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文化

“我与湖北日报”征文丨一个湖北日报人,牵挂一个毒犯的新生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9日15:52 来源: ​湖北日报

我是一名湖北日报人,在湖北日报旗下《特别关注》杂志工作。

今年是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我经常看社会各界读者撰写“我与湖北日报”征文,内心很感动。

作为湖北日报工作人员,我就不写我对湖北日报的讴歌和赞美了,讲我自己的故事。

其实也是湖北日报的故事——

年轻毒犯,渴望新生。一个编辑、一本杂志,一个警官、一所监狱,共同帮助这个无期徒刑犯人,走出了似乎无期的高墙。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犯人名字以E代替。

“嘭!叭!”听见远处隐隐约约的爆竹声,身在高墙内的E,心中升腾起唯一的愿望:“我现在要是能像儿时一样,喜笑颜开地放鞭炮,蹦蹦跳跳看烟火升起,该多好啊!”

“唉!唉……”E深深叹了两声,泪花在眼里打转。

E的生活原本安宁,哪知从西北走进大城市,就被灯红酒绿迷倒,受人引诱,梦想一夜发财,刚跑到云南贩毒即身陷囹圄。他焦灼:“我的未来在哪儿?我该如何找回失去的欢乐和宝贵的自由?”

突然间,E想到《特别关注》,那是一份“激扬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的杂志,不就是拯救我的好老师好朋友吗?可是一转念,我没一分钱,订不了呀!

翻着过刊,版权页上“陈永和高级编辑”几个字闪进E的眼帘,我何不试试,给这位老师写封信,兴许有点希望!

2007年农历腊月廿六日上午10时。《特别关注》杂志办公室。

我正在审稿,一封贺年卡摆到桌上,上书“陈永和高编收”,再看寄卡人,我大吃一惊:“新疆石河子农八师北疆监狱E”。

E与我非亲非故,贺卡上写道:“我是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很喜欢看《特别关注》杂志,她是我走向新生的力量和希望。但我没钱订阅,想冒昧提个请求,能否给我赠阅一份?我会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字很稚嫩,但一笔一画,非常工整。看得出,E是虔诚的。

我停下笔,内心有点沉重,但更多的是责任感:这个高墙中孤独的灵魂,在需要关爱的时候,送去一分热,能获十分暖,E很可能走出泥潭;如果冷若冰霜,音讯一分无,心寒十年累,E也许会彻底毁灭。

对这个失足的不速之客,我不能再让他失望。

那时我干媒体29年了,已养成雷打不动的习惯:来信必回。29年间,总计回信七八百封。

但接到犯人的求助信,还是头一次,怎么办?

我不便贸然行事,当天给该监狱领导寄出信,谈了E的要求和渴望。

春节刚过,我收到管教警官冯劲松回信:“我们非常欢迎社会力量,尤其是省级党报媒体参与帮教这些特殊群体。同时我也希望能获赠一份《特别关注》,充电学习。”

我请示杂志社社长朱玉祥,他连说:“这是好事啊,无条件满足。杂志能给高墙里的人们带去一份希望,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即,我给E和冯警官办理了长期赠阅手续。5年里经常与他们通信。2008年7月6日,E来信说:“你给我送来的不只是一本《特别关注》,她是由荆楚大地、长江岸边,飞越黄河、穿过茫茫戈壁,闪耀在我走向新生道路上的灯塔!”

没想到,E的文采还有点美。

原打算破罐子破摔的E,面貌焕然一新。每当收带着油墨清香的《特别关注》,先是自己通读,接着在服刑人员中传看。监狱还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分享心得。

E用功读书,抢摘棉花等各种劳动也是一把好手。他来信说,“我现在成了监区被特别关注的人物了。”该监区唐干事在内部刊物《新生报》和全国发行的狱刊《黄丝带》上,报道了E的故事。“我原本冰冷的心,就像被火热的七月给暖化了。”

监狱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囚笼,其实很注重多播撒一缕缕阳光。

狱方把E树为兵团级学习积极份子和改造进步的典型,让他在监区大会上汇报发言,“同改们”十分羡慕,把他视为榜样。

更欣喜的是,在兵团全疆监狱举办的“大墙艺术节”上,E的事迹还被编排成节目演出。E来信说:“我是多么盼望您能来观看我们的大墙艺术节呀!”

5年时间里,E由无期徒刑获得4次减刑,2013年获得新生。

2014年2月26日,我收到新疆农八师北野监狱寄来的特快专递,内装“荣誉证书”:

陈永和先生:

您被评为2013年度农八师北野监狱“杰出社会帮教工作者”。

同时,狱方还邀请我去访问做客。

此前2008年,新疆农八师北野监狱也授予我“杰出社会帮教工作者”称号。

这两份殊荣,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对《特别关注》这份优秀期刊和团队表达的敬意。

(作者:陈永和,湖北日报社退休高级编辑)


我与湖北日报 【纠错】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