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文化

70年光影,70年讲述,一路有你!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9日11:46 来源: 湖北日报

摄影为了什么?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过,生活不是我们生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活着是为了讲述。

摄影又何尝不为讲述。

只不过,有人用笔,有人用电脑,我们用镜头。

镜头背后的我们,讲述时光长河里珍贵的瞬间,讲述人生百态中呈现的故事,讲述纷繁复杂间真实的声音……

70年过去了,我们撷取湖北日报摄影记者曾讲述过的只言片语,与你一起重温走过的岁月、光阴的故事。

风雨兼程70年,初心不改70年,感谢一路有你倾听!

大别山老区军民欢庆人民政权诞生

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别山革命老区湖北省罗田县腾家堡镇(现名胜利镇)广大军民聚集在镇上唯一的操场上,扭着秧歌、敲着腰鼓、舞着龙狮、踩着高跷,通过临时搭起的“胜利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李光羊 摄)

翻身农民斗地主

1952年1月,云梦县县河乡(现城关镇)翻身农民斗地主。(张其军 摄)

鼓动

1952年4月,在宣传员唱歌、喊号子鼓劲下,7000多名战士跳进荆江分洪工程黄天湖冰凉的淤泥中,顶着阵阵催人呕吐的腥臭和死菱角刺、碎蚌壳刺破皮肤的剧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开展清淤工作。在“五一”劳动节前,解放军某部两个师在13天内完成了黄天湖清淤。在毛主席、周总理亲切关怀下,30万建设大军云集荆江,仅75天即建成万里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张其军 摄)

毛泽东畅游长江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1958年9月,毛泽东在湖北武汉畅游长江。(张其军 摄)

武汉各界群众欢庆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1日,武汉群众在汉口中山大道举行庆祝粉碎“四人帮”游行。(傅必亮 摄)

三峡大江截流胜利合龙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合龙,左、右岸建设者兴奋地奔向合龙处,欢庆胜利。(周立新 摄)

祖国在您心中

1984年4月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从陕西省乘专列到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为恩施州)考察,在谈到山区水利建设时,为了看清楚铺在地上的大地图,他顺势斜趴在冰凉的水泥地上认真地边听边看。(张其军 摄)

人民感谢你们

1998年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荆州指导抗洪抢险,在沙市机场与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龚谷城拥抱,代表人民感谢子弟兵的辛劳。(杨发维 摄)

1998洪湖长江大堤抢险。(曲河 摄)

控诉黑心老板

1999年5月7日下午,武汉市武昌黄鹂路一酒店门前,来自鄂州市华容区的打工妹熊晓飞因老板拖欠工钱想辞去工作,遭到毒打,还将其闻讯前来的家属打成重伤,幸被赶来的水果湖第二派出所吴成兴等民警制止。(周立新 摄)

蓄发十年寻妻儿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有一男子,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被人拐卖了,他发誓找不到妻儿誓不理发。历经十年他长发披肩,妻儿仍未找到,被称为“现代野人”。2000年,公安部在全国展开打击拐卖人口行动,湖北省警方出动专班,在河北找到了他的亲人,但他的妻子已死在异乡好几年了,已10岁的儿子被解救,带回利川老家。(陈勇 摄)

6·22武汉空难

2000年6月22日下午,武汉航空公司航班号为“WU343”的运七客机,从恩施飞至武汉,坠毁于武汉市汉阳区永丰乡四台村的汉江边,机组人员和乘客共44人全部遇难。失事客机坠地时将汉江南岸一泵船撞毁,当时在船上作业的7人全部遇难,此次空难中共有51人死亡。(陈勇 摄)

武汉市民欢庆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7月13日,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上,聚集在室外大屏幕前的人们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时,欢呼雀跃。(周立新 摄)

世纪大浇筑

2004年4月14日,三峡工程右岸大坝壮观的混凝土浇筑场景。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由左、右岸大坝组成,长达1600多米的三峡左岸大坝已于2002年达到设计高程185米,右岸大坝计划在明年封顶。届时,巍峨的三峡大坝南北贯通,横锁长江。(周立新 摄)

徐本禹被山里娃感动着

“不是我感动了祖国,而是我被全社会的爱心感动。”2004年12月25日, “感动中国”十大年度候选人徐本禹回到华中农业大学给全校师生作报告时,禁不住流下热泪。

22岁的徐本禹考取母校硕士研究生后,毅然放弃读研,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贵州省大方县山区农村支教两年。

在穷山恶水的偏僻山村,他艰难而执著地履行着支教使命。农村孩子听不懂普通话,一道题他讲20遍,累得嗓子都哑了。一到寒暑假他又四处为孩子们募捐、打工挣钱。

2005年春天,他当选为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悦 摄)

独守“空巢”的爹娘哟!

