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南湖——红莲怒放写秋意


发布时间:2013-10-10 05:49:57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灾难者档案

  南湖蛰伏在巨人汉江的身后,自然仰巨人之鼻息,观汉江之脸色,前者打一个喷嚏,后者就要感冒发烧。 1935年7月7日,汉江决堤,南湖被淹,湖区死亡80多人,40多户农房被洪水冲塌,2000多人无家可归;1941年10月的一天,湖区渔民熊光贵,驾船从肖店(今九里乡)运小麦至肖堤(今南湖渔场四队),行至湖中被风掀翻溺亡;1945年11月的一天,湖区渔民罗国祥及子从张集(今九里乡)至肖堤,船行至湖中被风掀翻,父子溺亡;1954年冬,湖面冰冻长达1个多月,结冰厚度50多厘米,属南湖历史上最严重的冰冻灾害,湖区渔民一冬无法正常捕鱼作业;1962年夏,有12名渔民从寺坡渡船到张集(今九里乡境),湖中船覆,12人葬身湖水;1973年,南湖遭遇史上最严重干旱,当年渔业减产6万多公斤,湖区4个作业队没有收入。

  垦荒者回忆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围湖造田极为盛行。我省的许多湖泊,几乎都有一段被垦荒面积被人为缩小的历史。在钟祥南湖笪家湖渔场,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当年的一位垦荒者。他叫裴丛彦,今年72岁。老者从1958年起就一直住在湖边。

  他介绍,1958年以前,南湖是一个荒芜的地方,湖上长的全是芦苇,有3米多高。当年春天,从武汉来了一批工人,在湖边用芦苇搭起棚子,开始了围湖造田。采取的方法是,湖边哪个地主地势高,就在哪个地主下揪。不到半年,垦荒队就开垦出一条方园六、七公里的一片大田。“我们附近村子里的劳力也都上了,我当时只有15岁,被分在王团大队(现叫李家村)6队。”在老人记忆里,湖上的芦苇为垦荒者带来的困难。“芦苇太高太长,不好割,只好用火烧,让牛拉石磙碾压碾平,然后用两头牛拉双铧犁进行耕作。”

  有意思的是,湖上开垦出来的田极其肥沃,种豆豆粗、种麦麦壮,西瓜可以长到10公斤,棉花可长至两米多高。“好多年不用施肥,那西瓜可甜呐!”

  围湖造田的结果是,湖面因此缩小10余平方公里。

(作者:  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19 婵犫偓閺嵮冾嚚闁艰棄妫欓〃鐔虹磾閹寸姷鎹曠紒澶嬪灦婵⊙囨嚃閳ユ彃鏁滈柡鍫濐樀濡炬椽宕楅鈧锟� All Rights Reserved

闁解偓閵夈倗鐟归柟绗涘懎寮� 闁挎冻鎷� 濠⒀呭仜閳ь剝鍋愰弫鍛婄┍閳ヨ尙鐟归柛鏂呫値鍟呴柛娆樺灥閻︼拷 闁挎冻鎷� 濞存粍甯熸禒鍫㈢磾閹存繂姣夐柣妤€鐗婂┃鈧柡瀣舵嫹 闁挎冻鎷� 缂傚啯鍨圭划鍓佹喆閸℃鍎旈柤鍝勫€诲ú鎵媼缁嬪灝璁查悹鍥锋嫹 闁挎冻鎷� 妤犵偞瀵ч幐閬嶆偨娴e喚娼掗柤鍝勫€诲ú鎵媼缁嬪灝璁查悹鍥锋嫹

闂侇垰鍊搁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2010602000206闁告瑱鎷�

闁绘鐗婂ḿ鍫熺▔閿燂拷 闁艰棄妫欓〃鐔虹磾閿燂拷 www.cnhubei.com 闁圭鍋撻柡鍫嫹 闁哄牜浜炵划锟犲触鐏炴儳澹堝☉鎾崇Т缁惰鲸寰勫鍛厬闁瑰瓨鐗犻弳鍛村磽閿燂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 闁绘鐗婂ḿ鍫熺珶閻楀牊顫� - 妤犵偛鐏濋幉锟犲嫉瀹ュ懎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