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十堰新闻 > 十堰滚动播报

竹山桃花源:旧房换“新装”老街变“闹市”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7日18: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昌荣 袁胜敏 江平)6月15日,在竹山县城关镇桃花源街区的“武当全牛宴”店里,师傅们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牛肉,招待南来北往的游客。

“这段时间店里人气特别旺,每天都很火曝,有时还要等着翻台。”该酒店总经理全恒坤介绍,今年4月,在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将原莲花社区绿松石城一栋闲置楼房转租下来开了家酒店。“我原本只能在线上平台售卖牛肉干,开了酒店之后牛肉种类增至10多种,每天收入达1万余元,带动10多名妇女在家口就业。全恒坤说。

老街变“闹市”。 通讯员 供图

华灯初上,整座上庸城宛如披上了盛装。桃花源街区流光溢彩,人声鼎沸。典雅的汉唐庸派风格建筑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屋檐下悬挂着古朴的宫纱灯笼,朦胧迷离。走进美食区,烧烤、小龙虾、麻辣烫、辣卤、武当全牛宴、竹山大鸡汤、朝天门火锅等全城人气高、口碑好的招牌美食档口前挤满了人,火辣热气从一排排商户的档口飘出。多彩多姿的音乐喷泉、各乡镇非遗传统文化巡展、县艺术团“甜蜜桃花源”系列主题文艺演出轮番登场、好戏连台。游客在此品美食、逛展览、看表演,踩着音乐的节拍蹦迪、放歌、欢笑。市民黄明和家人在桃花源“竹山大鸡”店喝天麻大鸡汤,这是他们难得的团聚时光。“这里将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很好,我们全家人来这吃饭,都觉得安逸得很!”黄明高兴地说。

文艺汇演。 通讯员 供图

谁能料想,在一个多月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偏辟“小区”。 桃花源前身是绿松石城。由于大部分经营绿松石商户已迁麻家渡绿松石小镇,1万多平方米的房屋成了“空楼”。

为了盘活闲置资产,拉动竹山旅游经济,今年3月,县委成立指挥部,启动桃花源街区项目建设。在建设中,该县树立“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依托、以融合为手段”理念,以“公司+商户+旅游经济”的运营模式,吸引青年创业者来此打造为集主题餐饮、农产品、绿松石、群艺馆、影院、桃花集市、茶馆、非遗文创体验馆为一体的商业聚合体,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总建安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现已入驻商家223家,带动1000余人就业。据统计,从5月1日开街至发稿,累计客流量已突破百万人次。

文艺汇演。 通讯员 供图

“街区游客多,我们生意很好。“才开业几天的桃花源宜乐购生活超市总经理李虎介绍,他在大庙乡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多年,一直想在城区拓宽销售渠道,得知桃花源有“0租金”的共创二层楼房后,就投入100多万元将装修房屋,办起了生活超市,实现食用菌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

文艺汇演。 通讯员 供图

一砖一瓦都是文化,桃花源里皆有故事。莲花社区的转变,是竹山县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县推动闲置资源“腾笼换鸟”、吸引人才“落地生根”的生动见证。今年以来,该县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向可持续、环境友好转型,加快培育新功能、新增长点,现已形成产业绿、环境美、百姓富,文旅融合发展的局面。

文艺汇演。 通讯员 供图

谈起桃花源街区的未来,县文化旅游局长胡吉政充满信心:“随着桃花源建设的不断深入,通过坚持走文化旅游路线,做强特色产业支撑,全力推进全域文化旅游产业链提质增效,桃花源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雷杉】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