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随州发现中国最早编钟

更多

叶家山古墓出土50余件青铜器 墓主中最高龄者55岁

发布时间: 2013-07-15 08:19   来源: 长江商报   进入电子报

昨日,随州叶家山古墓考古现场,工作人员将发掘的青铜器出土并包装,共出土五十多件青铜器。本报特派随州记者 刘源 摄

  长江商报消息 经过多日的田野考古发掘,叶家山西周墓葬群二期工程的田野考古已进入尾声,现在只剩下最后几个墓葬的发掘,包括叶家山最大墓M111和第二大墓M28的最后清理。昨日,考古队员在M28号墓中发现两颗牙齿,确定墓主人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考古队员冒着雨,对二层台上的随葬品进行了挖掘,50多件3000年前的青铜器破土而出。本报特派随州记者 谢方

  与曾侯乙墓的青铜铸造工艺有差异

  昨日,随州飘起了中小雨,考古队员冒雨对第二大墓M28二层台上的陪葬品进行挖掘,50多件3000年前的青铜器破土而出,包括鼎、簋(guǐ)、盘、卣(yǒu)等酒器、炊具和礼器。昨日下午,这些文物已被运到随州市博物馆,考古队员将对铭文、图案、形制等进行研究,墓主人的身份、姓名也有待确定。

  这次出土的青铜器与曾侯乙墓相比又如何呢?叶家山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说,叶家山比曾侯乙墓早了500多年。在数量上,同样是曾侯级别,曾侯乙墓出土了64个编钟,M111中只发现了五个。此外,可以看出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不一样,比如铜器的配料。黄凤春解释,“这应该与国力强盛有关系,曾侯乙时期应该是曾国最强盛的时期。”

  记者通过特写摄影镜头发现,虽然有的青铜器比不上曾侯乙的错综复杂,但是每个青铜器本身铸造和花纹也都相当精美。

  墓主中最高龄者55岁

  经过对多座墓葬的发掘,考古队员发现叶家山西周墓葬群内,棺椁、骨骸和漆木器的腐烂程度普遍严重。第二大墓M28于13日“开棺”,考古队员经过清理,发现墓主人遗骸都已腐朽成泥,这给鉴定墓主人的性别、年龄、身份等加大了难度。

  昨日,考古队员在墓中仅发现两颗牙齿,且只有齿冠,齿根部位也已经腐坏,经过对这两颗牙齿的鉴定,确定M28号墓主人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墓主人头向东放置。由于可提取的资料太少,目前墓主人的性别、身份、病理现象等信息都无法判定。

  黄凤春说,目前已经对叶家山的40多具遗骸进行了鉴定,死者年龄多在20到30多岁之间,目前发现最高龄的是55岁,“由此可见,古人的寿命比现在要短一些,35岁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不错的。”

  疑问为何叶家山墓比曾侯乙墓腐朽严重?

  叶家山西周墓葬群发掘自2011年启动以来,目前已进入尾声,考古队员对一百多座墓葬进行发掘后,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叶家山墓的保存情况不好,棺椁、骨骸和漆木器腐朽严重,很多都已成为泥土。

  而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的保存情况却完好得多,棺椁基本完整,甚至表面的漆器花纹也清晰可见,漆木器、骸骨也都保存完好。两个墓地都在随州,相距不远。

  对此,黄凤春表示,叶家山和曾侯乙墓都位于南方,比较潮湿,棺椁容易腐朽。但曾侯乙墓棺椁四周放满了木炭,可以吸水防潮,使曾侯乙墓能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更容易保存。

  叶家山墓早曾侯乙500多年,墓葬习俗尚未那么发达,没有这种防护措施,而南方气候特点造成墓葬周围的环境时而干燥、时而湿润,墓葬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下更容易腐朽。而且在有水的时候,棺椁甚至会浮起来,可能会发生侧翻等现象,造成棺椁、骨骸和陪葬物的位置发生漂移,这些都给考古发掘造成困难,“几千年哪,这是个相当缓慢的过程,”黄凤春感慨地说。

(本文来源:长江商报 编辑:唐芳)
关键词:叶家山;青铜器;墓主人;大墓;出土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