浠水县洗马镇大龙井村,一个明显老龄化的村庄。大龙井村共有43户人家,仅有6户家里的年轻人没有出去打工。在整个洗马镇,“空巢老人”的比率甚至达到了70%。1月,记者来到大龙井村毛学元老人家,用镜头记录他们的“空巢”生活。

近年来,我省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猛增。子女们进城打工,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在进城初期,他们又无力拖家带口,只能忍痛留下老人和孩子。

记者调查发现,在外打工的晚辈们一般会在固定的时间给农村父母寄生活费,“空巢老人”经济不是大问题,大的是心理问题。老人们普遍都有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亟待社会的关注。(张磊 郑元昌 摄)

5.12汶川大地震纪实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的牛眠沟莲花心山脚下。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在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本报摄影记者抵达都江堰地震灾区采访拍摄。(陈勇 摄)

“苦恋”金丝猴

2007年1月19日,金丝猴与科考队员亲密接触。2005年初,神农架林区成立科考队,对金丝猴实行不间断的全天候野外跟踪,了解其种群的生活、迁徙与繁殖规律。两年来,科考队员成为神农架金丝猴的第一批人类朋友。(王威 摄)

大地伤痕

2008年9月9到13日,在对湖北9城市的航拍中,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进入我的视野。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北,人类正在失去一片片耕地,一处处湖泊,一片片森林。(杨发维 摄)

16年种成水下草原

戴草帽、穿套鞋、拔草、种草……表面看来,于丹和他的学生们过的更像是农夫的生活。这种日子于丹一过就是16年。他和他的同事、学生一起,看着水草在梁子湖一棵棵生长,一片片蔓延,直到长成茂密繁盛的水下草原。(柯皓 陈迹 摄)

别了,我的家乡

惠及北方1亿多人口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95亿立方米的洁净清水将从这里入京,解决北方缺水之困。

丹江口水库从1958年动工兴建起,先后搬迁移民16万人。库区海拔172米水位线以下的13个乡镇办事处的一切基础设施全部停建。

按照湖北省南水北调移民外迁安置计划,丹江口水库湖北库区所涉及的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和武当山特区4个县6万余人,需在2010年9月30日前外迁安置到省内其他8个市20个县178个移民安置点。 “舍小家,为大家”。尽管故土难舍,亲情难离,但在这次大搬迁中,没有一户被强制拆迁,6万移民依然保持无私奉献的本色。他们擦去离别的泪水,背起沉重的行囊,默默远行他乡。

由于民间有“六腊月不搬家”习俗,移民选择在8月11日开始集中搬迁,之后每天有500多辆车穿梭于外迁之路。如此强度,堪称“中国移民史之最”。(田悦 摄)

湖之殇

2011年,70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将昔日烟波浩渺的美丽洪湖,变成了一个淤泥场。湖水缩减至少三分之一,渔船搁浅湖中,无水饮用的渔民不得不告别渔船上岸。眼下,“卡脖子”旱情,在千湖之省愈演愈烈。除了湖区居民受到严重影响,持续的干旱也让整个洪湖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这个水草覆盖率曾占湖面80%左右的湖泊,如今,枯竭的湖水令大批水生物死亡,一些水生植物也变成陆生,过去数以万计的各种鸟类已是寥寥无几。“大量的鱼类、水草、藻类等湖底生物群被破坏,它们是洪湖的生态保证,有天然的净水功能,能够保持水质。洪湖的生态系统要得到完全恢复,至少需要10年。”相关专家说。(杨发维 摄)

希望的跃动  

2013年4月22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国张中学临时安置点,孩子们在救灾物资发放点前跳橡皮筋。(李溪 摄) 

“东方之星”出水

2015年6月5日,残阳晚霞,映照扶正出水的“东方之星”。岸边,候命入船的搜救人员,面向长江列队注目。 (张朋 摄)

