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随州新闻

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资本动力 ——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观察之二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7日09:43 来源: 随州日报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包东流见习记者杨仪凡

今年以来,随州市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村庄清洁行动”为载体,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基础,助推品质随州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产业振兴……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钱从何来?《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推进规划》提出:在保障现有各项投入连续性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级财政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市级财政对创建工作实行“以奖代补”;各县(市、区)政府要统筹相关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各地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2月初,曾都区万店镇小河沟村高标准蔬菜大棚内温暖如春,茄子长势喜人。

来到棚外,广袤田野上,20个日光温室大棚一字排开。“今年初,我们制定了2000亩现代农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由政府统筹资金,在小河沟村打造100亩高标准第八代大棚,2000亩标准化示范大棚的现代化蔬菜大棚产业基地。”万店镇党委书记李晖表示,将通过几年时间,示范带动全镇10000亩蔬菜大棚种植,带动普通户致富,实现“百亩示范、千亩引领、万亩提升”的发展趋势。

在政府主导作用的“指挥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速。长岗镇庹家村投资300万元完成两处小集镇包装改造、广水市李店镇投入50余万元配置垃圾分类桶和转运车、随县万福店农场黑龙口村先后投资738万余元对村庄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深入随州各乡镇农村,记者看到,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在不断变好,不少乡镇农村都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整合各类项目与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主战场”中,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市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市财政安排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奖代补资金1000万元,安排债券资金1000万元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市城管执法委多方筹措,累计投入垃圾治理各项经费8.5亿元;随县创新政府支持方式,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思路,加大各类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保障能力;曾都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统一河砂资源经营权等方式筹措乡村振兴发展建设资金,目前已累计筹措1.2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广水市通过PPP模式,投资3.78亿元建设日处理6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厂……

由于政府投资的稳定性、低逐利性和对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保障性,相较于民间投资而言,政府投资往往能够作出最优选择。因此着眼长久,美丽乡村建设应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吸引社会资本入村

民富,才有村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民营经济的参与不可或缺。

广水市武胜关镇桃源村,位于全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脚下,风貌古朴,民风淳厚。近年来,该村让柿树成“图画”、让石屋展“新韵”、让关寨会“说话”、让民俗现“光华”。古风新韵,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许多外地客商也看中了桃源村良好的发展前景,纷纷前来投资兴业。罗丹婚纱影楼在桃源村投资500万元,打造婚纱摄影外景基地;庚金酒店投资800万元,建设“火红岁月”度假山庄。

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按照“因地制宜、重点打造、突出特色、彰显亮点”的发展理念,擦亮美丽乡村建设“金名片”,实现了“凤凰涅槃”。同时,该村大力实施产业培植工程,引入农光互补项目,与爱康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730亩的20兆瓦地面分布式农业大棚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与山东晟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计划三年内流转土地3万亩,建设中南地区苗圃生产和研发基地;与山东晟博公司合作投资2.5亿元发展全域旅游……该村正在由传统种植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同时,这其中还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能人乡贤。

本村本土的企业家更有家乡情怀,在广大农村,返乡参与村庄治理和投资家乡建设的能人乡贤越来越多。随县均川镇包家巷村走出去的乡贤,华讯方舟集团的董事长吴光胜捐赠36万元用于该村环境整治;广水市在外成功人士李华丽回乡投资3600万元,成立了广水华丽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周边农户100余人就业;曾都区何店镇花塆村“请”回在外创业的詹宏升及华语传媒,打造花塆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园……

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吸引在外能人回乡投资,更多的本村本土的企业家积极投身到家乡建设和投资集体企业中来。

农村改革激活“内生动力”

宽阔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干净的自来水引到了锅灶边,集中发展的食用菌大棚,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白色的“车间”。高城镇梅子沟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

“资金村里自筹一部分、驻村单位帮扶一部分、政策支持一部分,环境整治工作得以迅速开展起来。”梅子沟村党支部书记何高升说。2017年,该村完成集体产权改革,经过股份量化,让村民持股,成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完成股份改革,村集体资产盘活更加灵活,有效地解决村集体收入‘空壳’问题。同时,村民变‘股东’,获得稳定收入。”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村庄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改造,集体经济发展却较为薄弱,农民持续增收缺乏坚实基础,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

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市深化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让广袤乡村“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培育出诸多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截至2019年3月,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290家,全市家庭农场已达1208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植农村,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广大村民同奔“小康”,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源源动力。

【纠错】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