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病”来好恐怖
据阳新县档案局文史专家蔡华春介绍,竹林塘一带在晚清后期就流行血吸虫病(旧称“大肚病”)。旧志载:“光绪七年(1881)夏秋,大疫盛行,毙人犹难胜数。翌年疫稍轻,损人亦多”,湖边许多人丁兴旺的村湾日渐衰败,户绝村毁。到光绪末年,白杨沿湖有1300多人染疫而殁,5个湾子350余户死绝。到上世纪日寇占领时期,竹林塘湖区已沦为血吸虫病重疫区,不到二十年,白杨一带又有35个湾子灭绝,盆山有30多户死绝,被抛荒田地达3000多亩,沿湖一派“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开始组织疫区群众“送瘟神”,结合查病治病,治水灭螺。1955年,白杨乡成为县血防工作试点,收治患者1859名,用中医中药治愈1756人,其用硫酸铵合灭粪尿虫卵办法还被推广。1965-1984年,疫区经过“三害(水灾、旱灾、血吸虫病)”的综合治理,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人民生活和经济状况早已元气大复,百业蒸蒸日上。
水产纪录好威风
我省作为千湖之省,不仅有着丰富的水产品,而且产量为全国的老大。可是面积仅有3.04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小的竹林塘,居然也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成鱼单产量连续3年居湖北省中型湖泊之首。还不止于此,其水产品还吸引不少国外专家前来参观调研。
1979年12月23日,竹林塘渔场创单网捕鱼200吨纪录;1983年12月5日,竹林塘渔场用2000米长扒网捕鱼265吨,刷新单网纪录;1987年12月,竹林塘渔场大水面高产养殖技术开发获国家星火科技奖和示范企业奖。此后3年,成鱼单产居湖北省中型湖泊之首;1990年,湖内莲花池300亩水面创成鱼单产380公斤纪录。
外国专家纷至沓来。1972年8月,罗马尼亚渔业考察组一行3人来竹林塘渔场考察;1978年7月,墨西哥淡水养殖考察团来竹林塘渔场考察;1983年11月,日本旅游团一行23人到竹林塘渔场参观。
养殖珍珠好遗憾
记者一行沿湖巡访,没想到在东北角临湖的彭山垴村,发现湖面上有少量珍珠养殖,约有几十亩。阳新县环保局负责人介绍,原来养得多,收到老百姓投诉后,政府下决心取缔了,“现在有人在偷偷搞”。记者立于湖边,见湖水发绿,白、绿色的挂瓶和死鱼、水葫芦零星漂在水面上,气味难闻至极。长期生活在湖边的62岁老人刘堂玉证实:“下的都是鸡粪,不敢走近湖边了。”
阳新县环保局城区分局局长王跃翔介绍,2004年,竹林塘引进浙江客商进行珍珠养殖后,水质大幅下降,一度达到劣五类,湖水连基本的农田灌溉都不行,完全失去了湖泊功能。随着阳新社会经济的发展,竹林塘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湖。2007年5月,省环保局和农业局发文,明令禁止城中湖进行河蚌养殖。“当时,我们和对方签了10年合同,后来做了很多艰苦的工作,到2009年,逐步清除了珍珠养殖。”
阳新县规划局范哲涛介绍,阳新县近年着手建鄂东中等城市,竹林塘作为阳新最大的城中湖,将成为阳新的一张重要名片。竹林塘作为阳新之“肾”,在打造“城中有湖,湖中有城”景致和建设生态休闲型山水园林城市风景区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阳新未来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所幸,阳新县政府已决定将竹林塘打造成莲花湖公园,目标是服务于群众,建公共绿地。此项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正在由武汉大学中工设计研究院做方案。同时,其保护水源、雨污分流、禁污排放和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作已紧锣密鼓展开。
据悉,筹建的莲花湖公园是阳新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公园。今后会以什么样的面目示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务实勤勉的阳新人,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Copyright © 2001-2019 婀栧寳鑽嗘缃戠粶绉戞妧鑲′唤鏈夐檺鍏徃 All Rights Reserved
钀ヤ笟鎵х収 锛� 澧炲€肩數淇′笟鍔¤鍙瘉 锛� 浜掕仈缃戝嚭鐗堟満鏋� 锛� 缃戠粶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 锛� 骞挎挱鐢佃鑺傜洰璁稿彲璇�
鐗堟潈涓� 鑽嗘缃� www.cnhubei.com 鎵€鏈� 鏈粡鍚屾剰涓嶅緱澶嶅埗鎴栭暅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