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汪集鸡汤贺胜鸡汤:“两罐鸡汤”的命运沉浮

发布时间:2017-12-12 07:44:03来源:湖北日报

贺胜鸡汤 咸安区委宣传部提供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萌 张文龙

我省著名的鸡汤品牌,汪集鸡汤、贺胜鸡汤飘香30多年,“两罐鸡汤”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如今面临哪些困扰?它们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探访。

“楚天第一汤”荣光褪色

武汉新洲汪集汤食协会会长汪汉生,近段时间有点郁闷。

前不久举行的武汉农博会“乡村休闲游美食擂台赛”上,多年的获奖专业户汪集鸡汤无缘金奖。从事了大半辈子鸡汤生意的汪汉生回忆评奖场景:“各种创新食品大开眼界,反观汪集鸡汤几十年没变过,评委们一看就笑了。”

汪集鸡汤曾在我省饮食业颇负盛名。12月5日,走在汪集街头,正福汤馆、吴氏汤王、汪氏汤业、老五汤馆……一排醒目的招牌、店面,仍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1983年,摆摊炸油条的吴冬秀,把自家养的土鸡炖汤在街上出售,时间一长“吴太婆鸡汤”名气渐长,当地人纷纷效仿,渐渐形成汪集汤食一条街。汪集鸡汤也因汤鲜味美被誉为“楚天第一汤”。

1997年,吴冬秀应邀到武汉闯市场,汪集鸡汤香飘江城。1999年,汪集鸡汤在全国农博会上首获金奖,此后多次获评湖北省著名商标。

汪汉生说:“1995年至2005年,是汪集鸡汤的黄金十年,汪集街上最多时有60多家鸡汤馆,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500多万罐鸡汤,销售过亿元。”

兴盛之际,危机来临。以次充优、制假贩假泛滥,加之从业者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汪集鸡汤走下“神坛”。如今,十几年又过去,汪集还剩下32家汤食馆,销售不及高峰期的一半。

2016年12月,贺胜鸡汤小镇开街时场景 咸安区委宣传部提供

“贺胜鸡汤”跌宕重生

鄂南咸宁,同样在我省知名的贺胜鸡汤与汪集鸡汤一样命运跌宕。

1982年,因贺胜茶场不景气而下海的刘克全和妻子在107国道旁搭棚开了一家土鸡汤馆。鸡汤用小火慢煨,加入适量当地苕粉,深受过往司机喜爱。贺胜鸡汤由此发端,它的问世只比汪集鸡汤早了一年。

1989年冬,贺胜茶场职工李铁平、余佑和夫妇辞职开办和平鸡汤馆。同样是茶场下岗职工的刘昌茂夫妇也在107国道旁开设了寓意旅客一路平安的旅宁餐饮店。

随着107国道拓宽,车辆急增,路边餐馆越开越多。“到1995年,107国道贺胜桥镇境内3.5公里长的路段,沿线开有78家餐馆,均以贺胜土鸡汤为主打,年销售超过1500万元。”贺胜桥旅宁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纯金说。

因路而兴的贺胜鸡汤,也因路而衰。2002年9月,京港澳高速湖北段全线通车,107国道车流量锐减,鸡汤馆生意下行。上月,记者前往咸安区贺胜桥镇探访,107国道正在拓宽,多家餐馆陆续拆除,仅剩旅宁、和平2家鸡汤餐馆仍在营业。

贺胜鸡汤的金字招牌仍颇具影响。去年12月,省联投集团投资20亿元在贺胜桥镇打造国内最大的“中华鸡汤小镇”。“小镇可接纳各类商户200多家。目前除吸引旅宁、德宝等以贺胜鸡汤为主的餐馆入驻外,还通过招商引进了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知名餐饮企业前来。”贺胜桥镇镇长沈中说。

2016年12月,贺胜鸡汤小镇开街时场景 咸安区委宣传部提供

鸡汤的困局

汪集、贺胜,一北一南,都以鸡汤扬名,也面临相似困境。

汪汉生认为,汪集鸡汤做了30多年,但没能与时俱进。“除缺乏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品牌保护跟进不够。最火的时候,号称汪集鸡汤的武汉店铺达到1700多家,几万人都打着这一名号做生意,但其中一大半都是假冒的。我们也联合职能部门进行打假,却一直打不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市场节节丢失。”

