元审美的认可,比如脸上有很多雀斑的欧美模特Tilila。
有些模特明显不符合主流审美的范畴,这正是vogue要展现的立场——审美需要多元化。
难道只有尖下巴、高鼻梁、大眼睛才叫美吗?显然很多人无法认同。
都说双眼皮美,我见过单眼皮的女孩,细长的眼尾挡不住眼神里的光,这样的女孩也很别具风情;
都说尖下巴美,我见过方下巴的姑娘,人群中行走的姿态,遗世而独立;
都说高鼻梁美,我见过鼻子没那么耸立的姑娘,拥有肉肉的鼻子,一副娇憨可人的模样。
这些姑娘没有尖下巴,V形脸,平行双,但是他们足够特别,独一无二,让人印象深刻。
模特杜鹃不符合大众审美,她眼距宽,脸形方,没有尖下巴,但是她的花瓣唇却是她的一大特色,成就了她独特的清冷古典美人的感觉。
大表姐刘雯也不是传统意义的美人,单眼皮高颧骨,肤色也不算白皙,但谁敢说大表姐不美?
《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各有各的样貌,各有各的气质。人人都说林黛玉美,可若是所有姑娘都整得和林黛玉一个样,想必宝哥哥也会疯掉的。
美与不美,不是由别人来定义的。别人都有的东西,放到你的身上,最多也只能算个标配。
而永远只追求标准配置的女孩子,也永远过不上高级的人生。
-04-
关于审美,我们可能总是活在别人的标准里面。
在追逐网红审美的标准美上,今年流行平眉,明年流行野生眉,后年又流行弯眉,总是在追逐别人的标准审美,是没有尽头的。
我们永远在追赶别人的标准,而一旦达不到标准你就开始痛苦。
但是流行标准的审美总是转瞬即逝。所以才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人间惨剧。
到最后只会成为一个没有特点的跟风者,跟风整容去除了本身的独特,让人成一个面目模糊的复制品。
而审美的盲目跟风,多自出于对真正的审美没有深刻的认知、独立的见解——
有的只是,对于流行审美的迎合,与自己内心的自卑。
作出行动去改变并不难,难的是它们不理解、也不稀罕于理解不同于主流审美应该传递的东西。并且,它一直在抹去关于自己的那部分东西。
迎合和跟风不是根本办法,从自我的特色里寻找突破,才是审美的不二法门。不管是高矮胖瘦,还是肤色白黑,你活成自己的样子才是最美,最高级的整容,是活得像自己。
网上看到一段话,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会对美有很狭隘的偏见,觉得美就是年轻,是白皮大眼长发细腿。
一走出去,看见其他地域、种族的人,才惊觉美是多丰富的事情。
七十岁涂口红穿大露背的old lady、裹着头巾一笑露出洁白牙齿的中东少女、跳弗拉明戈的胖胖女人、皮肤晒得黑里透红的南法姑娘、赤脚奔跑在非洲草原上的姑娘,这些都是极美的。
那些美到最后的姑娘,都是活出内在生命力的人,那种生命底色中的生气勃勃,才是最致命的美感。
这种美丽如此动人,也如此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