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往事(之二) 文化视野下的东湖


发布时间:2014-12-19 10:10:40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我一直都在琢磨东湖的文化,思考其过去的文化误读和现有文化特色。坦率地说,我之所言亦非标答,再过几十或百年终究会有答案,好在我信我的有关思考有一定意义。关于文化一词的词义,除了字典上“指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另外我还觉得,文化的具指,可以人的五官四肢作用于事物进行大致归类,意思是,文化是人类所有感觉器官全部的言行积淀。比如手,可以是舞蹈,可以是绘画,可以是农耕;比如听觉可以是音乐;比如心灵,可以是文艺创作,也可以是巫术。等等等等。这是一个把繁复简单化了的分类和归类方式。所以,东湖文化也可以这样归类,与人类感官相连的言行,我们可知可感可触。东湖拥有大量这样的人文存在。我认为,东湖最鲜明的文化特色首先须定位在原生态、纯自然。东湖最早是一个野生的汪洋湖泊,一直以来带有无比强烈的野性色彩,今后也该竭力还原其无比淳朴的乡野风情。请注意,我用的是“还原”一词。还原自然风貌,还原文化遗存。

  首先有必要对有史以来那些关于东湖文化的说辞稍作梳理,严格说,有许多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第一个大不苟同的是把东湖与西湖比。如今东湖风景区的磨山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朱碑亭,亭前朱碑刻有朱德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东湖有很好的自然条件,配合工业建设,一定可以建设成为劳动人民十分喜爱和优美的文化区和风景区。”不妨分析一下朱德题词时可能的情景。那是1954年3月,朱德视察湖北,游览东湖时对东湖自然风光十分喜欢,所以在题词时重点肯定东湖的自然条件。工业建设这个说法,源于那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深入、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因此,题词当中出现这个词,现在看来,那是与风景存在很不协调的,风景区如何配合工业建设呢?尤其题词中的前面十四个字,连续两次提到西湖,足见西湖在朱德内心深处的地位。如此拿西湖比东湖的渊源可谓壮观,本文稍后再理论。我还记得,1981年作为武汉大学的新生,我们一群同学秋游登磨山。看到巍峨的朱碑亭,阅览朱碑文字时,我曾想过:这岂不是在给西湖做广告?从那之后迄今我再也没有登过磨山,延伸一下思考,其实至今我并不觉到东湖比西湖强到哪里去。实在可惜,这个所谓的“暂让”,迄今已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湖好像一切照旧,声名亦不过如此,不知道会让到哪一个年月!

  宋代吏部尚书袁说友毕生最爱西湖,所吟诗作里多有赞美词句,难得他有一年游览到了我们这个野性十足的东湖,写下一首《游武昌东湖》:“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瞧瞧,他也是以西湖开头,说到他眼里心里的东湖,忍不住拿去与西湖比较。其中描述东湖的大和野,倒是十分贴切,迄今没有另外的诗歌像他这般准确生动。近代辛亥革命后,前清庚子任桐,因曾宦游湖北山水,对武昌沙湖(现在的东湖)尤为钟情,后来索性寄居于此,自称“沙湖居士”。任桐是对武昌群湖进行全面总结和提炼的第一人,所著《沙湖志》堪称现在东湖各个景区名称由来的源头。有趣的是,他也曾写过这样的话:“东湖景物之美,不减西湖,而天然韵致有过之而无不及”,进而以美色喻之:“山水秀丽,迥无伦比,绝未粉饰,一任天然,殆始村姑之乱发粗服,别饶风致也。”1923年任桐在《琴园叙》里说:“自其(沙湖)湖山风景纵不能尽如西湖,然安知不可作未来之西湖观。”也是句句不离西湖二字(有关任桐所谓大沙湖概念及其文化景观构成,我将另文详述),实在令人不解!

  还有一个与任桐私交颇好的辛亥首义功臣名叫杨铎也就是杨闻泉的,一次与任桐同游现在的东湖,被东湖美景深深陶醉,立即著述《沙湖三唱》。其中游记一唱,喻东湖为闺秀,喻西湖为妓女,说“西湖负郭而居有如风尘美人,故亲之者较易,而享名也独早。”东湖却是“以港深藏而不露,不啻大家闺秀之不轻示人以色相也者。”这样的比喻,与历代文人墨客争先恐后渴求名垂千古、酷爱酒色自然的习性绝对相符。确实,西湖因太多文人骚客的赋诗与名妓风流的红颜相得益彰而声噪天下,东湖则因为大、野、无人附庸风雅,“养在深闺无人识”,因而至今也并无多少人真正识得。如此一比,应该是东湖的幸,而非不幸。

