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乡村振兴风正劲

发布时间:2018-04-24 07:39:00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罗序文 张磊 李光正

4月20日清晨,洪湖市万全镇全丰村村民刘长城挑起两筐藕带走下田埂,妻子王梅在家做早饭,她就在家对面的华贵食品公司上班。去年,两口子一个种藕,一个打工,家庭年收入20万元。

这一刻,监利县程集镇程集村保洁员宋传毕用板车拖运垃圾到镇上中转站。他一路走一路看,心情愉悦:房舍整齐敞亮,稻田平整待插,沟渠河水清莹,林木绿叶满枝,农村越来越美。

这一刻,松滋市卸甲坪乡曲尺河村村民刘红权推开二楼门窗,端一盆水,把床柜门窗擦洗一遍。第二天就是星期六,来玩的人又多起来。他家靠民宿饭庄一年创收10万元。

从湖区到平原,再到山区,荆州一江两岸的乡村大地上,许多家庭都朝着幸福生活的目标奋斗,每个村庄都朝着生态宜居的目标迈进。

荆州市委书记杨智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是省委的重托,是荆州的主修课、必答题、大文章,是时代赋予荆州的历史使命。

“双水双绿”兴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乡村振兴必答题。

4月19日,监利县福娃集团稻虾共育横台基地,3万亩稻田水茫茫一片。副总经理方冰介绍,种稻与养虾,看似不相干的两种生产方式,互相滋养、互相制约: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不打药,不施肥,生态种养。

新的种养模式带来收入倍增。横台村农民杨红学说,以前一亩水稻最多挣1000元,现在虾稻一起可挣4000元,去年他家虾稻收入6万元。在福娃虾稻连作产业链上,像杨红学一样的农民有3万人。

3月19日,副省长周先旺到监利调研时提出“双水双绿”新理念,倡导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综合种养体系。

近年来,荆州市大力推广“双水双绿”,以监利县为示范,每个县市重点建设1万亩以上示范基地,力争2020年实现全覆盖。

今年2月,荆州高新区升为国家级,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目前,荆州已经形成高新园区、龙头企业、种植基地紧密相连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乡村振兴动力强劲。

生态振兴家园靓

4月18日,石首白莲湖微风轻拂,粼粼波光中,湖底摇曳的水草清晰可见。在白莲湖渔场工作多年的王芬芳触景生情:“真没想到,湖水还能变清。”

2017年,石首铁腕治湖,收回所有湖泊经营权。白莲湖等湖泊实行人放天养,湖泊得以休养生息。

退田退渔、退垸还湖在荆州全力推进,每个县市今年都要新增2个湖泊。江陵三湖早期被围湖造田,现在有2平方公里实现水面连通。白鹭湖核心区域已先行还湖1400多亩。

今年3月,洪湖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活动,30万市民在城、乡、村植树100万株。“见缝播绿”,荆州全市在道路两旁、农田林网、荒滩荒地栽树,今年要完成62万亩。

4月,监利县白螺镇垃圾中转站设备调试成功并投入运行。至此,全县基本建立垃圾收集处理体系。“绿色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在荆州全面展开,洁绿亮美的秀丽乡村正款款走来。

合村并组引贤才

“不怕烂摊子,就怕没有好班子。”一个好的村委班子对乡村振兴非常重要。

21年前,监利县新沟镇向阳村负债160万元。顾想平临危受命担任支部书记,首先从班子自身“开刀”,减少3名干部,继而兴办酒店、家具城等16家企业,“空壳村”变成富裕村,如今集体资产达1.5亿元。

松滋市街河市镇新星村曾是后进村。2014年9月村“两委”换届时,在外创业的赵业胜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修路、绿化,特色种植,兴办企业,在赵业胜带领下,新星村正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一大批村庄走向振兴的背后,离不开荆州“合村并组”的顶层设计。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减少,“空壳村”越来越多。荆州在全市农村推动合村并组,精选能人贤才,招揽成功人士回村,夯实基层组织,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乡村劲吹文明风

摒弃陈规陋习,振兴乡村文化。眼下,追求健康文明,已成为荆州农民生活新风尚。

全市上下狠刹“人情风”,整治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通过村民理事会制定规章制度,引导农民树立文明勤俭之风,党员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城乡共建“文化三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书法城”),挖掘地方资源,弘扬传统文化。

4月18日,江陵县启动“戏曲进乡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传统戏曲。

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出资建文化礼堂、文化长廊、诗联一条街等,每年举办职工文艺汇演、诗词知识竞赛等活动,成为“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石首每年举办广场舞大赛,松滋每年举办“乐乡大舞台”巡演,公安县重点弘扬“三袁”家规家风。

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文明的乡风,潜移默化中为乡村塑形铸魂,推动乡村振兴。