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月宫一号”完成105天的密闭科学实验,“月宫一号”的核心是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模拟人类在太空中自给自足的环境,让航天员能够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生活。这是中国的第一次长期多人密闭实验。听起来很神奇的封闭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探究竟。
打开舱门,“月宫一号”里的1男2女三名志愿者笑着走出来。他们都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舰长”谢培珍是老师,王敏娟和惟一的男士董琛是博士研究生。在密闭的实验舱里工作和生活105天,他们各有分工。
谢培珍:董琛主要负责的是舱内面积最大的小麦的种植研究。王敏娟主要负责的是舱内所有的蔬菜的种植研究,还有一日三餐的烹饪工作,她做包子很好吃,全麦包子、馒头还有面包,烙饼做得也很好,还有花卷。
记者:你们把面包机带进去?
谢培珍:对,有面包机。
月宫一号主要分成两部分,综合舱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包括废物处理间、饮食交流间、洗漱间和各自独立的卧室。植物舱内种植小麦、玉米、油麦菜、草莓等21种粮食、蔬菜和水果。舱内可以循环再生100%的氧气和水,55%的食物,总闭合度达到97%。除了舱外带进去的肉类,志愿者还通过小麦秸秆发酵养殖的黄粉虫来补充动物蛋白。
谢培珍:油炸直接吃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把它磨碎了,夹在面包里面,夹在馒头里面,就直接一起做馒头。
记者:有虫的特别的味道吗?
谢培珍:没有,其实吃起来有点像薯条,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做菜可以用油盐和调料,但是为了保持舱内空气指标,不能爆炒,105天以来的口味相对清淡。志愿者王敏娟说,一度非常想念舱外的美食。
王敏娟:大概20天到一个月之间,超级想吃,天天看大众点评,火锅烤鱼之类的,现在已经过了,这几天就非常淡定了。
总共100平米的舱内,有固定电话和无线网络,他们白天做实验,晚上也可以用哑铃和脚踏车健身,还能跟家人联系。不过生活还是相对单调。谢培珍介绍:
谢培珍:跟外面的花花世界相比,舱里边的生活忙碌充实但又相对单一,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一些小小的快乐都得到了放大,比如说我们一起收获各种蔬菜、作物,还有就是我自养的黄粉虫身长长到了2.5厘米。
而王敏娟最难忘的,是在舱内帮男同学董琛理发。
王敏娟:我最难忘的是我给他理发。因为我从来没有给别人理过发,竟然给他理发。你看他的发型,是我理的哟!理了一次他都觉得毁了,哈哈。
走出舱门,“舰长”谢培珍还记得105天之前的心情。
谢培珍:105天之前,我想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那就是:“期待,又怕受伤害”,因为虽然我们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这种多人长期的密闭实验在中国这还是第一次,是机遇更是极大的挑战。
而如今除了如释重负,也有感动。
谢培珍:我们要感谢从月宫一号的启动到有人实验,一直日夜坚守在舱外的全体科技组成员。
月宫一号密闭舱内安装了空调、水处理和空气净化设备,而志愿者出舱之后,就需要戴上口罩。“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红介绍:
刘红:他们会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大概休整一周,适应外面的环境。因为密闭舱里面相对比较干净,除了没有PM2.5以外,病菌也会比较少。
刘红介绍,月宫一号在密闭实验期间每天的运行成本是一到两万元,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做了10年的研发工作。
刘红:10年都加起来,大概粗算一下,包括赞助商赞助的各种设备,加一起也就有2千多万吧。所以千万别说“航天花了很多钱”。
这一次的成功之后,还有下一步的计划。
刘红:下一步我们要总结分析这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找出问题,改进技术。我们要在这扩建第三个舱,这样整个系统就可以满足4人高闭合度的生命保障需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质量与运营管理办公室主任冯中堂表示,“月宫一号”的成果,能为进一步探索太空提供保障。
冯中堂:现在我们的资源利用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这项实验把资源循环利用起来,未来如果长期在太空生活,肯定这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 白杰戈)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