暴雨袭荆楚

2015年7月23日,武汉市虎泉街杨家湾,水务工作人员趟着齐腰的积水,在排水窨井旁竖警示牌。22日至23日,我省因暴雨袭击,造成36.07万人受灾。(张朋 摄)

倔老汉,深山架起致富索道

2016年12月11日,秭归水田坝乡青蒿峪村二组胡学平通过300米长的索道,将脐橙运出大山。微笑在老人脸上漾开。 二组没通公路,一道300米纵深的峡谷,将这里与外界隔绝。8户人家的300亩900吨脐橙,只能从山路肩挑背扛。他们因此穷苦至今,全是住的土坯房。 历时两年,胡学平一家劈荆斩棘,终于在峡谷上驾起一条致富索道。(刘曙松 摄)

梁子湖牛山湖爆破分洪

2016年7月14日,梁子湖与牛山湖隔堤实施爆破分洪瞬间。(李溪 摄) 

武汉首届马拉松 

2016年4月10日 ,武汉市首届马拉松参赛队伍经过晴川桥。(张鸿 摄) 

彩莲夫妇 快乐主播

从放下锄头到拿起鼠标,从围观别人到自己做主播……“拥抱变化”是杨晶王文娟夫妇嘴边的话。 农产品电商竞争激烈。时下网络直播大热,夫妻俩也尝试将直播运用到洪湖水产品宣传中来。王文娟举着自拍杆,用“洪普”(夹杂着洪湖腔的普通话)向网友介绍。丈夫杨晶换上防水裤,背着背篓下池塘,王文娟坐着小船一路跟拍,同时讲解如何分辨新鲜莲子。今夏第一场直播,他们从早上7点忙到中午12点,3.7万人在线观看,成交额达到2万多元。不断上涨的粉丝量坚定了他们继续直播的信心。(倪娜 摄)

人退鹿进八千亩

人给鹿让地,一让8000亩。石首人民做出的巨大让步,正成为我省“长江大保护”的一段佳话。

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石首在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的夹角处成立麋鹿自然保护区,1993年、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麋鹿苑引进麋鹿64头。如今,麋鹿种群自然繁殖达到上千头,实现了自然放养的目标。

10年前,石首人就给麋鹿让过一次地。

10年来,麋鹿种群继续扩大,保护区又要扩容。“保护麋鹿就是保护生态,是长江大保护的重大行动。”从省到县,各级政府积极作为主动担当。

2017年10月31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给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8000亩缓冲区。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再次摆到面前。政府态度非常明确,坚定不移实施“长江大保护”政策。周边群众一致看法是,“天鹅洲生态资源这么好,又有麋鹿和江豚两个‘国宝’,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周立新  柯皓 摄)

钢铁巨人“瘦身”

为化解过剩产能,2017年武钢二号高炉停产拆除。该高炉已投产58年,工艺水平落后。(梅涛 摄)

湖北民航首批女飞行员

2017年11月8日,东航武汉公司的4名女飞行员亮相天河机场,湖北民航迎来首批女飞行员。( 魏铼 摄)

“清零”再行动

2018年4月3日上午,位于长江南岸的宜昌田田化工厂,工人们在切割设备,几台大型机械运送着拆下的钢铁构件。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长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区。化工是宜昌市第一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规模占全省石化行业的1/3,占宜昌工业比重的1/3。“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宜昌制定3年行动方案:2017年全市关闭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25家,3年内全市关,搬,转134家化工企业,到2020年,全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首批关停的25家化工企业,2016年产值为23.4亿元。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田田化工拆迁不可避免。“为了保护母亲河,公司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先云表态。(刘曙松 摄)

宜昌长江护绿“第一爆”

2018年9月9日14时49分,位于宜昌市猇亭区长江沿线的兴发集团兴瑞第一热电厂烟囱应声倒下,宜昌实现长江护绿“第一爆”。本次爆破的烟囱高60米。烟囱倒塌后,洒水车、水雾车等迅速上阵喷水,几分钟后,现场已看不到烟尘。(刘曙松 摄)

长江湖北段江豚数量上升

一只江豚妈妈带着小江豚在江水中嬉戏。(刘曙松 摄)

湖北日报采编大楼

2004年,湖北日报大楼及大院。(杨平 摄)

2019年,俯瞰湖北日报现代化综合性采编大楼。(梅涛 摄)

70岁,风华正茂。

70年,又一场追梦旅程的开始。

湖北省 移民 生活 长江 洪湖 【纠错】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