其次,从业者缺乏集体品牌意识和行业标准。汪汉生介绍,汪集鸡汤商家众多,各吹各的号,各做各的商标,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和质量标准。2007年,汪汉生牵头汤食协会制订了汪集汤行业标准。“我一家一家去谈,却没人真正执行,还是各搞各的。”

贺胜鸡汤困惑类似。咸安区工商局商标广告科科长陈本义说,为提升贺胜鸡汤的品牌价值,咸安区曾想注册公共品牌“贺胜鸡汤”,没想到早在2000年7月,该商标就被武汉一家公司注册了,至今未能购回。

“贺胜鸡汤红火的时候,邻近的107国道江夏段冒出了100多家仿冒店,他们打着正宗老店、旅宁总店等牌子,兜揽生意。”刘纯金说。咸安区也曾多次组织打假,因为跨区域执法难度大,假冒盛行乱象一直未有根治。

更让刘纯金气愤的是,网络侵权行为也开始出现。“我舅舅近日在网上买了一罐标称‘旅宁’的鸡汤,特地打电话祝贺我开了网店。没想到一问才知道是假的。连自家人都被骗了!”

2016年12月,贺胜鸡汤小镇开街时场景 咸安区委宣传部提供

“两罐鸡汤”如何愈久弥香

今年3月,汪汉生给相关部门写信,建议由政府牵头引进社会资本兴建以汪集鸡汤为主角,集游玩吃娱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加大对鸡汤集体商标的培育,申请地理保护标志产品予以保护。他还提议,要集中炖汤配送各家餐馆,做到“统一原材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煨制工艺、统一销售价格”,提高汪集鸡汤的竞争力。

在贺胜桥镇,从业者们提出了另一思路:鸡汤产业要做大,必须要从餐饮向加工业跨界。贺胜桥镇正宗大酒店总经理刘世文说,十几年前,该酒店即开始加工鸡汤销往商超。目前酒店正在筹建新厂,投产后每天可加工1000罐鸡汤。刘纯金也在谋划兴建鸡汤加工厂,并筹划进军电商。

新洲汪集人霍方清也开始行动,其投资成立的武汉市吴太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罐装汪集鸡汤销往全国,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沈中认为,鸡汤是一种鲜明的地域食品,要壮大这一产业,必须以鸡汤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他介绍,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在咸宁成立了贺胜温氏禽畜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养殖户”的方式产业化经营,年产值3亿元以上。“如果以鸡汤小镇为依托,大力培育养殖、加工、餐饮、旅游、休闲等配套产业,预计综合产值将超过10亿元。”

咸安区工商局介绍,经过市场洗礼,贺胜鸡汤产业目前有省著名商标“旅宁”及咸宁市著名商标“正宗刘”,但常有商标被侵权的事发生。近日,该局已收集相关证据提供给省工商局,拟采取联合行动,打击不法侵害,呵护贺胜鸡汤的发展。

记者手记

不仅仅是两罐鸡汤

张文龙

飘香30多年的汪集鸡汤、贺胜鸡汤曾是一代人的美食记忆。

然而,多年过去,“两罐鸡汤”依然摆脱不了成长的烦恼。“李鬼”难禁、公共品牌意识淡薄、制作标准缺乏、理念上小富即安等,依然成为“两罐鸡汤”难以迈步的羁绊。

不独鸡汤,在传统餐饮领域,类似困扰比比皆是:武汉热干面家喻户晓,最先规模化生产的,却是河南南街村……

小吃能否有大作为?答案是肯定的,榜样就在身边:周黑鸭去年营业收入28亿元,良品铺子更实现了60亿元的年产值。除品质和品牌外,探寻它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把原本属于特色小吃的农产品,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工业化生产。

换个思路天地宽,跳出鸡汤谋产业。擦亮金字招牌,延长产业链条,两罐鸡汤一定会愈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