  有必要还举一个特例: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东湖。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生前除了中南海,居住时间最长、接待外宾最多的地方,就是武汉东湖宾馆,现在的东湖梅岭南山。1956年5月,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居住东湖客舍甲所,此后每年都要来东湖两次,短则十天半月,长则半年之久。1960年后住东湖宾馆梅岭一号,成为他在汉主持中央会议、处理国事、接见外国元首和友人的办公之地。众所周知,毛泽东的诗词是极具盛名的,但他对东湖不仅无一句诗词,而且几乎未着一字,这就很奇怪了。不过,伟人毛泽东在与人说话时,赞叹过东湖的美,是肺腑之言,可见他一生每年必住东湖真实的心境写照。2002年,曾任前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秘书的李必达,在其《李必达书法艺术集》里,收录了毛泽东和曾思玉的一段谈话。毛泽东说:“东湖比西湖好,这里有长江,夏天还可以游泳。东湖的樟树、桂花树、竹子……风景真好。四周的柳树、水杉树甚多,对岸是老虎尾,远处中山亭,那边是珞珈山,茂密的树林里是武汉大学校址。东湖真好!”尽管为何毛泽东不曾有诗词赞美东湖,流芳千古,但从他的言谈举止尤其每年必住东湖我们可以分析,他是热爱东湖的风景的,尤其东湖的树和水。伟人的言谈中有以下警示:东湖风景要与长江联系起来,与历史联系起来,与人文联系起来,尤其与自然特性联系起来。我觉得,东湖风景区的全面建设,必须再三斟酌毛泽东的这个谈话,毕竟这是一代伟人之所以喜爱东湖并且直接说出“东湖比西湖好”的根源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都有与东湖的故事,这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颇有深意的一笔。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东湖往事从近代而至现代,再至当代,一直以来都在延伸着一条主线:让更多的人赏识东湖的自然风光。同时我深感,一直以来关于东湖文化的主线确立,不仅模糊不清而且显得相当肤浅。曾经有一批有识之士撰写过一本《东湖史话》,严格说,这确是一本迄今对东湖人文自然及其历史,较为全面而丰富的史料性、研究性著作,极有价值。从东湖现有的人文景观出发,从东湖已有的人文历史落笔,不失详尽地概述了东湖的过去和现在,著述家们的辛劳与智慧可见一斑。但该书当中有些较为牵强附会的部分,我在阅读时感到可惜。可惜是因为东湖本身的文化底蕴不足,还因为近几十年来东湖景区建设中对文化建设的严重滞缓,造成这座城市对文化视野下的东湖本质认识不足和建设言行不够。

  现在东湖景观所呈现的文化意蕴,追根在楚文化、求源在楚文化,已然成为风景名胜之重要组成部分。类似行吟阁、楚城、楚市等人文景观以及后来建造的鲁迅广场等渐次深入游客记忆,要改变这样的文化建成格局,似乎没有必要。但我对东湖定位楚文化,第一感觉是牵强,其后又对鲁迅来到东湖感觉附会。鲁迅与东湖有什么关系?真正与东湖关系甚紧的任桐、杨铎、周苍柏等先辈前贤,倒是值得以实景记载并扬名青史的,比如到过新张的苍柏园的游客,绝对不会对近代东湖历史漠视,再比如尤其新中国领袖人物们在东湖的那些动人故事,如梅岭一号、长天楼等景观,已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景观,如今却被格外疏忽。我想说的是,既然东湖没有那么多古代文人留下名篇佳句,既然东湖就是一个野性十足的良家女子,她没有骚客的造访和美誉,不曾堕落风尘在青楼用红颜撩骚,那么,东湖的淳朴和纯净,东湖的近现代文明史,不就是我们在建设东湖风景最要重点加强的吗?我们何以置东湖最宝贵的文化资源于不顾,而东施效颦刻意模仿西湖进而致使如今的东湖景区建设力度不够、文化景观凌乱不堪?如同那些题词一样,何以情不自禁集体在灵魂深处想到并提到那个遥远的西湖?真的,置身东湖,却以西湖为说话的引子,岂不是对东湖的不尊?对人间仙境般的东湖最大的侮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东湖至今不被认识,更不谈尊重和赏识了。这是东湖的悲哀,这座堪称人文历史丰厚的江城整体的悲凉,更是是东湖文化和历史从古自今全面的不幸。

(作者:  编辑:邵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