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邵逸夫离世 逸夫楼永存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湖北仍有新逸夫楼在建 邵逸夫:我要把赚的钱都送出去
发布时间:2014-01-08 06:55:23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图为:1992年9月11日,邵逸夫先生(右四)和方逸华女士(右二)来华中师范大学时的合影。 (校方提供)

  图为:昨日,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大一学生王晨用手机拍摄由邵逸夫先生捐建并题名的校图书馆。(记者 王威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韩晓玲通讯员万霞大学生记者周丹

  武汉大学两座、华中科技大学三座、华中师范大学五座建筑,均受到邵逸夫先生的捐助。还有武汉理工大学逸夫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逸夫教学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逸夫图书馆、湖北大学人文逸夫楼……从1989年起,在我省高校的校园里,一座座逸夫楼相继矗立。至今,仍有一批新楼在建。

  1992年9月11日,邵逸夫先生与方逸华女士应邀观摩首届武汉国际杂技节,百忙中抽空访问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踏访受到他捐助的建筑。这些楼,这趟行程背后的故事,镌刻着邵逸夫与湖北高校的深情。

  我省高校“最老”的逸夫楼

  1987年1月,邵逸夫将1亿元港币支票交给原国家教委。首批确定捐助全国10所高校,其中就有华中师大等6所师范大学。他说:“培养师资刻不容缓。一个先生可以教50个学生,10个教500个,这样的作用就更大。”

  在邵逸夫捐助和配套资金的运作下,华中师大兴建了科学会堂,命名为“逸夫苑”。校史记载了修建始末:1987年10月,收到1000万港币捐款;1989年8月,科学会堂交付使用……华中师大校办主任骆军回忆,科学会堂落成时,他还在读大三,后来,像许多华师学子一样,他在这里度过了不少美好的时光。

  1992年9月11日,邵逸夫来校访问。当时接待的老校长王庆生教授回忆,听说邵先生来了,许多师生都专门赶过来,表达由衷的感谢之情。那次,省领导宴请邵逸夫先生,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的校长都出席了,交谈中,邵先生屡屡谈及要支持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赤诚之心令人感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各高校的教育经费还比较紧张,邵先生的捐助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王庆生教授回忆,科学会堂建成后,及时解决了华师老图书馆场地不够用,粒子物理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重点学科用房紧张等问题,并成为公共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场地。

  华中师大共有5处建筑得到邵逸夫捐助,除科学会堂外,还有逸夫化学楼、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附小和附中的逸夫楼。

  这位大人物完全没架子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三处建筑受到过邵逸夫的捐助:图书馆获捐1000万港币(原国家教委配套拨款480万元人民币),逸夫科技楼600万元人民币(注:总投资7587万元),东九楼636.75万人民币(注:总投资11852万元)。

  该校逸夫图书馆于1988年动工,1990年11月落成。两年后的中秋节,图书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邵逸夫。这两年间,逸夫馆已接待研习师生达183万人次。

  “您前半生赚了这么多钱,后半生做什么?”“送钱,我要把赚的钱都送出去!”华中科大文华学院副院长陈思中当时作为校报副主编采访了邵逸夫。昨日,谈起当年的一番对话,他仍感慨不已:“当时我很震惊,没想到他真的这么在做。”

  那一年,陈思中只有34岁,连万元户都没见过,却受命采访来自香港的亿万富翁,心里不免忐忑。趁着邵先生一行喝茶的空隙,他壮起胆子上前搭话,没想到这位大人物随和亲切,完全没有架子。不过,被问及当时还未与邵逸夫成婚的方逸华女士时,邵先生有点紧张,笑着说:“不能瞎写啊,就写随行工作人员。”

  邵逸夫走进图书馆,与正在看书的学生们寒暄。当彭伯永馆长介绍馆内几项获得专利的服务设施时,他连连称赞:“这真是很妙的做法!”

  作为留念,邵逸夫与省及武汉市领导、校领导一起,在馆前北侧草地植下一株象征友谊的金桂树,并在逸夫馆纪念碑前合影。

  两年后,邵逸夫先生又捐资20万港元,为这座图书馆添购新书。

  他曾在这里远眺东湖

  珞珈山上也有两座逸夫楼。人文科学馆于1988年动工、1990年建成,由邵逸夫先生捐赠港币1000万元、原国家教委投资人民币300余万元共同兴建;生命科学大楼2002年建成,由邵逸夫先生、教育部和武大共同投资8000万元投资兴建。

  昨日,一位武大校友在微博上晒出人文馆的照片,忆及在学校读书时,邵逸夫来访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是“武大有史以来欢迎贵宾最隆重的一次”。一名网友留言说:“我们学院就在这楼里,每次进出,抬头就看见‘逸夫楼’三个字。”

  作为珞珈山轴线端点的中心建筑,人文馆继承了武大早期建筑的风格。大楼外观呈山字形,屋顶为孔雀绿琉璃瓦,典雅大方,与老图书馆、行政楼珠联璧合、三足鼎立。在此地,可俯视东湖,远眺磨山。1991年4月,在邵逸夫第二批赠款建设项目评选活动中,武大人文馆获一等奖,专家评议组成员之一、清华大学宋泽芬教授称赞说,它是“全国最美大学里的一栋最美建筑”。

  在这里,邵逸夫先生曾远眺东湖。看着碧波浩淼的湖面,他不禁赞叹:“这比杭州西湖大多了!”

  对当年邵逸夫来访的情景,一些武大教师记忆犹新。当时,李卫华教授握着邵逸夫的手,激动地说:“在您的支持下,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工作环境。邵先生的爱国精神给我们极大鼓舞,我们应当向您学习。”而方逸华在代表邵逸夫简短致辞时,风趣地说:“今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武汉的天气,而是师生的热情。”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