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这些年我们失去的湖泊


发布时间:2014-12-16 14:40:50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昨日,《湖北日报》的大型系列报道《千湖新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曾经的武汉市区第二大湖,如今内环线上一颗混浊的泪珠。”回想这些年来在我们眼前慢慢消失的湖泊,不得不长叹扼腕。
  尤记《千湖新记》的开篇语:“湖北,以湖为家园,以湖著称于世,以湖传承子子孙孙。”千湖之省,美不胜收,但这些年来,客观上却存在着湖泊保护工作力量不足、水务执法亟待加强等问题。为了追求发展,圈湖占湖填湖污湖等损害湖泊的行为屡见不鲜。湖泊萎缩,明珠蒙尘,已经成为了建设美丽湖北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过去的管理体制来看,管理无序、政出多门、与湖争利的情形多不胜数。笔者所在的地区就有一大淡水湖泊,对湖泊所遭遇的管理难题有所感知。除了地方政府之外,管理的“婆婆”相当多,然而众多部门似乎只有在靠湖吃湖时,才能积极显示自身的存在。于是,尽管有这么多部门来管湖,但是笔者所见的那个淡水湖泊仍然日渐消瘦。
  我们能为湖泊做些什么?近年来,我国首个关于湖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首批308个湖泊保护名录发布。武汉市率先成立了湖泊管理局,湖北省水利厅近日也宣布正式成立湖泊局,所增加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全省湖泊保护和综合管理。
  让湖泊休养生息,成立湖泊管理机构,是湖泊保护的时势使然,意味着湖北在湖泊保护工作上又迈开了一大步。2013年,武汉市公开了“加强湖泊保护与污染治理”的承诺,全市166个湖泊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增强了生态忧患意识,湖泊治理也收到了实效,“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这样的美景已在一些曾被污染的湖面重现了。
  然而,人们依然担忧:关于湖泊保护,政府的措施不断出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过去的管理弊端,是不是立马就消失了呢?
  鉴于曾经流行的“河长制”,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河长制成立之初不乏叫好的声音,可是实行之后河流的污染与破坏现象仍然频频出现。湖泊保护是个良心活儿,是管长远的事,但是当湖泊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矛盾时,湖泊作为公共利益往往会被让渡。2012年一项关于湖泊保护的发展战略中提出,用3到5年时间,使我省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的局面得以遏制。如果保护措施未能落地,有些湖泊未必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不管是采取何种管理方式,都应该走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误区。不在排污费面前失去了立场,不要在GDP政绩冲动之下放弃原则,不要被填湖带来的巨大利益冲昏了头脑。只有真正践行绿色GDP的理念,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才能将湖泊保护落到实处,让湖泊恢复光彩。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采桑子

(作者:  编辑:刘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