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文化

荆襄流民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1日09:20 来源: 湖北省图书馆

汉水流域最大规模、最大影响、并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潮应该属荆襄流民运动。明清时期进入汉水中上游地区的民众被称为“荆襄流民”。

汉水中上游的广大地区,除了汉水谷地以外,直到元代时,绝大部分还处于极低的开发水平,很多地方被当时的人形容为“老树阴森,为太古时物。春夏常有积雪,山幽谷暗,人其中者蒙蔽不见天日”,“高山长林绵亘千数百里,弥望蓊郁,竟日不见人烟”,从明代中叶以后,这一地区沉睡多年的深山老林以空前的速度被开发出来,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乃至于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据史载,以襄阳为中心的汉水中上游地区自宋元以来饱经战乱,人口持续下降,形成了地广人稀的局面。元朝末年,红巾军在唐、邓、襄、均、房等州与元军作战,汉水中游长期沦为战场。明朝初年,朱元璋命令军队剿平了这些地区,并且将这些地区空置起来,禁止流民进入其间。但正是在元明之际的这些动乱中,一些来自中原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民陆续迁移进来,明朝初年的封禁政策正好说明当时已经有很多人进入了这些地区。封禁政策实施以后,山区的资源更丰富,可垦的土地更多,对流民也更有吸引力,因此封禁政策并没有能够有效地阻止流民的进入,甚至鼓励了流民的进入。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明正统元年(1436年)四月陕西巡府李新奏称:“河南南阳府邓州、内乡等州县及附近湖广均州、光化等县,居民鲜少,郊野荒芜,各自客商有自洪武、永乐间潜居于此,娶妻生子、成家业者,丛聚乡村,号为‘客朋’,不当差役,无所钤辖。虑其为非,乞命都、布、按三司躬亲验丁人籍,拨与绝户荒田耕种,纳粮当差。仍移文原籍勘实,有系逃军逃匠者,即便拘解。”这说明早在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就有一些流民向汉水中上游地区迁移,李新所建议的“验丁人籍”政策,实际上使封禁令成为一纸空文。从此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汉水中上游山区。荆襄流民中相当一部分来自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等地。正统十年(1445年),陕西所属的西安、凤翔、乾州、扶风、咸阳、临漳等府州县发生了大旱,老百姓饥困不堪,动以万计的人携妻挈子,出湖广、河南等处求食,其中湖广上津、陕西金州旬阳县山内集聚流民3000余户。景泰五年(1454年)十一月,因河南开封、山东衮州与南北直隶等处的黄河决口,发生水灾,这些地区的人民纷纷逃往南阳、唐、邓及襄樊、汉河之间,到成化元年(1465年),南阳、荆、襄等处流民已达10余万人。

民俗 楚地 流民 【纠错】编辑:张惟乔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