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两区三城’请生态当总设计师
“青山区是工业印记之城。”自武钢上世纪50年代落户后,青山陆续建成一冶、武石化、青山热电厂、461厂、471厂、青山船厂等12家国有特大型工业企业,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钢铁冶炼、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闻名的钢铁基地和重化工集聚区。
苏霓斌说,眼下,青山区正深入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以建设“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为抓手,全面全域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轴”,即充分发挥“和平大道—化工大道”串联青山、化工两区的综合发展轴作用,以两条主干道聚合片区产业发展、城市建管、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各类资源要素,构建加快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轴。
“两区”,即围绕钢铁、石化主体产业,深化与武钢、中韩石化等驻区大企业的协同合作,建设宝武转型创新示范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同时,依托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系统性搭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三城”,即着力推动滨江红城、滨湖蓝城和北湖绿城建设。滨江红城,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发达、总部企业聚集、高端生产生活要素融合的长江南岸新城。滨湖蓝城,重点是落地一批“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生物医药延链补链项目,打造生态科技新城。北湖绿城,着力打造“水产港城文”一体化的水乡生态绿洲、生态科创基地、智慧宜居新城。
推动老工业基地‘锈带变秀带’
青山区作为长江沿线重化工集聚区,产业结构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更制约着区域长远发展。
如何推动老工业基地“锈带变秀带”?
苏霓斌说,近年来,该区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生机、生存”,一手抓铁腕治污,一手抓生态建设,不断创新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新路径,切实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青山区支持驻区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节能减排和技改,探索打造“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武钢一号高炉永久关停,1号、2号转炉正式停炉,全区共整治“散乱污”企业392家,完成12家沿江化工企业“搬改关转”。
与此同时,探索“城市双修”生态实践。发挥30公里长江岸线、人均绿地面积武汉市第一的优势,深化长江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建设。对戴家湖公园实施生态修复,实现由“垃圾堆场”向“绿色核心”的蜕变,与紧邻的青山公园一同形成武汉市最大的单体“绿肺”;全面推进“四水共治”,完成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
让产业链迈向价值链高端
苏霓斌介绍,当前,青山正全面对标全省“51020”、武汉市“965”现代产业体系,抓住先进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氢能等重点方向,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打好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在做强传统产业方面,青山区着力延伸拓展钢铁、石化上下游产业链。政企共同谋划建设武钢现代产业园,总投资108亿元的十大标志性项目已于2021年7月前全部开工,总投资约143亿元的武钢有限产城融合转型发展项目稳步推进。
此外,以中韩石化公司乙烯项目为龙头,该区正策划总投资约224亿元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将中韩石化炼油厂区等量提质搬迁至武汉化工区,同时推进东风嘉实多一期、力诺产业园、奥克等项目建设,实现新材料、新能源、高端专用化学品及生物医药集聚发展,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做大新兴产业方面,青山区聚焦发展氢能产业,引入三峡能源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制氢加氢一体化及产业链配套项目,引进宝武清能集团、吉利新能源汽车等氢能产业链企业,武钢焦炉煤气制氢、广钢气体华中气体岛等一批氢能项目开工建设,努力建成华中“氢都”和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聚焦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建设武钢大数据产业园二期,联合省高投集团打造的青山数谷项目开业运营,打造武汉市大数据生态创新基地。
‘一轴两区三城’请生态当总设计师
“青山区是工业印记之城。”自武钢上世纪50年代落户后,青山陆续建成一冶、武石化、青山热电厂、461厂、471厂、青山船厂等12家国有特大型工业企业,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钢铁冶炼、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闻名的钢铁基地和重化工集聚区。
苏霓斌说,眼下,青山区正深入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以建设“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为抓手,全面全域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轴”,即充分发挥“和平大道—化工大道”串联青山、化工两区的综合发展轴作用,以两条主干道聚合片区产业发展、城市建管、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各类资源要素,构建加快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轴。
“两区”,即围绕钢铁、石化主体产业,深化与武钢、中韩石化等驻区大企业的协同合作,建设宝武转型创新示范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同时,依托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系统性搭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三城”,即着力推动滨江红城、滨湖蓝城和北湖绿城建设。滨江红城,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发达、总部企业聚集、高端生产生活要素融合的长江南岸新城。滨湖蓝城,重点是落地一批“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生物医药延链补链项目,打造生态科技新城。北湖绿城,着力打造“水产港城文”一体化的水乡生态绿洲、生态科创基地、智慧宜居新城。
推动老工业基地‘锈带变秀带’
青山区作为长江沿线重化工集聚区,产业结构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更制约着区域长远发展。
如何推动老工业基地“锈带变秀带”?
苏霓斌说,近年来,该区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生机、生存”,一手抓铁腕治污,一手抓生态建设,不断创新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新路径,切实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青山区支持驻区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节能减排和技改,探索打造“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武钢一号高炉永久关停,1号、2号转炉正式停炉,全区共整治“散乱污”企业392家,完成12家沿江化工企业“搬改关转”。
与此同时,探索“城市双修”生态实践。发挥30公里长江岸线、人均绿地面积武汉市第一的优势,深化长江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建设。对戴家湖公园实施生态修复,实现由“垃圾堆场”向“绿色核心”的蜕变,与紧邻的青山公园一同形成武汉市最大的单体“绿肺”;全面推进“四水共治”,完成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
让产业链迈向价值链高端
苏霓斌介绍,当前,青山正全面对标全省“51020”、武汉市“965”现代产业体系,抓住先进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氢能等重点方向,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打好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在做强传统产业方面,青山区着力延伸拓展钢铁、石化上下游产业链。政企共同谋划建设武钢现代产业园,总投资108亿元的十大标志性项目已于2021年7月前全部开工,总投资约143亿元的武钢有限产城融合转型发展项目稳步推进。
此外,以中韩石化公司乙烯项目为龙头,该区正策划总投资约224亿元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将中韩石化炼油厂区等量提质搬迁至武汉化工区,同时推进东风嘉实多一期、力诺产业园、奥克等项目建设,实现新材料、新能源、高端专用化学品及生物医药集聚发展,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做大新兴产业方面,青山区聚焦发展氢能产业,引入三峡能源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制氢加氢一体化及产业链配套项目,引进宝武清能集团、吉利新能源汽车等氢能产业链企业,武钢焦炉煤气制氢、广钢气体华中气体岛等一批氢能项目开工建设,努力建成华中“氢都”和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聚焦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建设武钢大数据产业园二期,联合省高投集团打造的青山数谷项目开业运营,打造武汉市大数据生态创新基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