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

他研究青藏高原近25年,行程超8万公里;他在大地构造、地震、干热岩地热能等领域努力探索,为打开我国干热岩勘探开发付出了心血;生命弥留之际,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遗言。9月1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

国家博物馆收藏李德威教授科考实物
国家博物馆收藏李德威教授科考实物
国家博物馆收藏李德威教授科考实物
2018年10月16日,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专程赴武汉征集典藏了一颗赤子心,一片报国情,一个地质学家近30年高原科考的“燃情岁月”。
李德威留下的思考:“思问题所急,想国家所需”
9月27日,李德威再一次回到青藏高原,他留下不会再走了——他长眠在冈底斯山脚下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的拉萨河谷。为何他一生默默无闻,去世后却名动天下?为何他的理论至今无定论,学术界却一致纪念他?为何身在高冷的地矿学界,他的声望却广布全社会?
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骨灰今归西藏 拉萨河水永淌科学忠魂
今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的骨灰将被撒入西藏拉萨河。
在青藏高原科考30年,李德威教授魂归拉萨河

在青藏高原科考30年,李德威教授魂归拉萨河

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第一人,弥留之际用力写下10个字

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第一人,弥留之际用力写下10个字

在青藏高原科考30年,李德威教授魂归拉萨河
亲友抛洒李德威教授骨灰记者李子云摄亲友抛洒李德威教授骨灰记者李子云摄李德威教授的骨灰同花瓣一起,随拉萨河水流淌,魂归青藏高原。记者李子云摄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7日讯(记者杨佳峰张皓练)“李老师,我们把你带到青藏高原了。
李德威教授去世前的最后17天:病房成了学术会议室
8月28日,身患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李德威从北京友谊医院转院到武汉普爱医院,专门要了一间单间大病房。此前,他在北京住院70天,但病情未好转,两个月4次化疗,免疫功能低下,各项生理指标越来越差了。在护士小付看来,这个病人有些特别:刚住进来时还能说话,探视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很多人手里还拿着书本资料,让她很是疑惑。尤其是10多人都挤进病房,一待就是1个多小时,后来才知道是病人在召集学生开学术研究会议。
师生亲友送别李德威,骨灰将分别安葬青藏高原和故乡麻城
“昔日恩师谆谆教诲铭肺腑,今朝学子悠悠泪水断肝肠。”李德威教授09级研究生、来自西安的刘芳晓作为学生代表致悼词。他说:“作为李老师的学生,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还记得您在三尺讲台上激情洋溢的授课,让我们徜徉在地球科学创新理论探索的海洋;还记得您在深夜仍不眠不休给我们答疑解惑,只为传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我们在困难面前敢于挑战;还记得您和我们一起在野外地质调查中翻山越岭、蹚水渡河,只为践行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信仰。”
百名博士硕士矢志完成老师遗愿 李德威最挂念的科研课题有着落
这几天,李德威的博士生、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罗文行异常忙碌。他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努力完成李德威教授生前最挂念的干热岩科研课题申报。李德威9月14日离世。也是在9月14日,李德威在病床上最为牵挂的“干热岩能量获取及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课题被正式列入科技部2018年度项目申请指南。这意味着,李德威的研究有机会获得科技部经费支持。
中国地大(武汉)校长王焰新心目中的李德威:骨子里透出浓浓的爱国情怀
王焰新告诉记者,他和李德威1984年就相识,一起参加过野外地质考察、一起参加科研项目论证会和学术会议。地质工作者有个特点,不仅与祖国大好河山亲密接触,也与人民群众亲密接触,骨子里透出浓浓的爱国情怀。就拿汶川地震来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第一个报名,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灾后重建提出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李德威弥留十字续写崛起情怀
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李德威用其一生书写着时代风貌与担当,我们在痛定思痛中更要迈开沉重的步伐,铭记李德威教授用尽全身力气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初心与情怀。
感悟李德威“十字遗言”背后的精神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应循着李德威的足迹,擦亮爱国奋斗的精神底色,心有大我、淡泊名利、矢志前行,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实现个人价值的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李德威爱国之情,如干热岩般炙热
如干热岩般炙热,爱国之情引领李德威成为同行眼中的寂寞先行者、学生心中的优秀教师和民众心中的中国脊梁。虽然固热能开发项目还未“登顶”,但李德威的人生已上“巅峰”。

Copyright @ 2000 - 2018 cnhubei.com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