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记者郭信峰 徐兴堂)此间观察家称,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心之一就是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解决“全能型家长”的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预计将是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中国总理李克强之前在谈到政府职能转变时引用了“壮士断腕”这个古代成语,来表达革除弊端的勇气和决心,这同时也说明了这项改革的艰难。
漫画:提速打折对于不断推进的行政审批改革,企业已明显感受到成效。但在拍手称快时,企业尚有些“心结”待解:一些涉及第三方评估评审的“隐形程序”,让人“轻松不起来”。 政府审批的事儿少了,但企业要做的评估评审依然很多。这些由第三方机构完成的评估评审事项,虽然不属于政府审批范畴,但一定程度使审批“提速”效果打了折扣。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成语的意思是,如果手腕被毒蛇咬了,就要勇敢地把手腕切掉,才能避免毒性扩散全身。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5年的改革开放导致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经济发展的背后依然有一个“全能型家长”的影子——政府。
尤其在地方,政府几乎主导了经济增长,它扮演着决策者、投资者、招商者、管理者、监督者等等角色。一度这种模式因其“高效”而备受赞誉,而如今因其暴露出的弊端而广受诟病。
不断有媒体报道,大到一个企业上千亿投资项目的审批,小到一个普通人的证件办理,都有可能花去当事者的漫长时间,有时甚至达到几年。昔日的“超人”政府已成为影响经济高效运转的很大阻力。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债务风险、市场缺乏活力等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已走到了历史性关口,而政府是否能够践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率先转型,决定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成败。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主导的增长模式是在中国过去私人产品严重短缺、经济总量严重不足、市场主体尚未形成的特定背景下形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竞争主体的背景下,这种增长模式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小,并且开始成为阻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因素。”迟福林说。
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执政重点。过去几个月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继续深化改革。在10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表示要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
11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强调要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整篇文章做好,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事实上,中国政府职能已经历多次变革。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就有七次。不少专家认为,尽管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由全能政府真正变为有限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在以往改革中,1998年的政府机构精简范围较大。相比以前,今年两会推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力度更大。
“与10年前的改革相比,当时利益格局的形成和固化没有今天这么严重,现在城乡、地区、部门之间的利益已经固化到一个严重地步。当前的改革要艰难得多。”丁元竹说。
以简政放权为例,近半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多项,目前仍有约1500项,地方政府层面的审批项目则多达1.7万项。每项审批权力的削减,必然会消解一部分人的利益,能不能破除这些阻力,将考验改革的决心和意志。
丁元竹说,转变政府职能还包括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还要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和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现在是改革者的改革。”迟福林说,壮士断腕意味着中国的改革推动者既是一个决策者、又是一个壮士,新一届领导层既要有改革的决心,也要有改革的勇气。如果没有壮士的勇气,自己对自己是下不了手的。
最终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丁元竹认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行政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经济活力。从这个角度看,当前政府改革还面临很多具体问题,比如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土地政策、垄断行业等。
丁元竹说,从新一届领导层今年以来采取的措施来看,思路是清楚的。“关键在干部队伍。如果干部队伍转变思想,理解和执行中央的改革措施,配合当前推进的政府改革,将会慢慢形成一个氛围,把改革推动下去。”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