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

【牢记嘱托 继续前进】创新驱动 中国光谷活力迸发

发布时间:2017-06-24 12:26:33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中国光谷,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讯

  回放

  2013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暨“中国光谷”。

  烽火科技、长飞光纤、安翰光电、高德红外、智能鸟无人机、3D打印……总书记一次次驻足,与企业家们认真交流。他说,光谷发展很快,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体制机制改革做了许多文章;尤其光谷与大学结合紧密,研究机构多,科技人才多,有自主创新成果,大学产业化做得不错。“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他指出,我们国家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才能做强。在开放的情况下,我们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引进,关键技术要靠自己。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2013年以来,光谷以几乎每年诞生一个千亿产业的速度,在创新驱动道路上快速奔跑。

  4年前,光谷初步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年企业总收入规模约5000亿元。

  去年,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五大千亿板块,引领光谷企业总收入攀上11367亿元。

  其中,光电子产业跨上5000亿元台阶,实现企业总收入5002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平稳增长,完成收入1274亿元;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收入1169亿元;高技术服务业收入2569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5亿元。

  2013年前,光谷有注册企业约2万家。2014年,启动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行政审批改革,如今,光谷市场主体已发展至约7万家,市场创新活力迸发。

  今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武汉片区70平方公里范围,全域位于光谷产业发展核心区。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落户,总投资1600亿元,是我省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华星光电、天马两大显示面板企业,在光谷总投资超过630亿元,并已建成点亮。这些重大项目,不仅将改写我国“缺芯少屏”的产业格局,更是为了实现中国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记者 李墨)

  科技创新的烽火答卷:竞争力挺进全球前5

  

  图为:烽火科技员工在超净间内进行芯片生产。这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对光通信三大核心产品(光通信系统、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进行综合开发的企业。(记者 张朋 视界网 李胜瑭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墨 通讯员 李胜瑭

  回放

  4年前的那个夏天,令许多烽火人至今印象深刻。

  在光谷展示厅,总书记向烽火科技集团负责人询问企业产业规模、税收、盈利等情况。得知烽火科技的超大容量传输系统,可容纳14.8亿人同时双向通话,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书记欣慰点头。“你们参与国家‘三网融合’和光纤到户建设了吗?”总书记问。“这两项我们不仅都参加了,还是国家队和主力军。”企业负责人自豪地回答。

  展示台上,一款北斗定位终端系统和100G芯片引起总书记的兴趣。他凑近观察良久,说:“你们做得不错。”

  总书记的关切,使烽火科技集团上下备受鼓舞,持续改革创新。

  烽火科技集团董事长鲁国庆回忆,2014至2016年,烽火先后启动建设光电子产业园、无线产业园和烽火光通信研发中心,目前均已投入使用。此外,西安产业园、珠海海洋光缆产业园、光棒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也已启动。

  这一时期,烽火海外市场合同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以“一带一路”为重要突破口,烽火产品已成功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厄瓜多尔投资设立光缆厂,与马来西亚电信、印尼电信等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创新中心,推动深层合作。

  为了牢牢树立自主可控的创新体系,烽火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过去3年累计研发投入达80亿元,技术投入比为10.6%。

  鲁国庆说,现在,烽火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已能容纳135亿人同时通话。

  这背后,是我国光通信日新月异的发展,是中国之“光”不断扩大的世界话语权。

  4年来,烽火光通信系统、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三大产品,综合竞争力排名全部进入全球前5,其中光电子器件继续领跑,居国内第一。

  此外,理工光科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烽火集团旗下第4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烽火4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已超过500亿元。其中,光迅公司还成为全球光电子器件产业市值最高的企业。

  “一带一路”的长飞答卷:三大业务问鼎世界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墨 通讯员 柳青 曾云飞

   回放

  2013年7月21日傍晚,总书记视察长飞公司,参观了预制棒和拉丝两大车间,对预制棒成型和拉丝技术很感兴趣。在公司产品展示柜前,总书记拿起几种光缆,一一询问用途,并关切地问道:对新技术开发做得怎么样?有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力量行不行?

  得知长飞光纤光缆产能全球领先,总书记勉励,要在自主创新方面更上一层楼,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大成就。

  回忆当时的情景,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总裁庄丹依然十分兴奋。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长飞次年赴港上市。插上资本翅膀后,长飞围绕光纤、光缆、预制棒三大主营业务,沿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路线图,以惊人的速度在海内外8座城市建厂扩产,产品已经行销全球60多个国家。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联点兰州,长飞建设年产200万芯公里光纤光缆基地。这将大大缩短对西北邻国的订单交货期,有利于将产品打入中亚市场。

  沈阳铁岭,长飞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年产能同样是200万芯公里。该基地对国内辐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对国外可辐射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成为东北亚市场的重要支点。

