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难点
增加投入 理顺关系
难点一:生态补偿机制待政府出手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份《关于要求解决经济补偿的请示》,请示人为黄梅县畜牧良种场职工及承包人杨六君、柯永南。他们从2001年始承包水田及水面面积2000余亩,承包期15年,一直以稻虾鳝连作为主要生产方式,每年投放虾、鳝苗40余万元。“自承包面积划为湿地保护区以来,每年都有大量候鸟来此越冬,为遵守湿地保护区的有关规定,我们没有采取任何损害候鸟的行为,却因此遭受经济损失——每年约有50%以上的虾、鳝鱼被鸟吞食,累计损失达120余万元。”
龙感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透露,他们经常收到这样的请示报告。“大量候鸟在此越冬,对种养业有一定的危害。农民长期以此为生,要求补偿情有可原,但我们目前没办法解决。”
他们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拿出政策和经费,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
难点二:多头管理凸现执法盲点
据调查,目前,龙感湖湖区渔业由水产局管理,水生植物资源按属地由当地乡(镇)、村管理,大多采取包干经营,收取承包费的管理形式,难免出现管湖“吃”湖的现象。特别是龙感湖周边企业排污问题,由于跨行政区域,加之保护区管理局缺乏综合执法功能,管理起来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