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湖风景区的东南部,马鞍山与“九十九”湾东湖的中间,临湖有一列东西走向的山脉,它就是吹笛山。
吹笛山名称的由来古往今来说法不一,民间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曰:很久以前,此山盛产翠竹,有一书生考中进士,见官场黑暗,不愿为官,隐居此山,每天白天吟诗作画取乐,一到夜晚便携妻面对清幽的东湖水吹笛自娱,笛声响亮美妙,周围百姓无不称赞,于是称此山为吹笛山。二曰:有一仙人,云游天下至此,偶然将手中吹笛吹奏一曲,没想到山中鸟儿都随笛声欢唱,水中鱼儿都随笛声跳跃,仙人大悦,认为自己与此山此湖有缘,便将此山取名为吹笛山,长居于此。
三曰:早先前,一位商人在此山种芦制笛,由于此山面临东湖,土地肥沃,芦质较好,制成的笛子精灵妙巧,音质感好,当地人遂把此山叫做芦笛山。后来,由于战争和历史的变迁,商人流亡,芦苇砍尽,笛子虽然制不成了,但这里却常有笛声悠扬,于是,人们便将此山改名为吹笛山。四曰:朱元璋的第六个儿子朱桢被封楚王于武昌时,见东湖边的吹笛山与他宫殿所在地的梁子湖畔的龙泉山有相似之处,一时动情,便在此山山顶握笛吹奏一曲,山便以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