  在印尼,长飞与PT Monas Permata Persada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光纤制造公司。这是印尼第一家光纤企业,也是长飞在海外第一个光纤合资项目。建成后,将立足印尼,辐射周边国家和区域,有望成为印尼乃至东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光纤供应商。

  在缅甸,长飞与亚达纳邦光缆有限公司合作,在缅甸曼德勒省眉缪市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0万芯公里光缆项目。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长飞成立非洲控股有限公司,并在当地设立保税仓库,以储存长飞公司本部生产的光缆产品,销往其他非洲国家。

  2016年9月,印尼公司投产,而投产一年的缅甸工厂已收回成本。当年10月底,南非工厂产出第一根光缆。

  近几年,传统制造业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忙于去产能、去库存。掌握世界顶尖光纤、光缆及预制棒技术的高科技公司长飞,产品却供不应求。

  2014年,长飞总收入56.7亿元,为全球最大预制棒供应商,光纤及光缆居全球第二;2015年,长飞总收入67.3亿元,光纤、预制棒双双位居全球第一,光缆居全球第二;去年,光缆也登上第一“宝座”,长飞总营收已达81亿元,净利润7亿元。

  至此,长飞光纤、光缆及光纤预制棒三大主营业务销量,全面问鼎世界第一。

  庄丹感慨地说:“过去30年,中国的光纤光缆行业,基本是用市场换技术。现在,我们终于扬眉吐气,可以拿技术去换别人的市场。”

  “隐形冠军”层出不穷

  

  图为:安翰光电生产的胶囊胃镜机器人。(记者 张朋 视界网 舒敏慧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墨 通讯员 张媛 向苗

  回放

  2013年7月21日,光谷展示厅。

  总书记视察时,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他看着这粒小小的胶囊,叮嘱团队:“关键技术还要靠自己。”

  安翰光电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成功研制“主动精确控制消化道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并实现商业化的公司。一粒小小的胶囊,服下后,便在消化道或胃里秒变“机器人”,根据医生的遥控,360°高精度检查病灶,翻转自如。检查结束后,可正常排出体外。这一技术,极大缓解了患者做胃镜的痛苦。

  目前,以色列Given Imaging、德国西门子、日本奥林巴斯等跨国企业,都在不断投入胶囊胃镜的研发,但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安翰技术领先国际3至5年。

  安翰光电创始人肖国华介绍,4年来,安翰人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创新前行。该公司已建成百万级生产线,设备在全国30个省市、近1000家医疗机构投入大规模临床应用。

  去年,我国军民融合领军企业、上市公司武汉高德红外,历时8年攻坚,红外热传像核心探测器实现完全自主研发,两条生产线已经投产,打破了西方长达40余年的封锁。

  红外热像仪被广泛应用于陆海空武器装备及民用市场,探测器是红外热传像设备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器件。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介绍,此前,公司红外探测器全部依赖欧洲进口,一台红外热像设备,进口探测器要占整机成本70%。更重要的是,西方对军民两用器件出口审批极严,经常实施封锁,导致我国红外热像产品一直难以大规模应用。

  黄立说,总书记视察时,对军民融合的发展十分关切,询问了企业的研发情况。

  这份关切,让高德红外更加坚定了创新之路。2014年,高德红外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核发的、许可增项后的《武器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成为我国首家进入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的民营企业。

   创新强省阔步前行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 通讯员包克 丘剑山

  科教大省,如何推动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建设创新强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全省上下围绕创新湖北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高新企业总数三年翻番

  会弹琴的机器人,能90度弯曲的玻璃……5月17日,第十届中博会上,湖北科技“尖板眼”引人瞩目。

  全球首款常温常压氢能客车“泰歌号”成功下线,烽火通信再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治癌利器“质子刀”打破国际垄断……近年来,我省着力优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布局,推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

  数据显示,去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7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3.9%;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实现3年翻番;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在孵企业4500多家,总数超过16000家,保持中部第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9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科技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今年2月,咸宁高新区、黄冈高新区成功晋升国家级高新区,我省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增至9个,位居中部首位。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惠及民生

  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了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星载铷原子钟批量应用于北斗卫星和实践卫星;铁路轨道安全省重点实验室,焊轨基地单线生产能力世界领先……近年来,我省一批重点实验室创新成果成功走向市场和应用。

  目前,我省已有5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在全国位居第四。其中,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等9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引进一项科技成果,造就一家上市公司。罗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限,根本的出路就是产学研合作。该县宏源药业引进武汉大学的“用流变相反应法生产六氟磷酸锂”成果,去年生产520吨,产值1.9亿元。

  2013年以来,“科技十条”“科技创业十条”“新九条”《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有关政策落地,“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顺利实施,降低了初创企业成本,推动一大批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创业一线。去年,全省登记技术合同24248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927.73亿元,较上年增长11.76%,增幅居全国前列。

【纠错】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