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预言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对于末日预言,人们并不陌生。很多人还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当新千年来临之际,计算机“千年虫”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恐慌,很多人担心建筑在计算机系统之上的各类社会系统将会相继瘫痪,进而使人类面临一场大灾难。
最早的末日预言也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亚述人在泥板上记录:有迹象表明世界正在迅速走向终结。此后,末日预言从未间断。根据维基百科统计,从古至今,来自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的世界末日预言共193则,其中2012年12月21日之前的184则已经不攻自破,不乏颇为时人所深信并引起极大恐慌的重量级预言。1881年,一名天文学家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彗星“尾巴”包含致命气体“氰”,并预言1910年哈雷彗星掠过地球时,人类可能无法躲避这条致命“慧尾”。此预言曾登上《纽约时报》等报章头条,引发美国及世界恐慌。
末日预言的产生反映了人类对“终极”问题的关心。人类生活在宇宙间,总是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心存畏惧而又充满兴趣,一直在追问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开始,又将如何收场等问题。同时,人们不断感受到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创痛,对不确定的未来隐藏着种种不安和忧虑,总以为太阳有一天真的不再升起。
末日预言催生红火的末日经济
夹杂在诸多危言耸听中一起走红的是冠上“末日”名头的各类产品。影视产品《2012》对于人们末日情结的紧抓不放与夸张处理,使其幸运地搭上“末日”产业的头班商船,疯狂吸金7.69亿美元,领航“末日”产业发展。“末日”风潮随后席卷了食品行业。在英国,速冻食品、罐头食品和干货食品生产商业绩大涨,尤其畅销的是保质期长达25年的加大号罐头。谈到打“2012牌”,“航运业”当仁不让,“诺亚方舟船票”成交指数一周内上涨了114.3%,搭售的急救包等“2012幸存者必备”产品亦销售火爆。玛雅文明的发源地墨西哥则正在利用“末日”传说全力打造“旅游年”。而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干脆推出“末日愿望单”,利用“末日”借口为奢侈品消费的欲望买单。在这艘商船上,不见末日的衰败,反见盛世的繁荣。
不相信者大发“末日”之财,炒热末日传言,让相信之人徒受“末日”之忧。每隔一段时间,新的世界末日论就会风生水起,引起恐慌和不安。末日情结为何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而渐行渐远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博士表示,末日的实质就是“集体死亡”,对于死亡的未知使人们陷入恐惧,越是恐惧,人们越是倾向于关注负面危险信息以增加控制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一部分人更加相信预言。他把末日情结比作一面镜子,它可以反射出不同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况。但即使从这面镜子中读出人类的焦虑和恐慌,也不必过于担心。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焦虑和恐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这种焦虑和恐慌,让人们敬畏自然,不断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